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mentin-1对THP-1巨噬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谭玉林;张敏;吴剑锋;兰刚;李元;李靓;谢魏;唐朝克

关键词:巨噬细胞, 胆固醇流出, 泡沫细胞形成, 低胞内, 脂质蓄积, 内脂, 液体闪烁计数仪, 检测, 浓度依赖性, 总胆固醇, 含量, 蛋白水平, 胆固醇酯, 处理细胞, 转运体, 游离, 染色, 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omentin-1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其介导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omentin-1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水平,HPLC检测胞内总胆固醇( TC)游离胆固醇( FC)及胆固醇酯( CE)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胞内胆固醇流出,油红O染色观察胞内脂滴情况。结果:Omentin-1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胞内TC、FC和CE含量,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而ABCA1 siRNA与omentin-1共处理细胞后,明显抑制omentin-1促胆固醇流出的作用,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明显加剧。结论:Omentin-1通过促进巨噬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孤束核ghrelin对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的调控研究

    目的:研究孤束核ghrelin对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的影响,探讨下丘脑外侧区的可能调控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顺铂制备化疗呕吐大鼠模型;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化疗呕吐大鼠孤束核ghrelin和ghrelin受体GHSR-1a的表达变化;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观察下丘脑外侧区-孤束核ghrelin能纤维联系;在体胃运动记录观察孤束核微量注射ghrelin、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对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化疗呕吐大鼠孤束核ghrelin表达低于正常大鼠,而GHSR-1a表达高于正常大鼠,且胃运动显著减弱( P<0.05);下丘脑外侧区有神经元投射至孤束核,且有部分神经元是ghrelin免疫阳性神经元;孤束核注射ghrelin和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可显著促进正常大鼠和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 P<0.05);孤束核微量注射ghrelin受体阻断剂[ D-Lys-3]-GHRP-6对正常大鼠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胃运动效应无影响,而对化疗呕吐大鼠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胃运动效应显著减弱( P<0.05)。结论:孤束核ghrelin可促进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并受下丘脑外侧区调控。

    作者:公衍玲;徐珞;郭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TRPP2/TRPV4通道复合体参与调节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上( MAECs)是否天然共定位TRPP2/TRPV4通道复合体,且该复合体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沉淀技术证实MAECs形成天然TRPP2/TRPV4复合体;将盐敏感( SS)和盐抵抗( SR)大鼠分别喂养正常盐和高盐饲料,3周后检测血压和血浆醛固酮水平;利用血管开放式膜片钳,观察高盐饮食是否影响MAECs上TRPP2/TRPV4活性;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膜片钳体外观察高盐和醛固酮对该复合体的影响。结果:TRPP2/TRPV4在MAECs上天然定位,并介导内皮细胞NO产生;在SS鼠中,高盐导致该通道活性和表达降低;体外实验证明高盐和醛固酮均抑制TR-PP2/TRPV4活性。结论:在盐敏感高血压发展过程中,MAECs上TRPP2/TRPV4通道活性和表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由高盐和醛固酮协同介导。

    作者:唐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甘参复方治疗大鼠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规律分析

    目的:探索甘参复方治疗大鼠门静脉高压症的规律。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 CBDL)的方法制作肝硬化大鼠模型,2周后给药,4周后取材。应用颈总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的方法分别测定门静脉压力( PP)和平均动脉压力( MAP)。压力测定完成以后,取出肝脏和脾脏,并计算肝脾系数。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甘参复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的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甘参复方可显著改善内脏高动力循环,提高体循环MAP,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门静脉压力和肝脏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系数和PP呈现S曲线,在一定范围内肝脏系数和PP呈现正相关( P<0.01)。 PP和脾脏系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甘参复方可显著降低胆汁性肝硬化大鼠的门静脉压力,提高体循环平均动脉压,有效改善内脏高动力循环。并且,PP与肝脏系数呈正相关,推测甘参复方在降门压的同时,可通过缓解炎症减小肝脏体积。

