戎浩;王燕凌;苗智慧;王惠娟;夏晓红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ue)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处理心肌H9c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用MTT法观察Pue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ue对GSK-3β和Akt活性的影响。结果:Pue明显减轻H2 O2诱发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但是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对此作用没有影响;Pue能够增加GSK-3β( Ser9)蛋白的表达,而对Akt ( Ser473)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ue通过使GSK-3β失活,抑制mPTP的开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诱发的心肌细胞损伤,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并未参与此过程。
作者:徐菁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AS-1是否可通过调控肝组织慢性炎症和IR改善NASH,并阐明其调控机制。方法:在体实验,db/db小鼠MCD饮食4周复制NASH模型;体外实验,给予枯否细胞FFA与LPS共刺激,原代肝细胞IL-1β刺激。结果:与MCS对照饮食组相比,AS-1可明显降低MCD饮食组小鼠血浆中ALT水平,减少肝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IRS1的丝氨酸磷酸化以及糖异生基因的mRNA水平增加。 AS-1可降低NADPH氧化酶mRNA水平和MDA含量。体外细胞实验发现,AS-1不仅可抑制FFA与LPS共刺激诱导枯否细胞pro-caspase-1裂解、caspase-1酶活化及IL-1β分泌。而且能够改善IL-1β诱导的肝细胞IR,抑制IL-1R与MyD88的结合及ERK/JNK/p38的磷酸化。结论:AS-1能够通过抑制肝组织炎症和改善IR,从而对NASH肝脏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与AS-1抑制IL-1R对MyD88的招募并影响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NADPH 氧化酶,抑制NALP3炎性小体活化以及IL-1β的分泌和功能的发挥有关。
作者:王晓露;高云;李建涛;宋娟;阙琳俐;李跃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lipocalin家族成员NGAL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伊马替尼( imatinib)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针对NGAL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建立稳定干扰NGAL的细胞系。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ma-tinib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NGAL的干扰载体成功降低了白血病K562/G01细胞系中NGAL的表达。 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NGAL沉默可以增强imatinib对K562/G01细胞的杀伤作用。沉默NGAL可以降低NHE1的表达,进而抑制AKT的磷酸化。结论:shRNA干扰NGAL表达可以增加K562/G01对imatinib的敏感性,其机制包括抑制NHE1的表达进而调控PI3 K信号通路。
作者:李元叶;张海瑞;王齐;许华;李庆华;庞天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iR-130a在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Ang II)诱导心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埋植Ang II微渗泵制备小鼠心室重塑模型,超声心动检测小鼠心功能;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在埋植Ang II微渗泵的小鼠心肌组织以及Ang II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iR-130a表达上调。LNA-anti-miR-130a显著抑制Ang II引起的心肌组织中miR-130a表达增加,改善心脏间质纤维化及舒缩功能障碍。转染miR-130a mimic可进一步促进Ang II引起的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加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iR-130a inhibitor则可抑制Ang II的上述作用。过表达PPAR-γ可抑制Ang II以及Ang II和miR-130a mimic联合应用引起的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miR-130a通过调控PPAR-γ的表达参与Ang II的促纤维化效应。
作者:李丽;张城林;吴立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对糖尿病病变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推测胆红素介导HO-1对糖尿病病变血管的保护作用。对糖尿病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血精素( HO-1诱导剂),分离主动脉检测血管功能、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测定内皮细胞NO生成。血精素增强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增加Akt和eNOS的磷酸化水平,这些作用能被HO-1抑制剂SnMP或HO-1敲低病毒所抑制。血精素治疗增加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并且胆红素也能够改善糖尿病小鼠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此作用亦可被Akt抑制剂阻断。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生成的关键酶)沉默可抑制血精素的血管保护作用,胆红素的慢性治疗改善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精素和胆红素能改善高糖诱导内皮细胞Akt和eNOS磷酸化水平降低和NO生成减少。胆绿素还原酶沉默病毒能够阻断血精素的作用。此外,胆红素改善糖尿病病人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 HO-1保护血管的作用由胆红素介导;胆红素通过增强Akt和eNOS 磷酸化,从而增加内皮细胞NO的产生,进而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胆红素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新靶点。
