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方;刘洁;申利贤;梅婕;寇威;肖志勇
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无急性并发症,经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组。诺和锐30组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60±4岁,病程6.3±2.8年, BMI 24.7±1.8kg/m2, FBG10.58±3.12mmol/l ,2h BG13.69±4.15mmol/l,HbA1c8.8%±0.6%;诺和灵组116例,男58例,女58例,年龄58±4岁,病程5.9±2.5年,BMI 25.2±2.1 kg/m2,FBG10.26±2.59 mmol/l,2hBG14.06±3.52 mmol/l, HbA1c8.7%±0.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多由病变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破裂,如肺尘埃沉着病、肺结核、COPD、肺癌、肺脓肿等【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8月份明确诊断“煤工尘肺并发气胸”两例患者,现将病情总结如下。
作者:张勇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国家相关法制措施的加强,人民群众对就医效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为避免医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考察并分析了普外科护理可能出现的纠纷行为,针对相应情形采取相关举措。结果表明,经过干预措施培训的护士出现不良护理行为的概率明显小于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这说明对普外科护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对医疗纠纷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马月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根据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的产生原因进行护理,以便在临床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运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病人根据其主要病因和临床反应,分组进行护理治疗,再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影响病人的主要原因对病人进行着重点不相同的日常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现象和临床反应,相应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李尉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测定贵州、福建、安徽、湖南四个地方太子参的多糖和皂苷含量,比较湖南炎陵太子参从贵州引种后的质量情况。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贵州、福建、安徽、湖南栽培太子参的总多糖含量分别为8.92%、10.36%、12.79%、9.64%;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868%、0.698%、0.599%、0.865%。结论:以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综合考虑两类成分含量高低,初步认定湖南从贵州引种的太子参,质量没有下降。
作者:狄庆锋;冯务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与及时停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8.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止血时间为3.96±0.22d,对照组为5.12±0.19d,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起,法莫替丁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止血,提高疗效。
作者:万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离子系列、血脂系列、肾功能、肝功能、血凝系列、风湿系列、血沉、尿常规、D2聚体、结核菌素试验。结果: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29例结果异常,阳性率96.67%。临床出现离子系列异常,血氯升高5例,血钙降低6例;肝功能异常7例;肾功能异常2例;血糖异常升高3例;血脂异常2例;血凝系列异常12例;风湿系列异常3例。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并发多种内、外科疾病,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治应用中,提供科学、有效依据,非常重要。
作者:杨勇;郭文龙;王嘉宁;李正军;庄来挺;姚克胜;王凯;贾贺;孙丽艳;毕连君;肖景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我国一直呈散发状态,一旦外环境--食物载体--人群形成有效的传播链可呈高度散发的地方性流行。
作者:尹惠萍;陈海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院放射科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到6月期间护理事件308例的资料并作总结性研究。分析风险发生率和方式原因,分析相应的对策。结果:数据显示放射科风险发生率略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理技术高低,是否按规章制度,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意识大小,是否高度责任心等。结论:放射科护理风险诸多,需重点加强管理。
作者:李大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临床工作中产科手术麻醉操作,论证在手术过程中要考虑产妇的特殊生理和母婴安全以及局麻药的毒性反应,避免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致产妇失语的现象发生。
作者:李金芳;刁桂娟;颜蕴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做好护理纠纷的防范,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探讨一些护理纠纷防范的程序和方法。结果:我院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及一些相关培训,可以减少或避免护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萍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由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及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蜂窝组织炎)传统医学认为:“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由于“经产带下”及不洁性生活史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遗留为慢性炎症。时常少腹部坠痛及胀痛、伴腰酸痛、畏寒、头痛、带下量多、异味重等22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详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娟;张怀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7例放射性食管炎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这类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使得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低,放疗计划顺利实施。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放射性食管炎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许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质量管理被摆在从未有过的重要位置,如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医院各级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和策略,是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必然需要。基层二级医院通常是指县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其内部管理有其独特性,目前卫生管理法规、规章、制度众多,加强基层二级医院的管理究竟从何下手,笔者提出了包括从健全考核体系到突出医院感染管理地位六个方面作为质控重点。
作者:乙军;华明军;张以来;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患者过程中对催乳素的影响。方法:收录本院首次诊断“分裂症”并住院及住院持续一个月未服药的患者10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入院次晨及3个月后复查催乳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催乳素的影响:阿立哌唑组服药前后无显著差异,而利培酮组服药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的催乳素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对血清催乳素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陈明;余银亮;阮召锐;邓俊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方法:统计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科发生护理缺陷59起,其中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48起,占总数的81.36%。结论:必须加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和培训,才能减少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的安全高效。
作者:田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后进行回访3-24月(平均18.6月),根据 Lysholm 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发现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并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接近正常。
作者:刘军;康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体职工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观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为方针,多措并举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在全中心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强烈责任感,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生产逻辑链条式监管体系,联防联动预测预警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全体职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者:于锡锋;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新生儿游泳是近年来针对新生儿生理,心理而开展的一项全新的保健活动。研究证明,游泳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吴雅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无痛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丙泊酚2mg/kg(B)、地佐辛0.1mg/kg(D)、舒芬太尼0.1ug/kg(S组),D和S组都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D和S组分别静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2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颈锥切时(T2)、术毕清醒时(T3)各时刻点的MAP、HR、RR和SpO2和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术后10min的宫颈痛VAS评分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T0时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T0比较MAP、HR、RR、SpO2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MAP、HR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宫颈痛VAS评分均大于D组、S组(P<0.05);S组SpO2T1、T2时明显下降,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在无痛宫颈锥切术的麻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红;张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