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骨折术后护理

李吴洁

关键词:颈椎骨折, 截瘫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高位脊髓损伤, 创伤性损伤, 脏器损伤, 意识清楚, 时间最短, 临床资料, 患者入院,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骨折病人, 车祸伤, 并发症, 选取, 卧床, 年龄, 残疾
摘要: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且并发症较多[1]。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我科收治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患者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颈椎骨折病人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15~60岁,平均41岁。车祸伤18例,高处摔伤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意识清楚,伴截瘫7例,余无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卧床时间短12天,长81天。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转录因子Nrf2在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1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f2在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作用。方法:构建pRNAT-U6.1/Neo-siNrf2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入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瞬时转染后,用100μmol/L丹参乙酸镁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内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将Nrf2沉默后,丹参乙酸镁诱导HO-1蛋白表达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转录因子Nrf2参与了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HO-1的蛋白表达上调。

    作者:侯瑞英;焦伟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方法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80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雾化吸入中以及吸入后1h,其的SPO2与试验组相比,其出现明显性的降低,(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发生哭闹和治疗中断等情况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以及患者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复合麻醉组(GEA组),另一组为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麻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 HR和 MAP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T2时间段,GEA组患者HR和MAP指标与GA组患者相比下降幅度更大;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与T0时间段相比有所升高,而GEA组患者水平保持稳定;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均缩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龙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周血检验,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外周血检验与血液生化检查的异常例数。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均发生异常,其中10例患者出现维生素B族水平降低,25例患者出现血清铁含量降低。结论:对于贫血患者进行鉴别与诊断时,应结合血液检验结果综合考虑,以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协助医生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应激与健康

    1应激的概念:应激作为医学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应激和应激理论的认识,是由早期的分别重视应激反应或者应激刺激,到以后重视应激作用的“过程”,而近年的发展趋势则越来越关注应激多因素作用的“系统”。1.1应激概念的提出:关于应激的概念,首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selye H)提出的应激学说。1936年,塞里提出著名的“一般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概念,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塞里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给小鼠注射各种器官提取物(有害刺激)后,小鼠都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包括肾上腺皮质肿大、胸腺、脾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将机体在不同刺激作用下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而且塞里首先提出,GAS 是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作者:张东子;段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

    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日趋增多。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止各种老年人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医学界正在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速度。因此,从营养学角度探讨衰老的机理和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十分必要。1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1.1代谢功能降低:基础代谢下降,老年人较中年人相比基础代谢大约降低15%-20%,,这与代谢速度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

    作者:陆春静;贾银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高征合并甲亢分娩期的护理

    妊高征是产科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妊高征合并甲亢则不多见,但往往病情严重。妊高征本身对甲亢是一种过重负担,能使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轻者或经治疗后能较好控制病情的一般不影响妊娠。重者或不易控制病情的容易引起心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甲亢危象、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因此,必须做好护理工作,预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我科2001年共分娩1777例,妊娠合并甲亢22例。其中妊高征合并甲亢8例,孕28周至37周10例,孕37周以上1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3例,年龄大36岁,小20岁,平均住院7天。

    作者:刘红灵;杨桃;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方法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伴撕脱骨折锤状指的疗效。方法:23例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患者分别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治疗(12例)、经甲下克氏针压迫复位技术治疗(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价,三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合理应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运用经甲下克氏针压迫复位技术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不仅操作相对简便,疗效可靠,而且从美观的角度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会玲;李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心电图改变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实质已严重毁损,致使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常累及心脏。本文对3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的改变、发生机理,为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肾脏血液科住院的27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30例心电图,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02例,年龄15-87岁,诊断均符合《内科学》中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1]。

    作者:刘云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152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加强患肢护理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做好溶栓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和护理,评估患肢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

    作者:宋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原新生儿窒息431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高原新生儿窒息发病与民族及在高原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31例高原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汉族新生儿及孕期在高原时间越长患儿患高原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孕期尽量避免在高原居住,尽量避免在高原出生。

    作者:李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的护理纠纷事件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发现引起纠纷的主要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护理知识不够,护理质量差等方面原因。结论:护理纠纷的及时预防与解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作者:贺巧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80例肺结核引发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9月所收治的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80例,分别实施针对性、专业性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临床专业护理,临床症状均出现明显好转,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专业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结核病患者的后续治疗及效果,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郭宇兰;修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坏疽的分期论治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据初步调查,我国城市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4%因糖尿病足而入院,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曾发生过足溃疡[2]。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己成为临床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78例,采用分期论治的治疗方案,临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2.9±10)岁,糖尿病病程0.2~25年,平均(9.6±7.1)年,糖尿病足病程10d~4年。创面面积0.5cm*0.5cm~15cm*10cm。合并高血压48例,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23例,血脂异常50例。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60例,变形杆菌4例,绿脓杆菌3例,大肠埃希氏菌3例,无菌8例,其中有3例患者合并有两种菌。

    作者:强郦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钬激光碎石经皮肾镜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2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呛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MAP、HR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插管期间、手术期间、拔管时候的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中,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应激反应,有效维持患者动力血流平稳度,苏醒时间短、清醒质量高。

    作者:李光建;王彬;梁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体会

    基层医院的护士长即为病房护士长,在护理部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为医院护理管理中一线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单元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1];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指挥者和实践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下。

    作者: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本文针对来院就诊的耳鼻喉科病人的心态及心理特点,分析探讨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从多方面分析病人的心态,把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心理护理,营造练好的就诊环境。

    作者:徐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紊乱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的变化,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其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UC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ELISA法测检UC患者综合护护理前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7、IL-4细胞因子水平,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其效果,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UC患者综合护理前PBMC中IFN-γ+Th1、IL-17+Th17细胞的数量,Th1/Th2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Th1、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前IFN-γ、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细胞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C患者外周血免疫紊乱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改善其免疫紊乱状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章丽芳;余道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40例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并用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40例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患者分成针药组和中药组。针药组40例采用针刺和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中药组40例所用中药同针药组。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中药组总有效率82.5%。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优于中药组。

    作者:唐宴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ECMO治疗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有效地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和氧供,为患者后续治疗获得宝贵时间。我院2012年2月成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重症肺炎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案例患者男性,77岁,因“突发头昏、口齿不清伴小便失禁5天”于2012年2月9日门诊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病Ⅲ期、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服用格列奇特、拜糖平等药物,血压、血糖不注意监测。入院后当天夜间患者因气促明显,SPO2偏低,急诊胸部CT示两肺肺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入室后予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化痰、抗感染、镇静、控制血压、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密闭式吸痰,黄脓痰,量中等。为进一步明确病情,2月10日下午行左股动脉置管PICCO监测:监测结果提示心功能较差,有效血容量不足,肺水增多,血管通透性增高。故予扩容、强心,速尿等对症处理。并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ARDS,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欠佳,反复行血气监测氧合指数始终较低,低仅为40左右,患者神志转为浅昏迷,与家属沟通后于2月13日行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ECMO置管治疗,动态监测凝血指标及 AC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15日患者开始予俯卧位通气、间断膨肺。患者自 ECMO 治疗、间断俯卧位通气以及膨肺治疗后神志逐渐转清,氧合指数逐步上升至250左右,PO2稳定在100mmHg左右,肺水明显减少,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也相应好转,于2月20日停止PICCO监测,并行ECMO停气试验,氧合未有明显下降,逐步延长停气时间,至2月22日ECMO自主呼吸试验达标,整体评价达到撤除ECMO指标,在手术室顺利撤机拔除置管。2月29日患者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3月1日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肺功能明显改善,循环稳定,顺利出院。

    作者:张燕;任国琴;何平;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