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作用

田建军

关键词:氯吡格雷,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氯吡格雷75mg口服1/日,连用7天,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25%和6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8%和34.02%(P<0.01)。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用前景。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期间的护理。方法:对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出院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抗凝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抗凝护理可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海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结果:98例患儿治愈92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方法对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作者:菅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我客普遍使用的一种静脉穿刺工具。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逯苹;苏海明;戚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新手术的开展中护理人员学习与培训

    目的: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方法:对每一例新手术的开展以及配套的手术仪器设备,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学习和总结。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加速医院手术室的发展。结论:手术室新手术的开展使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经过有序的学习和培训,手术室护士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够积极应对高难度及高新技术的发展。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概述甲胎蛋白综述

    甲胎蛋白(AFP)早于1956年发现,但直至1963年有关AFP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献发表,AFP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此后,有关AFP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目前有关AFP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作者:林彬彬;阮清发;张道森;董菁;欧阳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点滴血必净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的观察护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或输液前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给护理安全造成隐患,因此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对能力,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为协助诊断、治疗、抢救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2例输入血必净后出现的反应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敏;栾梅;翟光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婴幼儿抚触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婴幼儿抚触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逐渐被临床护理所重视。抚触能促进婴幼儿食欲,改善消化系统和睡眠状况,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亲子情感交流。同时对患病婴幼儿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本文从婴幼儿抚触的起源、发展及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对婴幼儿抚触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者:向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妊娠期营养及保健

    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孕期营养、膳食认知、心理等方面对孕妇和胎儿的重要影响,达到加强对孕期营养与保健重视的目的。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针刀结合拔火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方法:72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按照所患疾病给予小针刀联合拔火罐治疗。结果:41例症状完全或基本消除,23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结论:肱骨外上髁炎大多慢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处形成急、慢性炎症等引起,采用小针刀联合拔火罐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宇翔;唐华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CI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病人在PCI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接诊的126例心梗病人的PCI治疗的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24例经PCI治疗及术后护理康复,仅2例死亡。结论:PCI及系统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急性心梗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雪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因进行腹部手术引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的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清炎症变化以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血清炎症变化以及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肠梗阻,缩短恢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麦喜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肺结核和糖尿病两者在临床上常合并存在,互有不利影响,起病急、病变广泛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快,治病效果差,为更好的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了1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新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鼻空肠管导丝引导置胃管在抢救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导丝引导置胃管在已用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置胃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与胃管同等长的鼻空肠管导丝套入胃管内给已有气管导管的患者置胃管。结果:鼻空肠管导丝引导置胃管能快速、一次成功地将胃管置入胃内。结论:在喉镜辅助下鼻空肠管导丝引导置胃管能快速、一次性成功,避免反复置管给患者造成损伤和并发症,并能有效节省抢救时间。

    作者:侯珍珠;左玲;黄江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

    前言目前临床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够导致脑血管突发性阻塞,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发展,使得中老年人群成了该疾病的高发群体。基于此,为了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存和生命质量,研究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成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将研究显示,我乡镇卫生院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孝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学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到武汉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3例终止妊娠患者,11例紧急避孕患者,3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都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后,22位终止妊娠患者痊愈,10位紧急避孕患者达到疗效,26位异常子宫出血痊愈,27位子宫内膜炎痊愈,5位其他疾病的患者痊愈。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低,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百草枯中毒肺间质纤维化机制与治疗的临床进展

    百草枯(PQ)是一种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经口服、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等方式是造成百草枯急性中毒几种常见原因,其中口服中毒为多见。百草枯后进入人体后可使多器官出现损伤,其中肺部损害是百草枯中毒患者为显著的表现。大剂量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可迅速出现肺出血和肺水肿,严重的患者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使轻度中毒或慢性中毒患者1~2周后仍可逐渐出现肺间质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肺部高分辨CT出现异常影象。超大剂量PQ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探讨分析百草枯中毒所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整体治疗质量,改善预后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慧珊;王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手术期间治疗注意及效果提升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基本的治疗方式,对肝脏、肛肠、甲状腺肿瘤、胆道、胃肠等进行疾病治疗的临床学科,是各大医院就诊患者多的科室之一。由于普外科手术会对患者进行局部开刀手术,所以在手术期间的治疗注意内容与治疗效果的提升就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将对着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并通过对患者治疗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测量,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各类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芳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就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调查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相当常见,成为影响患者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定期对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已成为血液透析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饮食调查可掌握透析患者的饮食摄入量,饮食结构和习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指导,对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高磷血症、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的预防和干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萍;程文琦;薛善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