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随着社会发展,不孕不育的现象越来越多我科近三年以来不孕就诊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有环境污染,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未婚时反复药流,人流增多,频繁的口服紧急避孕药,反复感染滴虫,淋菌阴道炎等。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为78例患儿实施干扰素和抗感染等治疗,在经过治疗后,有77例患儿达到治疗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为98.72%。结论:手足口病传染速度快,对患儿的身体影响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宫兆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中西药物联用,药物互相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医生合用中西药物用药安全性,方法:结合药代动学-药效学等方面理论分析研究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中西药物联用相互增强疗效,互相制约、减少毒副作用,大限度减少或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疗护理纠纷日趋上升。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本文结合现代医疗护理管理理论和我院日常工作实践,探讨有关产科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无急性并发症,经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组。诺和锐30组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60±4岁,病程6.3±2.8年, BMI 24.7±1.8kg/m2, FBG10.58±3.12mmol/l ,2h BG13.69±4.15mmol/l,HbA1c8.8%±0.6%;诺和灵组116例,男58例,女58例,年龄58±4岁,病程5.9±2.5年,BMI 25.2±2.1 kg/m2,FBG10.26±2.59 mmol/l,2hBG14.06±3.52 mmol/l, HbA1c8.7%±0.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治疗、护理对预防胸腔穿刺过程中的胸膜反应,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强化理论培训,向患者进行宣教,术前准备工作充分,术中密切观察等。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对减少胸膜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69名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进行临床分析,采用韦氏智测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43.4%的情绪障碍患儿会出现厌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因厌学综合征而入院的儿童常见的临床诊断是情绪障碍;厌学综合征可发生于各智商段;厌学综合征患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恐怖因子得分显著偏高。结论:熟悉厌学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家长、教师及临床工作者对厌学综合征儿童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
作者:吴志明;任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依据 SPICES 评估证据,对脑梗死病人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53例脑梗死病人进行 SPICES 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时在 SPICES 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量营养素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屈光不正外无其它眼病的健康男女学生60例做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3年,均采用6810s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被检者血清中铜、锌、钠、铁、铬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锌、铜、钠元素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与血清铬、铁的含量变化无规律可寻。血清锌、铜、钠的含量越低,近视度越高,相关性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血清铬、铁的含量相关性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营养素对青少年的视力影响很大,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为青少年补充适当适量的微量营养素,保护他们的视力。
作者:梁高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部门培训,完善及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及经验交流,提高认识,转变服务意识,加强三基培训,加强护士分层次培训,开展操作技能的比赛及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及参与性,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安全意识的普及教育,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推行以“温馨、安全、精细”为主题的护理理念,不断强化规章制度及重要流程的学习,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结论: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护士责任感明显增强,护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工作流程优化、合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保障护理质量安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梁春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注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对治疗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疗效优于传统湿敷,值得推广。
作者:彭纯;吴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配合操作的白血病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89例次白血病患儿由两名护士协同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者和助手共同评估静脉情况,助手安慰鼓励并固定好患儿穿刺侧肢体,操作者穿刺,见回血后由助手协助送入导管,留置成功后仍固定好患儿直至敷贴贴好为止。结果:85例次一次性留置成功,成功率95%。前臂静脉1例穿破血管壁导致失败,手背静脉1例及足背静脉1例送管困难至导管折叠,手背静脉1例送管过程中穿破血管壁导致失败。后4例均采取重新穿刺成功。通过此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
作者:李小丽;何玮;李汝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和 ELISA 法联合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IgM 抗体。方法:胶体金法和 ELISA 法联合检测 EV71型病毒并对221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金法和 ELISA 法检测 EV71型病毒 IgM 抗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胶体金法和 ELISA 法联合检测 EV71型病毒既能保证快速检测,又能提高准确性。
作者:刘绪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且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的保护,受伤的几率很大,外伤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褚美新;高瑞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文章着重介绍了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简述了国家对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若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医疗废物,就会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其他的污染,给个人身心带来受损,也违背治病救人的原则。本文对本市中小型门珍处理废物作了祥细的调查,分析了造成医疗废物的原因具体有: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知识匮乏;中小型门诊受利益驱使门诊、诊所赚钱少;偏远地区的小诊所、小门珍病人来都不做预防处理;各种病人都接触;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执法部门宣传不到位等,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今后对处理医疗废物的对策。
作者:郭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老年人口总量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人群整体健康水平不乐观,中国老年人未来养老,还是应该根据传统意愿,绝大部分在社区、在家庭养老,这是适合老年人养老的。研究表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寿命高于机构养老,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家庭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老年人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居家养老模式,现将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近五年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张迎红;程红;徐晶;路兰;鲁琼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四联14天疗法对泉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消化专科门诊求诊的有抗Hp治疗指征但初治失败的患者4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组和四环素+呋喃唑酮组,两组均采用标准14天方案,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是否用药不良反应。停药后4周复查13C或者14C呼气试验,评估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结果:A组、B组Hp的ITT根除率分别73.3%和76.9%,PP根除率分别为80.0%和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7%、15.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联14d疗法对泉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补救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育斌;张长青;林志金;周阿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Dandy-Walker 综合征(DWS)的临床及 MRI 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7例 DWS 的临床和 MRI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运动神经症状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MRI 主要特征①后颅窝扩大呈脑脊液样伴横窦、窦汇和小脑上移②小脑蚓部常缺失或发育不全③后颅窝与四脑室相连④四脑室侧孔、正中孔平面梗阻以上脑室系统扩张。结论:MRI 是诊断 DWS 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林林;李晓红;甄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而新内瘘的穿刺与护理直接影响着内瘘的使用寿命。相比于老瘘,新瘘的血管壁薄而脆,血管扩张不明显,穿刺难度较大,易形成皮下血肿,其穿刺和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笔者就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20例新内瘘的使用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杨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 D-二聚体的可行性以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在 STAGO 血凝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D-二聚体,在美国博适 Triage 检测仪上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 D-二聚体,对两种不同方法测定 D-二聚体进行比较。试验数据表明:免疫比浊法测定 D-二聚体的重复性好于免疫荧光定量法;两种方法测定 D-二聚体在线性范围、灵敏度、抗干扰能力接近,试剂稳定性均能保存一年;美国博适 Triage 检测仪的免疫荧光定量法使用方便,是一种准确、简捷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的急诊心肺功能五联检验;STAGO 血凝分析仪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 D-二聚体含量方便、快捷,敏感性高,易在大多数医院普遍推广。
作者:卢俊婉;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