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贺斯)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抽取160例行冠脉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给予贺斯500 mL水化,对照组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水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肌酐(Scr)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肾小球滤过分数(GFR)的降低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尿素氮(BUN)的升高水平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CIN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可明显预防CIN的发生。
作者:胡建库;武艳;姜红;钱宗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的复检规则,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用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随机检测到我院就诊的患者标本3826份,结合显微镜检查,观察血细胞形态并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参照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国内XE-2100血液分析仪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推荐的23条复检规则,制定适用于本实验室的复检规则。结果:本套规则的阳性预测值为91.24%,阴性预测值为98.67%,假阴性率为3.64%,该规则的复检率为28.04%。结论:自定义Sysmex XN-3000的复检规则能有效地筛选异常标本,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杭建峰;孙朝晖;符玉文;马丽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结核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确诊为结核性脊髓脊膜炎的MRI表现和特点。结果:11例MRI平扫表现为蛛网膜下腔不规整、狭窄和消失,3例脊髓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1例髓内近似等信号结节。 MRI增强扫描11例脊膜增厚,呈线状、条形、结节状明显强化,3例蛛网膜下腔填充强化信号,1例髓内结节明显环形强化,2例脊神经根增粗强化。结论:MRI能够清晰显示受累的脊髓、脊膜在影像学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学改变。MRI增强检查能够更清晰的显示病变范围及特点。 MRI对于脊髓脊膜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方式预防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TURBT术后病理确诊为浅表性膀胱癌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根据术后化疗方式分为膀胱灌注化疗组(137例)、髂内动脉化疗组(17例)以及膀胱灌注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组(22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膀胱灌注化疗组术后复发54例(39.4%),髂内动脉化疗组术后复发6例(35.3%),膀胱灌注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组术后复发8例(36.4%),3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922)。出现化疗不良反应:膀胱灌注化疗组50例(36.5%),髂内动脉化疗组6例(35.3%),膀胱灌注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组15例(68.2%),单纯膀胱灌注化疗组和单纯髂内动脉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9,P =0.923);膀胱灌注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5,P =0.043;χ2=4.172,P =0.041)。结论:单纯膀胱灌注化疗即可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不能耐受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可选择髂内动脉化疗;膀胱灌注联合髂内动脉化疗并未达到显著提高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庆亚;谢天朋;许清泉;叶海云;黄晓波;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海绵球锻炼预防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行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共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100)和观察组(n =100)两组。患者PICC置管前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导管,置管成功后均涂抹喜疗妥软膏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握海绵球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至置管7d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14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发病率为14.0%;观察组有3例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发病率为3.0%。两组患者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79,P =0.005)。结论:海绵球锻炼可有效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
作者:江小好;卓雅淑;蒋静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腹股沟疝好发于小儿,目前主要是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1],麻醉方法多采用喉罩通气的全身麻醉[2],有研究[3]证实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的手术,但此类麻醉方法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麻醉效应的影响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i-gel喉罩通气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麻醉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胡胜红;王胜斌;居霞;徐四七;陈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3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继2012年首次突破10000次以来,继续呈增加趋势,达到14056次,且本刊影响因子首次突破了1,为1.063。2013年我刊刊出文章基金论文比达46%。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鸡胸是一种常见的胸廓畸形,为了消除以往手术的种种弊端,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从2011年8月到2014年7月共对51例患者实施了该手术。现将手术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林;龙伟光;陈春梅;李学军;赖湘念;黄文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CNAPTM Monitor 500系统所测的连续无创血压(CNAP)在全身麻醉中的准确性、精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30例,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前局部麻醉下左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导管进行连续有创血压监测(IAP)。右侧手臂连接CNAPTM Monitor 500系统进行CNAP监测。实时连续监测IAP及相应时点CNAP。记录与监测相关的并发症。结果:CNAP与IAP所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差值分别为(-7.4±13.0)、(4.4±7.3)和(1.0±7.5)mmHg,在其相应的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所占比值分别为95.1%、95.5%和95.4%。两种血压监测方法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3、0.777和0.854,均P <0.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肢体缺血、坏死、感觉异常。结论:与IAP相比,CNAP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的成年手术患者,并提供无创、连续、实时、准确的血压监测。
