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买提·赛地
目的: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训课中,分析其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一班为试验组,二班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实训课上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的教学法,探讨其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实训课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训课成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明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方法:8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为治疗组,80例患者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0.6±0.2)h,重度中毒患者神志转清时间为(3.0±0.3)h,而对照组分别为(2.8±0.7)h、(10.04±2.2)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洛酮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98%).结论:纳洛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华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被分为3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值(W/D).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肺湿/干比值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减少肺组织粘附分子-1的含量,从而起到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穆亚娟;牛含笑;赵蓓蓓;王文治;褚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HSP患儿部分凝血指标发生变化,提示IVIG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对我院老年病科收住的1057例老年患者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调查.结果:造成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原因有心理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及护士人力资源不足等.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是预防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关键.
作者:康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不良作用以及实验室变化.结果: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不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合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既可以减少用药量,减少相应不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常见,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B型超声、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从而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而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2010年10月~2011年8月我科为37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成功3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霞;杜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5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皮损程度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中医护理,做好饮食及心理护理的护理工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有较好的疗效,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明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已步入高年龄和高发病期,从我所情况来看,平均年龄86.2岁,平均每人患主要疾病6.7种.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日渐增多,医疗保健工作已经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有的负过伤,职务等级高,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立过汗马功劳,做好他们的医疗保健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笔者从事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12年,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张运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对比汉苗两民族农村儿童留守现状的同时,对两民族留守现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1年7月10日至7月16日对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汉苗族杂居区的3个主要乡镇(水尾镇、震东乡、枧槽苗族乡)的农村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1份(其中监护人问卷423份,儿童问卷598份),有效回收率92.8%.汉苗族儿童留守率分别为41.8%、61.4%.结论:汉苗两族均具有很高的儿童留守率;两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济效益差;苗族儿童留守率显著高于汉族,这与苗族经济劣于汉族经济有直接关系,间接与两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当地计划生育落实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有关,其中教育是本质的因素.我们从教育、生活生产方式、计划生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王文轩;吕志远;杨汉丰;柴影;蒋志军;张钰娸;王江;古健炜;袁尉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并分析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80)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70)以及中青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n=75)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要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老年患者安全且效果良好,应成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但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手术时机和技巧的把握.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检测梅毒螺旋体病毒的三种不同方法的各自优劣势.方法:选取1304例患者,均同时对梅毒螺旋体的3种化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检查(梅毒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 、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共3种),统计分析所得各项数据.结果:1304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梅毒阳性者41例,阴性者1263例;经ELISA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39例,10例假阳性者,6例呈现假阴性;经TPPA 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40例,无假阳性者(0例),3例呈现假阴性;经TRUST 方法化验检查,阳性者共17例,9例假阳性者,51例呈现假阴性.结论:梅毒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可互补不足,联合应用可提高梅毒螺旋体的检出率,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进行确诊.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因此做好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切实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的5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采用持续麻醉镇痛泵,自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B为芬太尼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A 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B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大于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大于A组、神经系统如嗜睡、瘙痒没有区别.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由于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舒芬太尼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必要时配备呼吸监测的仪器.
作者:刘永臣;张顺利;刘景彬;温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例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后引起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病情观察,加强皮肤护理,营养干预,心里护理的重要性护理,预防和减少由剥脱性皮炎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以及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机体各系统的观察护理.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引言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全国 14个省市进行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而糖耐量减低(IGT)约15.5%[1],比例很大.而IGT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的人群高约100倍[2].如能对糖耐量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避免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对个人以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通过个体化饮食控制与运动处方对60例IGT的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天全;郝红霞;于林凤;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治愈18例,显效48例,有效4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临床护士一定要将解释、疏导、鼓励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从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越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尽管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等处理时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佳疗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曲文芹;宋晓;谷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一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检测结果分析,为及时确认感染源,对症治疗提供可靠地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集病人粪便、血液标本,用常规方法进行标本的分离、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结果:确认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结论:此病例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
作者:裴银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引起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阑尾切除术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切口感染46例,对感染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60岁)的感染率为38.46%;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4.29%;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为52.94%;坏疽阑尾感染率为32.14%;肥胖感染率为33.93%;非主刀医师缝合切口的感染率为54.55%;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是导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包括年龄、是否肥胖、糖尿病史、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及阑尾病理状态等,针对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康有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