    作者:杜庆红;韩琳;汤轶波;李卫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低压低氧对大鼠bFGF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压低氧对大鼠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和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以及低氧1 d、7 d、14 d、21 d和30 d组(n=10)。除常氧组外,余5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米的低压氧舱中饲养,各时点取血清,运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bFGF和VEGF含量。结果:各低氧组血清bFGF的表达均高于常氧组( P<0.05),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血清bFGF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低氧1 d,血清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低氧时间延长,血清VEGF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P<0.05)。结论:低压低氧在致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可引起血清bFGF的表达明显上调,急性缺氧可导致血清VEGF水平升高,b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刘川川;刘杰;庞明泉;苏婷婷;张宁;王生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栓素A2通过激活p38 MAPK/JNK通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的增殖

    目的:探讨血栓素A2( TXA2)受体TP拮抗剂对2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及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种抑制剂及激动剂刺激RPMI-8226及U266后,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及caspase-3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通过real-time PCR检测DP1-2、EP1-4、FP、IP、TP及CDK1、cyclin B1的mRNA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OX-1、COX-2、CDK1、cyclin B1、p-JNK、T-JNK、p-p38 MAPK、T-p38 MAPK的蛋白表达;LC/MS/MS方法检测PG产量。结果:(1)在COX下游受体中,只有TP拮抗剂能够明显抑制2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P<0.05)。(2)同时,其还能够促进细胞停滞在G2/M期,并导致cyclin B1/CDK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3) p38 MAPK及JNK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TP激动剂导致的细胞增殖增加,并下调其导致的p38 MAPK/JNK磷酸化及cyclin B1/CDK1的蛋白增加( P<0.05)。(4)TP拮抗剂能够提高骨髓瘤细胞凋亡率,并显著增加caspase-3活性(P<0.05)。结论:(1) TP拮抗剂能够抑制2种骨髓瘤细胞的增殖。(2)这种抑制是通过p38 MAPK/JNK通路下调cyclin B1/CDK1蛋白表达从而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实现的。(3)也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实现。

    作者:刘倩;余鹰;于昱;熊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重特异性磷酸酶5介导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双重特异性磷酸酶5(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5,DUSP5)在糖皮质激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地塞米松对内皮细胞DUSP5表达的影响;运用siRNA技术降低内皮细胞中DUSP5的表达,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刺激引起的炎性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抗炎作用的改变。结果:(1)地塞米松明显上调内皮细胞中DUSP5的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趋势。(2)降低DUAP5的表达使TNF-α引起的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 IL-1α、IL-1β、LTβ、IL-6、IL-15、ICAM1、VCAM1和SELE)的表达减少。(3)地塞米松抑制TNF-α引起内皮细胞中包括IL-6在内的炎性因子合成,此抑制作用在DUSP5表达沉默后明显减弱。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上调DUSP5表达,使炎性刺激活化的MAPK去磷酸化而失活,从而介导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DUSP5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

    作者:丁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激活TRPV1上调UCP2改善血管内皮线粒体功能即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线粒体活性氧( ROS )导致的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解偶联蛋白2(UCP2)具有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的作用。辣椒素激活TRPV1上调UCP2可以改善代谢相关的血管功能损害。但其是否能通过改善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拮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不清楚。方法:ApoE-/-、TRPV1-/-/ApoE-/-和UCP2-/-/ApoE-/-小鼠给予普食、高脂和高脂加辣椒素饮食。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干预结束后检测冠状动脉功能和形态,分析内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PKA、UCP2和eNOS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膳食辣椒素减少高脂饮食介导的 ApoE-/-小鼠血管内膜 ROS 的生成,改善血管功能和预后, TRPV1-/-/ApoE-/-和 UCP2-/-/ApoE-/-小鼠无效。(2)辣椒素激活TRPV1促进PKA磷酸化并上调UCP2表达。(3)激活内皮细胞TRPV1显著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少线粒体ROS生成并与PKA/UCP2通路相关。结论:(1)膳食辣椒素激活内皮细胞TRPV1上调UCP2表达,通过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血管内皮TRPV1可以作为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线粒体功能的靶点。

