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疼痛的影响

柳红文;党暖暖

关键词:创伤骨科, 舒适护理, 心理,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96例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SDS 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改善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病人的生活干预预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按血压水平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及精神因素,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专家指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如果从以下这些生活方式入手放慢生活步调,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马静雯;杨虹;马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上妇科阴道炎患病情况以及患病后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总结妇科阴道炎患病情况,探讨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3245例妇科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阴道内分泌物标本检测滴虫、假丝酵母菌菌丝、孢子及阴道 PH 值,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资料。结果: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检测率为26.4%,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炎症检出率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较低;阴道炎症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疾病发病高峰期,细菌性阴道炎春季发病率低,滴虫性阴道炎疾病多发于春季;近年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论:阴道炎发病具有季节性,且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病菌于不同季节的活跃性表现不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应该探讨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推进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秦慧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儿内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目的:分析儿内科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通过对近几年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现代高科技的进步以及及时的进行手术,无论成年人还是婴幼儿,回复的状况都很好,尤其是婴幼儿,效果尤为显著。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这种疾病,婴幼儿是高发人群,极早到的发现并接受手术,康复的效果也是好的,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必须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很容易引发其它的病症。

    作者:周德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等基本情况无较大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烟人数发现,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明显多于无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无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病史情况和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比如说有长期吸烟史,而病史因素比如有糖尿病、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病史、高胆固醇、侧支循环情况、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等。

    作者:王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体职工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观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为方针,多措并举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在全中心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强烈责任感,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生产逻辑链条式监管体系,联防联动预测预警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全体职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者:于锡锋;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骨折治疗中应用探讨

    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对骨折术后治疗效果所产生影响进行评价,其为骨折术后护理提供出有效手段以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8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相同数量的两组,其中一组有中医参与护理,另外一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住院期间都经过临床药物的治疗。对于中医护理组,不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并且还与科室内所协定的中药处方相配合来对其进行相关中医护理操作,主要包括熏蒸、湿敷以及利用骨折治疗仪等。在护理治疗前后,分别从疼痛评分、X 线下骨痂的生成、骨伤处的软组织肿胀消退状况、进行功能锻炼时的肢体活动度等方面来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发现中医护理组效果明显较好。结论:对于骨折术后患者,对其进行常规药物与中医护理技术相结合方法能够使其骨伤术后的肢体疼痛得到缓解,使肢体活动得到改善,对骨痂生长速度有一定促进作用,肢体肿胀时间得到明显缩短,能够将肢体功能锻炼时间缩短。其效果与一般常规护理相比明显要好;科室内所协定中草药的处方取材以及熬制都比较方便,价格上也比较低廉,并且不存在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足病者进行了综合的、科学的治疗和护理。结果:56例糖尿病足病病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2例好转。结论:对糖尿病足病者采取积极有效全面综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陶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复目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及局部离子导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8例(176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90只眼和西医对照组43例86只眼。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点眼,4次/日,维生素 C、钙剂、甲氰咪胍口服(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治疗时间),眼部症状明显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连用3天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疏风清热除湿止痒汤剂并给予中药汤剂局部离子导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35例急诊手术麻醉分析

    目的:探究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技巧,以便寻找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35例,其中18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醉方式,另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醉方式在进行急诊手术时效果好,且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五常法在疗养院消毒供应室的应用及体会

    “护理五常法”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具体工作有药品分类、药品摆放、医疗物品维护等等。“五常法”的推行,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五常法”在医院、疗养院推广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常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将有效避免过期药品运用在临床上,确保了医疗疗养安全。为了适应疗养院院消毒供应专业多元化的需求,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新的专业技术系统和管理手段全面、科学地进行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我院消毒供应室尝试引入护理五常法管理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徐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对腰椎管狭窄采取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的具体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选择单纯后路减压治疗法,观察组选择后路减压联合内固定植骨治疗法,对比两组的具体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优良率,观察组(86%)明显高于对照组(61.6%),P<0.05;观察组的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较好、无松动、植骨融合良好,均好于对照组,P<0.05;但对比术后腰腿痛情况,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治疗腰椎管狭窄,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涛;吴学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啶的在围麻醉期运用进展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催眠、抗交感、镇痛和无呼吸抑制等药理特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降低围拔管期的风险。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全身麻醉药联用、围拔管期运用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立哌唑对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患者过程中对催乳素的影响。方法:收录本院首次诊断“分裂症”并住院及住院持续一个月未服药的患者10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入院次晨及3个月后复查催乳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催乳素的影响:阿立哌唑组服药前后无显著差异,而利培酮组服药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的催乳素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对血清催乳素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陈明;余银亮;阮召锐;邓俊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及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用药方式治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在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奇志;张朝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96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用药分析

    目的:本文为了解儿科支气管肺炎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关抗生素使用建议,能够为儿科支气管炎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价值的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96儿科支气管炎病例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参与实验的9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有94例康复出院,2例好转,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要定期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调研,及时发现总结问题,指导医院在临床治疗中采取合理的抗生素干预措施。

    作者:胡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2012年收治的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以临床症状消失或完全消失作为治愈标准,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血肿复发5例,继发性癫痫1例,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是提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阮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SO9000标准与护理质量建设

    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技术和服务,应重新审视现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笔者论述了按 ISO9000族标准,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可通过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等一系列标准。保证质量控制有效性和适宜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供病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和技术。提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引进 ISO9000标准,按“标准”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与国际先进接轨。

    作者:葛长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苍耳子中毒2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43岁,因“头痛、鼻塞流涕2年,加重1周”前来门诊就治。既往无病史。查体: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两侧颧骨有轻度压痛;呼吸18次/分,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率76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头颅 X 线平片示“双侧上颌窦炎”。经中医辩证属风热上扰型,给予苍耳子散[1]加减成汤剂5付,每日1剂,水煎2次约400ml,分2次口服。方药组成:苍耳子(炒)12g、辛夷15g、白芷30g、薄荷叶(后下)10g,金银花15g、菊花10g、甘草6g、葱白三段。患者口服水煎汤剂后3小时,自觉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因自觉症状严重,速来我院就诊。查体:BP80/40mmHg,神志清、精神差,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全身出汗,心率110次/分。诊断:苍耳子中毒[2]。给予洗胃、吸氧、保肝解毒、扩容等对症处理后好转,至次日晨复查无异常,给予出院。

    作者:马天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献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捐血者精神过度紧张、空腹献血、过度疲劳或者夜间睡眠不佳、护士采血不顺利行为等等,导致的献血反应。近几年来,很多护理学者对献血反应的预防和狐狸、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宁玉雪;金莲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在脑外伤病人中,昏迷病人占相当比例。由于这部分病人创伤较重、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营养不良、肢体静脉血栓、尿路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刚,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负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足护理工作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话题。笔者近年来,通过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干预,明显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俞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