作者:黄聿;刘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PCSK9在oxLDL诱导PC12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oxLDL单独处理或PCSK9 siRNA转染后处理PC12细胞,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SK9、BACE1、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液中Aβ40和Aβ42含量。结果:75 mg/L oxLDL可诱导PC12凋亡,增加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BACE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Aβ40、Aβ42含量。 PCSK9 siRNA抑制oxLDL诱导的PC12凋亡,降低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增加BACE1、Bcl-2表达和Aβ40、Aβ42含量。结论:PCSK9在oxLDL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起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吴琪;彭娟;任重;赵雪珊;何妮娅;高亚;唐志晗;姜志胜;刘录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沉默CIAPIN1基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向粒系分化的影响。方法:针对CIAPIN1基因构建短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细胞。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电镜观测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粒系分化标志基因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JNK、p38 MAPK及Akt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CIAPIN1基因沉默后,K562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趋向成熟粒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NCF1、ORM1、C/EBPα和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抑制CIAPIN1基因表达能促进K562细胞分化,ERK1/2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该分化过程。
作者:王齐;王建;李庆华;庞天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化疗时为缓解过敏反应而常规联用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否影响其疗效。方法:构建荷人卵巢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单用紫杉醇、单用异丙嗪、异丙嗪+紫杉醇4组,6.5 mg/kg异丙嗪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0.5 h后,再予腹腔注射10 mg/kg紫杉醇或生理盐水(每3 d 1次,共4次),测量肿瘤体积和瘤重。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血管标志物CD31的表达;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CAOV3的增殖情况;Annexin V/PI流式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上述4组瘤体体积增加量和瘤重分别为461.52 mm3(0.451 g)、314.66 mm3(0.320 g)、571.81 mm3(0.503 g)和462.47 mm3(0.454 g)。单用异丙嗪组瘤体CD31的表达量高,异丙嗪+紫杉醇联用组者亦明显多于单用紫杉醇组。异丙嗪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VEGF的表达和紫杉醇诱导的凋亡没有影响。结论:卵巢癌化疗时使用H1受体拮抗剂异丙嗪会降低化疗药的效果,机制可能与异丙嗪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李于鑫;杜安通;范梦迪;朱晓彤;陈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氢饱和盐水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法结合肺泡耗竭灌洗和肺循环灌洗技术分离纯化SD大鼠PIMs,在用常规RPMI-1640培养基或含氢RPMI-1640培养基的情况下,用LPS(1 mg/L)刺激细胞一定时间,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用RT-PCR技术分析细胞中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各细胞因子的浓度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分别于LPS刺激后3和6 h达到高峰;选取各细胞因子表达高峰的时点观察含氢培养基对其表达的影响,发现含氢培养基可抑制LPS诱导的TNF-α和IL-1β。 LPS刺激PIMs后,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也增高,分别于LPS刺激后2和3 h达到高峰,含氢培养基对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也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大鼠PIMs,含氢培养基可抑制LPS诱导的TNF-α和IL-1βmRNA表达及其蛋白合成释放。