    作者:熊诗强;马丽群;王沛坚;高鹏;黎黎;杨涛;路宗师;崔元廷;刘道燕;祝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线粒体去乙酰化酶SIRT3和线粒体动力学促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二甲双胍(0、1.25、2.5、5、10、20、40 mmol/L)作用24 h对SKOV3细胞生存率的影响;Hoechst 33342标记细胞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二甲双胍(10 mmol/L)对SKOV3细胞核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二甲双胍(10 mmol/L)对SKOV3细胞线粒体去乙酰化酶 sirtuin 3( SIRT3)蛋白水平的影响;MitoTracker Red特异性标记线粒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二甲双胍对SKOV3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对于SKOV3细胞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二甲双胍(10 mmol/L)可引起SKOV3细胞核固缩、核染色增强,提示其促SKOV3细胞凋亡;二甲双胍能够上调SKOV3细胞SIRT3蛋白的水平( P<0.05);二甲双胍使SKOV3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形态呈点状。结论:二甲双胍能够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这一过程可能同上调线粒体去乙酰化酶SIRT3以及对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有关。

    作者:吴瑶;苏静;项喜艳;赵卜司;路圣垚;薛亚楠;颜晓羽;孙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类清道夫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功能改变在炎症性心肌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A类清道夫受体( SR-A1)介导的巨噬细胞活性改变在炎症性心肌病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该心肌炎症中巨噬细胞调控的关键,探寻不同巨噬细胞在心肌炎症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方法:取6~8周SR-A1+/+与SR-A1-/-雄性小鼠,经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构建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采用超声监测小鼠心功能,4周后收取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Masson及猩红染色,测定心脏纤维化程度。由RT-PCR和ELISA检测小鼠组织和血清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激活及浸润。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信号通路和凋亡的改变。异体共生的方法检测不同巨噬细胞在心肌炎症中发挥的不同作用。结果:心超显示两组小鼠造模后均出现心功能降低,提示造模成功, SR-A1-/-组小鼠心功损伤更严重,且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同时,SR-A1-/-组小鼠心肌组织的纤维化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炎症性巨噬细胞动员均高于SR-A1+/+组。异体共生表明,心肌炎症中组织巨噬细胞激活数量明显高于循环巨噬细胞。

    作者:孙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运动训练能够抑制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能否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小鼠心脏炎症反应。方法:将成年C57雄性小鼠分为10组(n=6),分别为安静对照组、安静给ISO 1 h组、24 h组、3 d组和7 d组、跑步训练对照组、跑步训练给ISO 1 h组、24 h组、3 d组和7 d组。 ISO组均为给予ISO 5 mg/kg皮下注射,跑步训练组为应用小鼠跑步机训练6周,速度12 cm/s,时程90 min,每周运动5天。应用超声心动图、心重胫骨长度比、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心脏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1)小鼠呼吸代谢系统测得跑步状态下75%大氧耗量对应速度为12 cm/s,ISO对小鼠氧耗量没有影响。(2)跑步训练给ISO 1 h组及24 h组与安静给ISO 1 h组及24 h组相比,IL-18和IL-6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跑步训练给ISO 3 d组与安静给ISO 3 d组相比IL-18和IL-16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的同时,IL-1β蛋白水平亦明显降低( P<0.01);跑步训练给ISO 7 d组与安静给ISO 7 d组相比, IL-18、IL-1β和IL-6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且TNF-α也明显降低(P<0.05)。(3)在给予ISO 24 h后,跑步训练组与安静组相比心脏TGF-β1蛋白水平即明显降低( P<0.01);跑步训练给ISO 3 d组与安静给ISO 3 d组相比,心脏切片免疫组化Mac-3染色显示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明显减少(P<0.01),同时心脏TGF-β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4)跑步训练给ISO 7 d组和安静给ISO 7 d组相比心脏纤维化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脏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I型胶原产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够抑制ISO诱导的小鼠心脏炎症反应。

