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罗飞;段维;匡梅仙;毕文君;蔡巧凤;杨元春;曾咏梅

关键词: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27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induced erectile dysfunction,DIED)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式。方法:血糖及夜间阴茎胀大实验(noeturnal Penile tumesenee,NPT)检测确诊27例 DIED 患者。根据 DIED 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程度,通过口服药物、尿道内栓剂、阴茎内药物注射、真空负压治疗、阴茎内假体植入等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方式,并收集所有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初诊空腹血糖值为(17.72±5.68) mmol/L,口服药物和尿道内栓剂治疗的满意度大于60%;真空负压治疗的满意度大于70%;阴茎内药物注射和阴茎内假体植入治疗的满意度大于95%。结论:DIED 患者根据自身实际病情和医生的推荐,自愿接受相应治疗方法,护理得当,可得到满意的治疗和良好的勃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7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27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es-induced erectile dysfunction,DIED)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式。方法:血糖及夜间阴茎胀大实验(noeturnal Penile tumesenee,NPT)检测确诊27例 DIED 患者。根据 DIED 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程度,通过口服药物、尿道内栓剂、阴茎内药物注射、真空负压治疗、阴茎内假体植入等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方式,并收集所有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初诊空腹血糖值为(17.72±5.68) mmol/L,口服药物和尿道内栓剂治疗的满意度大于60%;真空负压治疗的满意度大于70%;阴茎内药物注射和阴茎内假体植入治疗的满意度大于95%。结论:DIED 患者根据自身实际病情和医生的推荐,自愿接受相应治疗方法,护理得当,可得到满意的治疗和良好的勃起。

    作者:罗飞;段维;匡梅仙;毕文君;蔡巧凤;杨元春;曾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渴病人的中医护理心得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于消渴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消渴病人根据临床不同症状进行分型施护。结果:辨证施护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消渴病人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曲艳玲;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孕期个体化营养饮食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孕期个体化营养饮食在孕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2年3月份建档的120例孕妇。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孕期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孕期体重控制效果及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个体化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孕妇的孕期体重,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降低剖腹产率,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夙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外疝的护理体会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称腹外疝。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多见,占全部腹外疝的75%以上。腹外疝护理是减少和消除腹外疝复发的因素,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护理和出院指导工作,以防止术后复发。

    作者:林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取代传统钢针。静脉留置针又称导管针,近几年在我院广泛应用,因其操作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减少了骨科病人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感染(因骨科病人骨折造成局部的肿胀、固定等限制了输液血管的有效选择范围,往往在有效的范围内反复穿刺),有效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1]。所以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及护理对于骨科护士尤为重要。

    作者:庄景焕;陈春梅;张晓锋;胡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生素c粉针剂不良反应

    维生素 c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用药,在儿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发热病人中使用广泛。今年5月始,我科开始使用维生素 c 粉针剂,在使用中发现一些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35例急诊手术麻醉分析

    目的:探究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技巧,以便寻找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35例,其中18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醉方式,另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醉方式在进行急诊手术时效果好,且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护在老年妇女髋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5例老年妇女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人和对照组73人,在入院时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入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死亡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营养强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骨密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并发症并且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结论:强化营养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身体素质,促进术后康复,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对肿瘤转移影响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联合研究结直肠癌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细胞角蛋白(Cytekeratin 20)CK20的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连(RT-PCR)法检测51例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及及腹腔灌洗液 CK20的变化。结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手术前后右颈内静脉血及腹腔灌洗液检测 CK20阳性表达率变化(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与 TNM 分期有显著相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增加肿瘤扩散风险。

    作者:刘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高血压病人的生活干预预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按血压水平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及精神因素,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专家指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如果从以下这些生活方式入手放慢生活步调,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马静雯;杨虹;马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肺炎合并心理衰竭患儿进行治疗,对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所有患儿实施抢救、治疗及护理,本组研究中14例效果显著、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4.44%;35例活儿痊愈出院,1例死亡;和治疗之前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明显好转,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膳食、休息及用药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王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YL-l型一次性血肿粉碎穿刺针在治疗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2009年06月一2012年06月收治的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79例,采用YL-l型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治疗28例,开颅手术组26例和保守组25例,术后1个月内的治疗观察,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开颅手术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存活30天以上所有患者,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和开颅手术组进行第14天、第30天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通过采用YL-l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引流治疗效果可靠、简便易施,针对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青松;臧卫东;方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细整形缝合技术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精细整形缝合技术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就诊的50例颜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整形美容手术,具体给予精细清创法处理创面,并进行精细整形缝合术,分层处理软组织损伤,术后给予抗瘫痕药物治疗。结果:经过精细清创和精细整形修复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愈合效果。其中伤口愈合良好46例,伤口轻度感染4例。术后随访,精细整形修复的患者,颜面部瘫痕不明显,局部皮肤平坦光滑。结论:精细整形缝合技术是治疗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理想治疗技术。

    作者:夏清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院外急救知识的社会普及

    院外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基本部分,也是入院前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环节,院外急救多数是在急诊情况下,突发情况并且不在医院的急诊场所范围之内,往往是在院外进行,患者身边多数是普通路人,知晓医疗知识的人员比较有限,此时便会耽误患者第一拯救时间,因此,院外急救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1]。这也可以使得患者不会错过抢救时机,保证了患者的生存率、一些不可逆的致残率以及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邓智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放松训练法改善警校大学生课堂学习疲劳综合征

    目的:探寻一种简易、轻松、短时的放松训练程序用于改善大学生课堂学习疲劳、提升课堂学习认知状态,验证放松训练在改善疲劳中的作用,以改善大学生学习认知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被试对象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大一、大二年级男女学生共150名,通过对实验组进行放松训练而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模式。其中前后测为四个实验,分别为划消实验、联想记忆实验、舒尔特方格实验以及词汇联想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成绩无显著差异,经过放松训练后实验组后测成绩提高,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放松训练对不同性别学生的作用部分有差异,对各年级效果相同。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改善大学生学习疲劳、提升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状态,利于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放松训练的应用可以逐步推广。

    作者:邹友宁;李洋;牟新;乔春华;管文坛;谭臻;林安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作用

    本文探讨巡回护士在麻醉实施中的辅助方法。巡回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麻药的使用方法、剂量、浓度,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要掌握出现不良反应所采取的解救方法及措施。巡回护士得当的辅助,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华;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工作的产科护理人员60名,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为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基础知识和母乳喂养的措施等。结果:通过加大对60名产科护理人员培训,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母婴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加强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关怀和诱导,提高了我院产科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论:加强对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认识,对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郗树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比较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对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在化疗期间一组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100例进行心理暗示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17.2%,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29.2%,腹泻便秘:17.0%,骨髓抑制30.3%,而进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37.7%,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38.7%,腹泻便秘:17.3%,骨髓抑制33.4%。结论:在行乳腺癌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可以使患者在化疗期间提高舒适度,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莉;蔡雪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与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得出p<0.05,即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奇霉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日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急诊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急诊科急诊患者及家属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诊疗组)和观察组(健康教育组),每组各30例,将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护士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病情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护士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并对其心理状态改善、对护士满意程度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青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