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顿抑研究进展

邵荟敏;王军军

关键词:心肌顿抑, 机制, 假说, 进展
摘要:心肌顿抑为缺血未造成心肌坏死,再灌注恢复正常血流后其功能障碍需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延迟恢复的现象,是一种心肌细胞可逆性损伤.可见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再灌注、心脏移植、心脏瓣膜置换等心脏外科大手术术后、应激性心肌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房颤转复.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具体假说包括: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脱耦联、线粒体及内质网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微循环痉挛、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理论、炎性介质释放理论、心肌顿抑的基因组学机制等.目前,广为接受的是氧自由基假说和钙假说理论.前者认为心肌组织氧自由基产生增多,清除障碍,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受伤和功能障碍;后者认为心肌细胞酸中毒,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钙内流增多,同时钙库重吸收钙障碍,导致钙超载,引起心肌细胞破坏、肌钙蛋白溶解,导致心功能障碍.本文综述心肌顿抑发病机制,以期为积极防治心肌顿抑,保护心功能,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患者住院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治疗及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患者经济负担小.

    作者:孙国磊;乔璐;高书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用药安全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临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方法 本次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住院患者,对全部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状况和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150例老年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男78例(52.00%),女72例(48.00%),男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当中,给药后45 min发生不良反应96例(64.00%);不良反应发生的短时间为3 min,而长为3 d.大多数不良反应在静脉输液30~45 min时发生.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用药及其用药安全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指导老年患者科学、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其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刘伟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就诊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细胞-2(IL-2)、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血清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康力欣胶囊联合来曲唑片治疗,可使IL-2、IL-6、TNF-α、IFN-γ 及TGF-β1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降,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提高乳腺癌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晓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1.23±13.56)min、术中出血量(37.62±7.25)mL、下床活动时间(21.15±8.66)h、住院时间(4.37±1.78)d,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67.36±15.13)min、术中出血量(62.27±14.63)mL、下床活动时间(44.47±15.27)h、住院时间(9.22±3.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16.87±3.72)h、(27.76±6.56)h、(30.68±7.72)h、(13.12±3.23)h,显著短于对照组(26.15±5.33)h、(41.37±7.78)h、(47.75±8.39)h、(21.47±3.6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IL-6(49.25±11.63)ng/L、TNF-α(5.19±2.67)μg/L、CRP(11.27±4.3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IL-6(68.83±12.34)ng/L、TNF-α(7.69±3.74)μg/L、CRP(17.79±9.6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效果良好,炎症反应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

    作者:丁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测定联合用药前、联用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总结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的变化特点.结果 11例同时使用比阿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5±19.0)%,11例同时使用美罗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4±12.6)%,3例同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64.9±24.3)%,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停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结论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可以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临床应避免联合应用,尽可能避免癫痫发作.

    作者:丑晓华;刘文;王来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心内科住院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服务组55例.对照组由医师和护士指导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服务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临床药师提供华法林抗凝的用药知识指导.出院时全部患者均进行华法林用药知识测试,比较两组患者得分差异.结果 服务组患者得分为(14.66±2.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1±2.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对提高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合理性、安全性、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药学服务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自我价值,值得医院药学部门推广.

    作者:丁勇;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托拉塞米在急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短期应用价值

    目的 对托拉塞米在急性肺水肿治疗中的短期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4年7月~2017年7月治疗的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肺水肿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呋塞米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尿量以及患者治疗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血气分析、尿量等都要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疗效良好,短期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运才;杨静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5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5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受孕情况,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开展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67.2±13.5)min.术中无转开腹病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3±1.2)d.58例患者中输卵管伞端粘连者15例(输卵管19条),输卵管再通率为100.0%;壶腹部阻塞26例(输卵管37条),输卵管再通率为100.0%;间质部阻塞17例(输卵管23条),输卵管再通率为95.7%.58例患者中,有28例成功妊娠,另有1例患者输卵管异位妊娠,妊娠成功率为48.3%.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能够针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管意宏;梅晓晨;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治疗组,另外24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为开放治疗组.术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放治疗组患者,但是血管阻断时间长于开放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对肾肿瘤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迅速,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易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法,以金铁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与药品生产实际相结合,大程度提高金铁锁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结果 几种提取工艺对金铁锁化学成分的提取具有显著影响,佳提取工艺为金铁锁根粗粉按料液比1:10的量加入80%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5 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回收溶剂,浸膏加水溶解,水溶液装入经处理好的DM-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进行柱层析,分别用水、含乙醇10%、20%、80% 的水溶液进行依次洗脱,回收80% 的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物.结论 本次对金铁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优选出佳的提取方法,能够加强金铁锁的利用率,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良的生产工艺.