    作者:安祥博;宋峣;张幼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V1)在热性惊厥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C57BL/6野生型小鼠和TRPV1基因敲除鼠热性惊厥行为学、脑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探讨TRPV1对热性惊厥发生及复发的致病机制。方法:高热诱导C57BL/6野生型小鼠和TRPV1基因敲除鼠热性惊厥后:比较两组间热性惊厥行为学、脑电图及核心温度的差异;ELISA检测两组间大脑及经辣椒素和高热处理后BV2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1)行为学评分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RPV1基因敲除鼠经高热诱导惊厥后,其潜伏期延长,惊厥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等级降低;TRPV1基因敲除鼠热性惊厥发作时无明显惊厥脑电棘波;TRPV1基因敲除鼠惊厥发作时核心温度升高;(2)野生型小鼠大脑海马和皮质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较常温对照组明显升高,TRPV1基因敲除鼠中未检测到类似结果;(3)经辣椒素、高热处理后,永生小胶质细胞系BV2分泌炎性因子的水平显著增加。结论:激活TRPV1可刺激炎性因子分泌,促进反复热性惊厥的发生,提示TRPV1通道可能是热性惊厥发生的潜在易感基因。

    作者:黄文先;余方;刘玉强;闵加威;胡江建;韩松;刘万红;彭碧文;何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n-3 PUFA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 PUFA)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治疗作用,并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测定n-3 PUFA代谢谱,以期寻找有效的代谢产物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 ND)、45%的高脂饮食( HFD)和添加3%n-3 PUFA的高脂饮食( HFD+n-3 PUFA)喂养4 d。结果:短期HFD增加了小鼠肝脏的甘油三酯和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均被n-3 PUFA显著改善。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LC-MS/MS)靶向检测小鼠血浆的n-3与n-6 PUFA代谢谱发现,高脂饮食可降低EPA的代谢产物HEPEs与EEQs的含量,而n-3 PUFA可显著增加这些代谢产物,提示n-3 PUFA可能通过HEPEs和EEOs发挥其保护作用。然而在原代肝细胞中,EPA、HEPEs或EEQs不能改善软脂酸诱导的脂质沉积。脂肪炎症在HFD引起的代谢紊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n-3 PUFA可显著改善短期高脂饮食所致的脂肪炎症。巨噬细胞的浸润及活化在HFD诱导的脂肪炎症中至关重要,HEPEs和EEQs可以明显抑制软脂酸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JNK信号通路激活。结果:n-3 PUFA可以通过增加其代谢产物HEPEs与EEQs的含量,改善短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肪炎症,继而改善肝脏中的脂质沉积。

    作者:刘雯丽;王春炅;姚柳;艾玎;朱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低血压兴奋前庭内侧核的5-羟色胺及其受体机制

    目的:探讨急性低血压兴奋清醒大鼠前庭内侧核( MVN)的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机制。方法: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MVN区5-HT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结果:静脉注射硝普钠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对照组和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对侧MVN区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同侧MVN区5-HT含量无明显变化。在前庭器官完整大鼠诱发急性低血压后双侧MVN区5-HT及5-HT1A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多,但是在对照组无明显表达,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破坏单侧外周前庭器官2周后,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双侧MVN区5-HT及5-HT1A受体均不对称表达,损伤侧表达均明显少于损伤对侧( P<0.01)。结论:清醒动物诱发急性低血压影响MVN功能活动过程中可能有5-HT及其受体的参与。