作者:黄新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上( MAECs)是否天然共定位TRPP2/TRPV4通道复合体,且该复合体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沉淀技术证实MAECs形成天然TRPP2/TRPV4复合体;将盐敏感( SS)和盐抵抗( SR)大鼠分别喂养正常盐和高盐饲料,3周后检测血压和血浆醛固酮水平;利用血管开放式膜片钳,观察高盐饮食是否影响MAECs上TRPP2/TRPV4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膜片钳体外观察高盐和醛固酮对该复合体的影响。结果:TRPP2/TRPV4在MAECs上天然定位,并介导内皮细胞NO产生;在SS鼠中,高盐导致该通道活性和表达降低;体外实验证明高盐和醛固酮均抑制TR-PP2/TRPV4活性。结论: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MAECs上TRPP2/TRPV4通道活性和表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由高盐和醛固酮协同介导。
作者:唐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活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mAChR )能否经调控紧密连接而促进下颌下腺的分泌。方法:跨上皮细胞电阻( TER)和旁细胞通透性实验评价紧密连接的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紧密连接的表达和分布;转染claudin-4 shRNA或cDNA观察claudin-4对紧密连接功能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结果:mAChR激动剂卡巴胆碱可降低下颌下腺细胞TER值,并增加旁细胞途径通透性。卡巴胆碱可下调claudin-4的表达和分布,但不影响其它紧密连接分子。敲低claudin-4可使卡巴胆碱降低TER值的作用消失;而在过表达claudin-4细胞中,卡巴胆碱仍能降低TER值和claudin-4表达。卡巴胆碱可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促进claudin-4丝氨酸磷酸化。磷酸化的claudin-4可与β-arrestin2结合,招募clathrin引起claudin-4发生内化,并进一步在胞浆中被泛素化降解。结论:激活mAChR通过ERK1/2/β-arrestin2/clathrin/泛素化途径下调claudin-4的表达,进而增加旁细胞途径的通透性。
作者:丛馨;张艳;吴立玲;俞光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能否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小鼠心脏炎症反应。方法:将成年C57雄性小鼠分为10组(n=6),分别为安静对照组、安静给ISO 1 h组、24 h组、3 d组和7 d组、跑步训练对照组、跑步训练给ISO 1 h组、24 h组、3 d组和7 d组。 ISO组均为给予ISO 5 mg/kg皮下注射,跑步训练组为应用小鼠跑步机训练6周,速度12 cm/s,时程90 min,每周运动5天。应用超声心动图、心重胫骨长度比、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心脏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1)小鼠呼吸代谢系统测得跑步状态下75%大氧耗量对应速度为12 cm/s,ISO对小鼠氧耗量没有影响。(2)跑步训练给ISO 1 h组及24 h组与安静给ISO 1 h组及24 h组相比,IL-18和IL-6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跑步训练给ISO 3 d组与安静给ISO 3 d组相比IL-18和IL-16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的同时,IL-1β蛋白水平亦明显降低( P<0.01);跑步训练给ISO 7 d组与安静给ISO 7 d组相比, IL-18、IL-1β和IL-6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且TNF-α也明显降低(P<0.05)。(3)在给予ISO 24 h后,跑步训练组与安静组相比心脏TGF-β1蛋白水平即明显降低( P<0.01);跑步训练给ISO 3 d组与安静给ISO 3 d组相比,心脏切片免疫组化Mac-3染色显示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明显减少(P<0.01),同时心脏TGF-β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4)跑步训练给ISO 7 d组和安静给ISO 7 d组相比心脏纤维化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脏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I型胶原产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够抑制ISO诱导的小鼠心脏炎症反应。
作者:安祥博;宋峣;张幼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急性缺氧引起大鼠饮水量显著减少,其机制不清楚。穹窿下器( SFO)是与饮水行为有关的脑室周器官,其神经元表达的TRPVs是一种阳离子通道,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SFO区TRPVs在急性缺氧大鼠饮水减少中的作用及机制,我们通过第三脑室注射TRPV1和TRPV4的抑制剂,观察大鼠在模拟海拔6000 m高原缺氧6 h和24 h的饮水量;用原代培养SFO区神经元,构建TRPV4过表达的HEK293细胞,观察缺氧及TRPV4激动剂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急性缺氧24 h大鼠饮水量从正常的14 mL降至7 mL,但血钠离子、pH及颅脑温度无明显变化;TRPV4抑制剂,而不是TR-PV1抑制剂,能够部分恢复大鼠缺氧时的饮水量,TRPV4抑制剂还能降低SFO区缺氧诱导的TRPV4蛋白表达;缺氧或TRPV4激动剂均能增加原代培养的SFO区神经元和转染TRPV4的HEK293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缺氧诱导的钙离子增加能被TR-PV4抑制剂所抑制。这些结果表明,缺氧可直接激活SFO区神经元TRPV4,升高胞内钙离子,从而介导大鼠饮水量的减少。
