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腕部和足跗部外伤性骨折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刘文革;李松波

关键词:腕部, 足跗部, 外伤性骨折, 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诊断手腕部的足跗部等复杂部位骨折的作用,方法:用CT对13例腕部,7例足部同时进行双侧横断位或冠状位扫描并分析.结果:20例中,CT所见与X线平片完全相符者5例;部分相符者8例,完全不相符者7例.结论:CT在腕部、足跗部等复杂部位骨折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有临床症状而X线平片阴性者有诊断作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栓塞2例报道

    羊水栓塞是产科极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我院自1997-2000年共发生2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32岁.孕39+4周妊娠,孕2产1规律宫缩3小时入院,查体正常,宫口开全.入院10分钟顺利分娩一男婴,当时产妇一般情况良好.20分钟后,产妇自述胸闷、憋气,症状轻微,立即加压吸氧,地塞米松20mg静推,经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观察阴道流血量少,血压10.0/8.0KPa,拟诊羊水栓塞,取外周血检查羊水成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分钟后,产妇再次出现胸闷、憋气,症状重并伴有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骤降至8.0/4.0KPa,阴道流出不凝之新鲜血200ml,虽经全力抢救未能成功.外周血检查有羊水成分,确诊羊水栓塞.

    作者:王欣伟;贾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调整CT高压引发的故障

    我院的EG型CT高压产生系统是输入为220VDC,主逆变电路为全桥逆变,开关频率为20KHZ,PWM控制的开关电源,高压包结构为电源板、驱动板、接口板和高压包体.根据高压包体不同可分为固态(由环氧树脂包裹)高压包和油浸式高压包.

    作者:王峰;徐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钩突增生的X线诊断

    颈椎病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常见病、多见病也是临床上较难诊断的疾病之一,颈椎钩突增生是颈椎病的X线表现中较常见、较早期的X线表现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大部份医生忽视了对钩突的观察.我收集了本院64例有着完整资料病人的颈椎片,对其X线进行仔细的分析,同时,与临床症状紧密结合,希望对颈椎钩突增生的诊断引起重视.

    作者:杨茂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螺旋CT3D重建在中心型肺癌定位、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佳手段,但其横断面图象不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的立体形态而使其局限于定性诊断水平.螺旋CT(SCT)扫描因其获得的是容积数据而使能获得清晰的多平面重建图象及三维重建图象成为其优势之一.胸部S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叶支气管立体形态变化.笔者收集中心型肺癌病例100例,均应用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并获得清晰图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出准确的定位定量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

    作者:张宏伟;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骨巨细胞瘤1例分析

    患者男19岁.右耳疼痛伴听力下降2月余.体检:有眼睑闭合困难,鼓腮右侧漏气,伸舌偏向右侧,右耳听力明显下降,骨导>气导,无共济失调.

    作者:董悦;马毅;夏庆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诊断价值

    病例自1997年3月至2003年1月,6例中5例X线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癌,1例误诊十二指肠溃疡.年龄36-68岁,男3例,女3例.病史长短不一,从1个月至6年.6例中5例分别进行胃肠造影和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超声检查5例,内镜检查3例,CT检查2例.对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分别进行X线、超声、内镜、CT和病理手术治疗.6例十二指肠癌X线检查5例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分别显示不同程度狭窄、僵硬,粘膜皱襞破坏.1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X线显示呈环行高度狭窄、僵硬.而6例十二指肠癌5例作X线检查,4例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癌,1例X线和手术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6例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

    作者:孟庆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手腕部和足跗部外伤性骨折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CT在诊断手腕部的足跗部等复杂部位骨折的作用,方法:用CT对13例腕部,7例足部同时进行双侧横断位或冠状位扫描并分析.结果:20例中,CT所见与X线平片完全相符者5例;部分相符者8例,完全不相符者7例.结论:CT在腕部、足跗部等复杂部位骨折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有临床症状而X线平片阴性者有诊断作用.