    作者:江艺鑫;李香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减少参与了硝化应激引起的衰老大鼠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中硝化应激对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衰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3月龄、9月龄和20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及各自给予过氧亚硝基( peroxynitrite, ONOO-)清除剂( FeTMPyP)组。 Weastern blot检测肝脏衰老相关蛋白P53和P2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水平;离体动脉血管环灌流,观察其对不同浓度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的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衰老大鼠肠系膜动脉3-NT水平升高,提示出现明显的硝化应激反应,采用FeTMPyP干预可明显降低3-NT水平;衰老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较青年和中年大鼠显著下降,采用FeTMPyP干预可明显提高衰老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结论:外周内皮祖细胞减少参与了硝化应激引起的衰老大鼠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作者:孙琪;董玉;王环愿;焦昆;刘慧荣;王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活化后组蛋白修饰水平的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改变以及与HSCs活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关系,探讨组蛋白修饰在HSCs活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培养大鼠HSCs,光镜观察HSCs活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ing检测desmin和α-SMA的表达,比较静止型HSCs和激活型HSCs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H3K4二甲基化和H3K9二甲基化的变化。结果:(1)细胞学形态观察结果表明HSCs在培养过程中形态由静止状态向高度分化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ing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24 h的HSCs有desmin表达,但几乎不表达α-SMA;随培养时间延长,HSCs内α-SMA和desmin表达逐渐增加。(2)根据HSCs细胞形态变化及HSCs活化标志蛋白检测结果,确定培养24 h的HSCs为静止型HSCs,培养15 d的HSCs为激活型HSCs,分别检测其组蛋白修饰变化。结果显示,与静止型HSCs比较,激活型中H4K12乙酰化、H3K9乙酰化、H3K4二甲基化和H3K9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降低,而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明显增加,且H3K4二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化与α-SM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在体外培养HSCs活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发生明显异常,提示组蛋白修饰改变有可能参与HSCs活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田甜;杨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Nogo-C增加心肌细胞钙渗漏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Nogo-C在心脏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冠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梗模型;缺氧孵箱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感染Nogo-C cDNA或shNogo-C腺病毒过表达或敲低Nogo-C;TUNEL染色及AnnexinⅤ/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Fluo-4/Fura-2观察细胞钙离子浓度;蛋白免疫共沉淀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心梗心肌组织及缺氧心肌细胞Nogo-C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过表达Nogo-C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而敲低Nogo-C保护细胞抵抗缺氧引起的凋亡;免疫荧光观察Nogo-C定位于肌浆网;高表达No-go-C可增加心肌细胞钙渗漏从而降低钙库含量;Nogo-C可与肌浆网膜转运蛋白Sec61α相互作用,过表达Nogo-C上调Sec61蛋白水平;Sec61抑制剂茴香霉素可逆转Nogo-C引起的钙渗漏并抑制凋亡。结论:心梗时心肌细胞中Nogo-C水平增高,上调Sec61蛋白,使细胞钙渗漏增加,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贾石;郑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IP2A对PP2A的调节及其在AD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IP2A对PP2A的调节及其在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disease,AD)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CIP2A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N2a细胞与大鼠原代神经元胞浆中均有较强的CIP2A阳性着色,并与tau蛋白共定位;过表达CIP2A组磷酸化的PP2Ac-Y307表达升高,PP2A活性降低,tau蛋白S396和S404位点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下调CIP2A表达后,上述结果相反;细胞周期阻滞剂Aphidicolin同步化N2a细胞后,CIP2A表达增高, PP2Ac-Y307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tau蛋白S396和S404位点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CIP2A可通过调节PP2A活性调节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从而可能在A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小龙;王秀莲;王群;刘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ART抑制内质网应激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修复

    目的:早期溶栓和神经细胞保护一直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两大策略。然而,溶栓治疗常面临再灌注损伤或继发性出血等问题。因此,神经细胞保护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多年来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神经元的保护。本研究室发现CART能够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后期的神经修复作用。 CART发挥神经修复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C57BL/6小鼠皮层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复氧(O/R)模型,MTT生存实验及Western blot。结果: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O/R 4 h后给药CART,继续长时间培养,CART可以提高神经元的生存率,分子实验表明CART组GRP78蛋白水平升高,caspase 12的剪切体水平降低。结论:CART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修复,其机制可能是上调GRP78水平,抑制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分子激活。

    作者:陈曼;董瑞瑞;王璇;祝世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