作者:杨帆;汪冬;黄庆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PTSD导致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n=18)和PTSD组(n=30),采用单一延长刺激法复制PTSD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检测行为学改变,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心肌ERS分子的表达及活化。结果:造模后第14天,与control组大鼠比较,PTSD大鼠在旷场中直立次数及穿行格数均显著减少( P<0.01);通过TUNE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TSD大鼠心肌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PTSD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显著下降( P<0.0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钙网蛋白(CRT)表达上调,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上调、caspase 12剪切活化增加以及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 PERK)磷酸化增加( P<0.05)。结论:心肌细胞ERS相关凋亡的PERK/CHOP和caspase 12途径可能介导PTSD大鼠心肌损伤。
作者:刘蜜;徐菲菲;陶天琪;宋丹丹;李冬;李玉珍;郭渝成;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在N-甲基亚硝基脲( MNU)诱导的人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GES-1恶性转化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MNU诱导的GES-1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动态分析MGMT的表达、启动子转录激活、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变化及其表达改变在GES-1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结果:MNU暴露持续激活MGMT的表达。 MGMT高表达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甲基化特异性PCR显示MGMT基因甲基化水平下降,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证实其启动子区呈显著低甲基化。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DNA甲基化转移酶( DNMT1)与MGMT基因的结合减少,组蛋白特异性修饰H3K9met3和H3K4met2均参与调控其表达。结论:MGMT的表达上调抑制化学致癌剂MNU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MGMT的持续激活依赖于其启动子区DNA的低甲基化。
作者:陈月霞;齐宏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endostatin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Endostatin转染RAW264.7细胞和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BM-DMs);RT-PCR、ELISA、HE染色和MTT检测其对RAW264.7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术、ELISA、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和NF-κB转录活性。结果:表达质粒能使RAW264.7细胞和BMDMs高表达en-dostatin;HE染色和MTT发现endostatin使RAW264.7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并抑制其增殖;流式细胞术、ELISA和real-time PCR发现,endostatin能使RAW264.7细胞和BMDMs高表达NOS2、IL-6和IL-12p40(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同时使CD206、IL-10和Arg-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下降或不变;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发现endostatin使NF-κB的转录活性增加;Western blot发现p-IκBα、p-p65和p-Stat1表达增加,而p-Stat3表达下降。结论:Endostatin可能通过调节NF-κB通路使小鼠巨噬细胞向M1型发生极化。
作者:郭花;刘莲勤;张平;顾俊莲;王玥;刘亚男;李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尿素通道蛋白B( urea transporter B, UT-B)是介导尿素快速跨膜转运的膜蛋白,UT-B基因敲除后可导致老龄小鼠发生心肌肥大,本研究拟探讨UT-B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PCR检测mtDNA 基因D-loop区域多态性/突变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ROS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 UT-B基因敲除小鼠线粒体复合体I和IV活性明显下降,通过复合体Ⅴ产生的ATP量明显降低;线粒体mtDNA发生多处突变,线粒体损伤标志线粒体DNA/核DNA的比率显著下降。 UT-B基因敲除小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较野生型小鼠明显下降,而心肌ROS水平增加约31.42%。结论:UT-B基因敲除后可导致小鼠线粒体功能障碍,这可能是其老龄后发生心肌肥大的机制之一。
作者:杜艳伟;付双;刘莲勤;杨方圆;赵雪俭;杨宝学;张灵;孟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病理生理变化和钠氢交换蛋白(NHE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检测AML来源MSC中NHE1的表达量;检测在有无NHE1抑制剂情况下AML来源MSC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MTT检测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其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HE1、JAK、AKT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AML患者MSC的增殖、迁移及成骨能力减弱, NHE1表达量增高,抑制NHE1活性后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这些能力;MSC细胞S期明显延长,G2期明显缩短;p-AKT和p-JAK表达量均降低。结论:AML来源MSC存在异常, NHE1、JAK和AKT不同程度参与AML患者MSC生物学异常。
作者:许华;陈龙;李元叶;王齐;李庆华;庞天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