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分析

高帆

关键词:焦虑症, 头晕, 经颅多普勒, 脑血流速度
摘要: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检测焦虑症伴头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分析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焦虑症并伴头晕症状患者8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57例,设为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颅内各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及后动脉(PCA)血流速度(Vs、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后循环血流速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快,经颅多普勒可以作为焦虑症伴头晕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些线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锦绣;杜森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2年3在我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仅为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24周后比较2组症状改善,骨密度(BMD)等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身体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腰椎及重要关节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血清钙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用于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安全有效。

    作者: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15d,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溃疡治疗疗效、周围神经治疗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结果: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变,但高压氧组在溃疡治疗疗效及周围神经治疗改善得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MCV和SCV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应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青;毛拥军;刘宏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多媒体素材库建立的尝试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日益进步,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包含有视频音频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同时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便以此为大背景阐述了将3D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生理学教学的可能性、优势乃及某些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对于教学新方法的一种积极地探索。

    作者:乔聪;姜宝华;吴文娇;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

    目的:探讨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2月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住院的 NSAA 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2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对照组给予刺激骨髓造血、改善造血微环境等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左归补髓生血汤。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何春玲;董昌虎;王新梅;刘晶晶;田林涛;王宗超;梁漫;张云志;王刚;张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布鲁氏菌病误诊为活动性肝硬化1例报告

    目的:布鲁氏菌病误诊的纠治关键在于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布鲁氏菌病误诊的原因,且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确诊布病可解除患者的长期病痛,减轻因病返贫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医生业务素质培训,加大布病调查防治力度是布病防治的新形势。

    作者:王金剑;董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本研究中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其反应发生率,探讨引发其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本研究中收治的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自2007年1月~2013年6月224000例自愿接受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在资料研究中有2000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其中献血者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献血量均为诱发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论:对献血者诱发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予以控制,合理处理应急情况,为降低无偿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作出贡献。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健康宣教护理体会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宣教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的积极作用。方法:对15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27例。年龄52~76岁。结果:150例心血管病患采取正确的宣教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150例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宣教的全面记录、整理、分析得出,此宣教方法有效率达100%,对其相关治疗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马艳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例,这些患者早期都采用了统一用药、治疗的原则,停用以前的自用药,对病变局部进行清创、盐水冲洗以及5%碘酊烧灼,在结膜下层给予注射0.2%氟康唑。如患者病情平稳,保持当前治疗方案,若患者病情好转现象,则给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辅助治疗:口服维生素,给予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结果:本次研究的10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1例,有效率占到总数的100%。10例患者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病情平稳。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疾病中的高发病与常见病,在早期进行明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将会是保护眼球及保护视力的关键点,在病发初期给予及时的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的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达到治愈的目的,为他们的明亮世界守好后一道关。

    作者:徐建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负压吸引器在植皮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吸引器应用在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行全厚皮片移植术的患者,术中应用自制负压吸引器,围术期进行完善且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病人除1例由于并发症而再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性手术成功、皮片完全成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自制负压吸引器在全厚皮片移植术中效果确切、经济实用,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皮片成活率。

    作者:李霞;杜武宁;孙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生理学教学中的导课策略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成败直接制约着后续内容的教学效果。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明确导课的目的,采用多种导入策略进行导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对生理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加深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加强导课技能的培养。

    作者:韩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高血压的预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本文对高血压的防治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玉荣;孙晓平(通讯作者);王艳艳;沙影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病例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技术是应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起到清除病灶的目的。该技术损伤小,效果明显,但也有一定死亡率。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州市89例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病例治疗,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03月01日到2013年09月30日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年轻恒牙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恒牙外伤患者89例,患牙159颗。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牙外伤类型、外伤后就诊时间、受伤原因、外伤牙位、累及牙数等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外伤儿童在8-12岁发生率高(77.5%),男童(68.1%)高于女童(31.9%),男女比例2.14:1。儿童恒牙外伤发生的原因中,摔伤占一半以上(53.9%),其次为碰撞(28.1%)、运动、交通事故;男女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发生原因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摔伤、碰撞为主,女童以摔伤多见。年轻恒牙牙外伤类型中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其次为牙冠折裂露髓、牙周损伤、牙釉质折裂,冠根折、牙脱出、根折较少见。男女童牙外伤高发类型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童以牙釉质牙本质折断未露髓多见,女童以牙冠折断露髓好发。不同牙位中上颌中切牙发生率高(73%),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累及1颗牙位者占48.3%,2颗牙33.7%,3颗牙13.5%,3颗以上4.5%。不同牙外伤类型累及牙数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8-12岁年龄段儿童尤其男童容易发生恒牙外伤,社会、学校及家庭应采取运动时对上颌切牙的保护措施减少儿童摔伤、碰撞等。

    作者:郑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细菌清除情况,并记录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 C 反应蛋白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1日至今的34例患者进行热忱、细致、耐心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4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的严重损害无效外,其余3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或减轻。结论:做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赵欣;张云芳;韩利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8年至2012年食品监测网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2008-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其动态变化,确定高危食品种类,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各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监测指标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等.结果:2008年-2012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共监测食品682件,检出5种食源性致病菌共29株,总检出率为4.25%,其中单增李斯特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沙门氏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阪崎肠杆菌1株,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未检出。我区以生肉类污染为严重,以2012年阳性率高,为8.3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科学指导,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郭勇峰;王敬辉;吉彦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临床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剖宫产的72例孕妇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切口感染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后的36例剖宫产孕妇为观察组,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实践。结果: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术中、术后均有相关危险因素,孕妇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手术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侵入性操作频繁等等都易发生剖宫产切口感染,36例针对性处置措施组的剖宫产孕妇仅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愈合达到Ⅰ/甲。结论: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风险,更好的保障产妇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春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10例临床诊疗资料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诊疗过程中肺癌脑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例以脑转移首诊神经科的肺癌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完成头部及胸部CT 检查。结果:首诊神经科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结论:掌握肺癌脑转移的临床CT 特点,提高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燕;张信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培酮致水肿的处理对策

    目的:研究利培酮致水肿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位患者服用利培酮导致水肿的治疗和护理进行报道,从而探寻其中的处理对策。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和对患者精神方面的护理,患者在95天的时候痊愈出院。结论:对利培酮药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应该立即停药,同时要对相应的症状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刘春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