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斌;王进
蜂蜇伤人体皮肤后可释放有毒分泌物而引起患者局部或全身临床症状,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春秋季节。蜂蜇伤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肝脏损伤,心脏损伤,DIC,呼吸衰歇,神经系统损害等多器官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一般为头晕头痛甚至昏迷等症状而出现幻觉的症状很少见。我科于2013年05月19日凌晨2点26分收治一例面部蜂蜇伤伴出现幻觉的患者,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留院观察4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桂灵;姬宇;马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减轻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病痛,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巧;王凤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致,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我院急诊科收治重度电击伤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丽敏;朱丽萍;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以不同方法用药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因毛细支气管炎入住我院治疗患儿94例,按计划分为2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法和单次静滴氨茶碱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组气促消失时间0.69±0.31d 明显少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0.99±0.19d,喘憋消失时间1.13±0.48d 明显少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1.84±0.49d,显效率83%明显高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61.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1%显著低于单次静滴氨茶碱组12.8%。结论:分次氧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症状消失快,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思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6例患者全部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治疗宫角妊娠的较为合理的方式,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痛楚,且康复时间较短。
作者:廖文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建立,我们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使医院档案工作从传统工作模式向电子化模式发展,强化和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各环节的手段和效率,跟上社会信息电子化发展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作者:陈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3年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有6例位于皮下脂肪层,5例位于腹直肌层内。肿块均为不均质低回声,无包膜,边界欠清,周边及内部可探及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频谱,高速度16.2-23.4cm/s,低速度4.0-7.4cm/s,阻力指数(RI)0.68-0.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层级护理具体措施的实施来优化消化科病区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层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层级护理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患者满意度。讨论:层级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协调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规范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方法:应用 PDCA 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进行实施。结果:实施 PDCA 循环前后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5%上升至100%,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合格率从70%上升至96%。讨论: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提高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质量。
作者:莫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院文化是卫生事业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卫生行业特色的文化,加强妇幼保健事业文化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妇幼卫生管理水平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动力。近年来我院以发展医院文化为抓手,着力建立先进的医院文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努力打造使服务对象满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环境,构建和谐平安诚信优质妇幼保健院,打造妇幼保健院特有的品牌文化,取得了长足持续的发展。
作者:金晓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 SAP(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 SAP 患者100例,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前后两组血淀粉酶和胃肠减压量变化情况对比。结果:治疗7d 后,治疗组的 D-乳酸与血乳酸水平相对均更理想(P<0.05);治疗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效果相对更佳(P<0.05)。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 SAP 的治疗中,整体效果明显,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分析导致血液检验产生的各种误差原因,以便减少血液检验误差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使用上海半自动检测仪进行常规检测时出现的94份血液误差检测报告展开分析,归纳出造成误差的各种原因。结果:对比两次血液检验中 r-GT、ALP、ALT 各项指标,P<0.01,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对比两次血液检验即刻、放置1小时、2小时、3小时后空腹血糖水平,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但是,对比不同时间段所检测的空腹血糖值,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导致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及时送检血液检测标本与规范血液检验流程,能有效提升血液检测准确性,从而使临床诊断率得到提高。
作者:张翔凌;毕仕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偏头痛是以发作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伴反复发生的一侧或双侧头痛,而间歇期完全正常为临床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压力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因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来笔者放血疗法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榕;高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办法。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30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实施后4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8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宁宁;冯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究中医针灸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阿昔洛韦口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9年-2011年间收治的6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2例接受针灸治疗并口服阿昔洛韦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将余下30例以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间的各项比较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疗程短,副作用小,后遗症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首先分析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疼痛特征及诊断依据。其次从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局部痛点阻滞法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后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作者:徐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常州市武进区,针对特定人群-护士,调查睡眠质量情况。方法:调查问卷。选择常州市武进区各医院在职护士,性别均为女性。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有效问卷为142份,有效率为94.7%。结果:有52.3%的人认为自己睡眠不太够,21.4%的人认为睡眠不够。结论:睡眠不足的问题已经普遍存在。
作者:冯美兰;周武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69名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采用韦氏智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43.4%的情绪障碍患儿会出现厌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常见的临床诊断是情绪障碍;厌学综合征可发生于各智商段;厌学综合征患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恐怖因子得分显著偏高。结论:熟悉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厌学综合征儿童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
作者:吴志明;任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妇产科患者并参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在就诊流程、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的日常护理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使患者了解就诊流程以及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加强患者对护理满意的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承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是意外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传统的电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术中需要牵拉和扩张宫颈,吸引官壁,造成的疼痛令多数受术者难以忍受,严重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宫颈宫腔粘连甚至不孕症,给育龄妇女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是手持60ml 塑料吸引器抽吸针栓所产生的负压,采用4-12mm 口径的塑料吸管连接吸引器,吸引胚囊等组织物[1]。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手动负压吸引人流术;英国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改进了手动负压吸引人流术;WHO 于1991年把手动负压吸引人流术列为基本的一项服务,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温柔的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薛月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