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刘汉影
目的:针对腹腔镜临床妇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围术期与术后恶心呕吐之间的发生关系.术后6小时及24小时内术后恶心或呕吐发生情况作为本研究结局变量.结果:收集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208例患者,终有196例患者为有效病例.其中术后6小时内有78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术后24小时内有92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既往术后恶心呕吐史及术毕疼痛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6小时及24小时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氟哌利多有利于术后6小时内术后恶心呕吐的减轻.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以6小时内发生为明显,既往术后恶心呕吐史及术毕疼痛能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吴长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9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1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81例(占42.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有171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多,有64例(占33.5%);其次是中药制剂,有56例(占29.3%).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62例(占32.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杨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社区医院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每2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过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严重肝脏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肝损伤患者,30例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抗休克输血补液,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清创缝合加肝固有动脉结扎术5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术3例、胆囊造瘘或胆总管引流术3例、肝破裂行单纯清创缝合术7例.结果:术后治愈的患者为19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2例,术后死于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继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患者为1例,死于术后拔出纱布时在出血的患者为2例.术后并发症:在出血的患者为1例,膈下积液的患者为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严重肝损伤后应当尽早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死亡率.
作者:卓玛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30例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缓慢起病者居多(60 0%),气胸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以开放性(或称交通性,50.0%)、闭合性(或称单纯性,36 6%)为多见,同时双侧气胸发生率高(20 0%),并发皮下气肿(33.3%)、纵隔气肿(26 2%)、呼吸性酸中毒(30 0%);确诊28例,误诊2例(误诊率6 6%);治愈26例,死亡4例(死亡率13.3%).结论: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肺功能多较差,对积极的剖胸或胸腔镜手术耐受性差;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弘;张建立;胡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学查房是临床药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临床药师药学查房的准备阶段,然后分析了药学查房的内容,后指出了临床药师药学查房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处方点评在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门诊20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处方点评,并记录总结不规范处方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处方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结果:本次2000张处方点评结果显示人均用药品种达1.62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4.52%,商品名所占比例为15.48%,每张处方平均费用为142.56元,注射药物使用率为34.86%,抗菌药物使用量达21.67%;不规范处方有246张,处方不规范率为12.3%,其中100张用药不合理,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达40.7%,82张处方信息填写不齐全,30张处方药品剂量单位错误或缺乏剂量单位,18张处方中使用药品数量超过5种,10张诊断术语不规范,其它不规范处方6张.结论:整体而言,我院各科室处方基本规范,用药水平较为合理,诊疗医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处方中尚存在字迹难辨等各种不规范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作者:张加华;赵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影响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比较和实施相关预防措施.结果:影响皮试的主要因素为:过敏史和皮试液配置以及皮试操作以及皮肤本身等因素.经过实施相关预防对策后,2013年出现的假阳性率为0.6%(12/2000)明显低于2012年3.4%(68/2000) (P<0.05).结论:对影响皮试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分析和研究,并实施相关预防对策,则能够有效地减少皮试假阳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唐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神内ICU科实习生的带教经验,培养护理专业实习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方法:选择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的传统的按资历深浅选带教老师一对一跟班带教护理专业实习生人数88人的带教结果,与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实行多方测评综合结果选择带教老师责任制管床带教实习生人数88人的带教结果比较,发现患者及带教老师满意度,实习生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教研室反馈等方面有很大提高.结果:改革前的实习生出科平均成绩90分,改革后98.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带教经验具有较好的价值.现总结成文,诚望对将来带教护理专业实习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卫红;龚丽娜;夏妙娟;彭莉;林婉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湖北省十堰市是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全面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各县市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为巩固防治成果,建立长效防治机制,2012年,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市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光慧;王容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孕产妇产褥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产褥感染患者72例,并对引发其产褥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72例产褥感染患者经一系列的个性化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情绪也基本稳定,产褥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终基本消失了,所有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主要是由病原学检查中的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是衡量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重要指标,采用抗生素治疗并结合中西医配合治疗产褥感染患者,可极大的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31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后路或前后路同时内固定手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主要从患者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入手,预防和减少脊髓的进一步损伤,避免颈椎骨折急诊术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术前剧烈呛咳后,骨折脱位造成脊髓切割伤,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疗效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效果,并研究相关的对策.方法:将我院抢救的6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其中有30例为院前急救,设为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为直接送来急诊科抢救.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抢救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患者伤情严重和没有进行现场抢救与治疗以及急诊科中没有相关的急诊手术室.结论:在临床上,由于严重创伤急诊患者早期死亡的几率非常高,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同时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创伤期的黄金时间抢救,不断强化急救队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动态观察高胆红素症新生儿同步换血前中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疗法提供细胞免疫学基础理论.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和SP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3个时段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与换血中、换血后比较,除了换血中CD,外,其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后各种免疫细胞的变化,证实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是迅速的、科学的、临床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换血疗法充实了免疫学基础理论.
作者:王绍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多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一类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患者的临床出血表现与患者网织血小板(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网织血小板计数(R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作者:柏岭;韩翔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92名额叶癜痫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均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47.8%,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14例恶心、14例体重增加、2例脱发、1例腹泻;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恶心、14例体重增加、2例脱发、1例腹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指的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作者:曹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大隐静脉剥脱术改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我院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4年3月,对180例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进行治疗分析.结果:平均每条肢体手术时间80min,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病人术后症状减轻,随诊6-12个月未见曲张静脉复发.结论:改进的大隐静脉剥脱术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措施,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张清宁;秦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骨外科2012年9月~ 2013年11月共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的观察组与行中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女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收治的78例女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外阴药物和口服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56%(1/39)与对照组17 95%(7/39)%比较(P<0 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硝唑治疗女性阴道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调节脑瘫康复患儿家长心理压力中作用.方法:通过加强通俗化、简单化、亲情化、系列化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人文关怀是信任的前提,是医患和谐相处的根本,保护患儿隐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生命,和患儿家长共同挑战疾病.结果:人文关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枢组,它使各项康复诊疗护理活动能够在患儿家长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结论:较高的康复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是护患关系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和有力保障.
作者:禹德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