    作者:李彦升;余朝良;杨立姮;杨晶;李倩;阮金华;覃业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基因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免疫性溶血,主要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该病在胎儿期、新生儿早期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特点,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笔者对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基因诊断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现阶段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赵文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7例手外伤单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进行皮损修复;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及皮肤修复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3.1±2.6)个月;随访中317例患者术后总体恢复良好,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8.74%(313/317),2例患者移植皮瓣边缘出现小部分坏死现象,经过换药处理后痊愈;2例出现感染,经清洗伤口,更换药物及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痊愈.至随访结束,317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均成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100.00%;无继发感染,手外形良好,有2例患者移植皮肤出现皮肤张力增大,影响患者手部精细动作;其余患者皮肤弹性良好,手功能基本恢复,治疗总优良率为99.36%(315/317).结论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用于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皮瓣移植成活率高,手部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胡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施行效果对比.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小儿手术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n=30)施以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n=30)施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将两组的施行效果、安全性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指数、疼痛程度、觉醒时长、麻醉恢复时长、定向力复原时长、拔管时长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DBP、SBP、SpO2、RR、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相比,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董建明;李娇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婴幼儿尿路感染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60例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2014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尿路感染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合并症、病原菌分布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总结发病特点.结果 60例婴幼儿中,女婴占比较高,为63.33%,年龄为1~6个月的占比较高,为46.67%(P<0.05);尿路刺激征、发热及食欲欠佳等都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经常并发肾积水、肾炎等其他疾病;大肠杆菌比较常见;经对症治疗后,51例(85.00%)康复.结论 婴幼儿尿路发生感染后,会出现多种症状,其中1~6个月的女婴患病概率较高,容易引发其他脏器疾病,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可好转或痊愈.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血液检验,将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DW-CV、Hb、MCHC、RDW、MCH、RB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具有显著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汉英;王录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4排CTP评价低剂量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价值

    目的 应用64排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技术评价不同剂量米诺环素在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雄性实验用新西兰兔48只,采取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实验组低剂量组、实验组高剂量组,共三组,每组16只.实验组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米诺环素,通过CTP的脑血流灌注图、脑血容积图、血流灌注峰值时间图及功能图像与TTC染色结果的差异性来分析实验组不同剂量米诺环素治疗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脑缺血模型CTP与病理对照: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图与MTT图的缺损面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再灌注4 h时间窗内,不同剂量米诺环素CBF、MTT图与CBV图缺损面积、TTC染色缺损面积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同时使用CTP成像评估活体兔血流改变准确、可靠,因此,应用64排CTP评价低剂量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的效果良好、准确,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董爽;刘鹤;李洪义;李奇;魏秀芳;邢健;刘新亮;孙继平;李世星;胡智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肺癌术后房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进行肺癌手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肺癌术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106例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房颤,将所有入选者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各53例.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手术前以及术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所有手术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口服药物、术前并存疾病、手术方式、术后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与房颤发生相关性.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而且房颤组手术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术后血压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是肺癌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是肺癌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肺癌术后房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曹望凯;李非非;庄玉春;王述波;韩其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试验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通心络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宋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医疗费用及医疗资源使用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医疗费用,比较金天格胶囊与仙灵骨葆胶囊分别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费用差异.方法 对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CHIRA)数据库中2015年上半年被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医疗资源利用和骨质疏松治疗用药进行描述性分析;抽取金天格胶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及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别设为金天格组(n=98)及仙灵骨葆组(n=125),进行基线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直接医疗成本及医疗资源利用差异.结果 骨质疏松患者次均门诊费用为(493.32±522.48)元,次均住院费用为(18254.31±27073.41)元;西药使用比例为68%,中成药使用比例为26%;金天格组患者总体费用、住院天数、人均住院频次、人均骨折频次均明显低于仙灵骨葆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骨折住院事件发生,从而达到节省医疗成本和医疗资源的目的.

    作者:刘庆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皮下引流管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取皮下引流管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对于妇产科手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以及实施手术需要进行缝合的皮下脂肪较厚的妇科患者31例,采取皮下放置引流管而不缝合皮下脂肪,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5 d后拆线,术后采用腹部压沙袋6 h,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结果 参与研究的患者其腹壁缝合时间为(5.3±0.8)min,未发现切口裂开,切口皮下血肿,脂肪液化或者切口硬结现象,有1例患者术后1 d时皮下引流管滑落,之后每日进行换药和大黄芒硝外敷处理,使得切口良好愈合;还有1例患者,术后2 d皮下引流管引流液为0,考虑皮下脂肪颗粒堵塞引流管,术后第3天拔出引流管,有黄色液体自引流孔流出,引流管被脂肪颗粒堵塞,后予引流孔内放置皮条引流,术后切口愈合佳.结论 进行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而不缝合皮下脂肪的方式操作简便,并且造价较低,且对于手术切口的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徐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