    作者:刘文革;李松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R系统使用体会

    我院于2004年6月引进美国Kodak CR850系统,至今已使用几个月了,CR系统尤以其数字化图像,可存储,可传输,图像清晰,还可以进行后处理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遇到了一些缺点和问题,我本人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现写出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F78-Ⅱ型300 mAX线机的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用小焦点摄片正常,用大焦点摄片时mA表不动,曝光指示灯亮,胶片没有曝光,无X线.故障分析及检修用大焦点时无X线,可能为:1)球管大焦点灯丝损坏;2)大焦点灯丝电路故障;3)mA选择键XK1接触不良;如果为球管大焦点灯丝损坏,那么用大焦点摄片时R3保险熔断,而此时R3并未断,说明球管是正常的,用万用表检查大焦点灯丝电路均为正常;原因可能为mA选择键XK1接触不良.打开控制台盖发现XK1的大焦点接触面发黑,用纱布清洁后开机,一切恢复正常.

    作者:田野;任建政;陈毓秀;徐杰;李正华;朱家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普通胸片和CR胸片的质量分析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简称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数字图象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存储,优化影像质量,突出感性趣诊断信息,提高X线利用率,为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PACS系统及远程医学会诊奠定基础,使传统X线摄影步入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家族.本文将CR胸片与普通胸片的影像质量进行了比较,以评价CR图像质量的优势及不足.

    作者:杨雪琴;韩宏生;刘杰;董墨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左侧胫静脉孔区神经鞘瘤2例

    例1女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7个月,并逐渐加重.无吞咽困难及呛咳.查体: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向左偏斜.CT检查:双侧舌下神经管显示良好,无扩大征象.左侧颈静脉孔神经部扩大,颈静脉结节受压.沿左侧颈动脉鞘见一4.2cm×2.8cm×2.2cm的肿块影,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中心液化坏死,左侧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左侧茎突受压移位,口咽、鼻咽受压.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大部分位于颅外,左侧舌肌萎缩.

    作者:于忠东;包小娜;刘兴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维重建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价值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广泛应用获得了高质量的图象,本组收集到16例胫骨平台外伤性骨折病例CT扫描三维重建,现进行分析.

    作者:王建华;王伟中;邹志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分析及治疗对策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常出现呃逆现象.长时间的呃逆会影响呼吸和进食,继发引起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粘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心理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就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发生及治疗作一探讨.

    作者:李毅明;王国东;巫显灯;肖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螺旋CT技术要素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CT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各厂家不断推出新型的螺旋CT.为使用户更加准确、快捷的认识螺旋CT机的性能,客观地比较不同机型的性价比,现将螺旋CT机的主要技术要素分析如下.

    作者:张聿家;许改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于医学影像的计算机文件压缩格式

    医学影像文件内除了图像数据以外,都免不了要存储一些识别信息.试想一个医学影像文件若是只存储数字图像数据的话,程序必定难以读出正确的图像数据.因此,在医学影像文件内部必须建立一些识别信息,用以定义图像的各项参数,如图像的宽度和高度、颜色种类、调色板数据……等等,惟有如此才能避免程序读取数据时发生错误.

    作者:马鸣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胆囊炎,胆石症有较密切的关系,以往用普通X线造影术检查诊断率很低,有效方法是血管造影.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B超、MRI的应用检查率虽有提高,但确诊病例已多为晚期.本组总结近15年来经CT检查的手术病理证实的15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跃华;杨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常规应用投照技术的体会

    本文以普通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各部位摄影按头颅、脊柱、四肢等系统分类叙述,对几种特殊状况下的摄影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方法拍片认为:超常规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拍片质量的前题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作者:姜肖涛;段洪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检出肺部微小结节的讨论

    1.目的肺癌作为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正日益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其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特点往往使病人发现时就已经有了转移,所以及早的发现并治疗就成为其中的关键.随着CT技术的发展,使≤3mm的微小结节得以在早期被发现.本文仅讨论2mm-5mm肺结节的检出.

    作者:穆巍;王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例小儿肱骨内髁骨折X线分析

    一般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10岁.均有外伤史,就诊时肘部均有不同程度肿胀,均以肘关节内侧较明显,其中5例可触及骨擦感.肘关节伸直位,伸缩功能受限.

    作者:宋光升;张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锁骨正位立位摄影方法

    锁骨正位摄影常规一般采用俯卧位,但由于新外伤病人非常疼痛,肩关节内收上翘,某些前后错位的横断骨折很容易因显示不清而漏诊,总结多次教训,摸索出立位拍摄锁骨正位的一种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胶片尺寸:10×12;横放;采用立位胸片架.摄影体位:病人面朝立位胸片架站立,双脚略分开,双上肢自然下垂,手心向前,呈解剖姿势,患侧锁骨中点对准胶片中心.

    作者:郭淑宁;于永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