作者:田丽平;张鸿飞;徐世元;梁启波;雷洪伊;李凤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微小RNA-222(miR-222)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钙调蛋白(CaM)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06例AIS患者(AIS组)及9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miR-222表达情况;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查询分析miR-222对钙调蛋白编码基因(CALM1)的靶向调控关系;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22模拟物、抑制物及对照物分别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并进行细胞培养,采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预后HUVECs钙调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IS组miR-222表达明显下调(P <0.01);CALM1存在miR-222潜在靶向结合位点;HUVECs 转染miR-222模拟物后CALM1/CaM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05),而转染miR-222抑制物后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5)。结论:AIS患者血清miR-222表达明显下降,其可能通过上调CaM的表达从而加重AIS的损害作用。
作者:袁海军;汤永红;袁梅;詹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好,但传统天灸仅限特定时间进行。我科开展日常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庆文;李少华;陈惠媛;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男,52岁,查体发现右肺下叶结节15 d入院,无心慌、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发热、乏力、盗汗。既往体健,查体全身未见阳性体征,体格检查:体温正常,脉搏、血压、呼吸均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胸壁无压痛,听诊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化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在正常范围内。 CT检查方法:平扫+增强扫描+多方位重建。 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近胸膜下见一结节影,边缘不光滑,可见分叶,直径约10 mm(肺窗),平扫及强化三期CT值分别为57、57、60 HU,边界清,无明显强化改变。纵隔及双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水。 CT诊断:右肺下叶小结节,早期周围型肺癌首先考虑,不排除良性肿瘤可能。手术所见:行右下肺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右肺下叶,直径约1 cm,质硬,活动度可,胸膜无皱缩。大体病理:结节直径约1.2 cm,切面灰白质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镜检:瘤体由较成熟的软骨细胞构成,周围为软骨基质包绕,呈不规则分叶状。瘤实质内无支气管和腺体及增生的纤维、脂肪、平滑肌等组织成分。
作者:李昌晓;李勇;姜洪翠;霍现洛;房中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指进入血液循环中的具有高活力、高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它可形成微转移或微小癌栓[1],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为转移癌。现已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头颈部肿瘤[2]、胃癌等[3]中证实CTC的存在,并且发现CTC与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然而,虽然CTC相关检测手段不断发展,由于异质性等因素CTC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不是很高,CTC的分子机制还未十分明确。探究CTC相关形成作用机制对研发特异性分子标识,提高CTC检测率有重要意义。现将CTC相关分子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陈卓(综述);许新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 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及CBM数据库中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利加压素治疗HRS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特利加压素相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HRS的缓解率、血清肌酐、平均动脉压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8,95%CI:0.50~1.92;OR =-0.06,95%CI:-0.16~0.05;OR =1.83,95%CI:-2.05~5.72;OR =61.39,95%CI:-76.87~199.62)。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能否替代特利加压素治疗HRS仍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园园;马娟娟;白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120例,随机分为3组,在停气腹时,A组不用镇痛药,B组静注地佐辛0.1 mg/kg,C组静注盐酸羟考酮0.1 mg/kg。于术后1 h(T1)、2 h(T2)、4 h(T3)对切口疼痛采用VAS、BCS评分。当VAS评分>7分时肌注哌替啶100 mg。结果:B组和C组术后T1、T2、T3各时点的VAS评分、使用哌替啶的例数、次数均低于A组(P <0.01),BCS评分均高于A组(P <0.05);C组术后T1和T2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P <0.05), BCS评分均高于B组(P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且效果优于地佐辛。
作者:周薇;李瑞;王梦鸽;沈跃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男,57岁,病史7 d,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及感觉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无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无面瘫。头部MRI提示左侧桥脑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T1高信号,T2高低混杂信号。术前面神经功能评估: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为1级。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插管全麻后神经电生理监测仪(XLTEX 32导)示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293 V,500 Hz,2 Pulses,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桥脑背侧后,定位肿瘤位于面丘附近脑干内,切开脑干前行同心圆双极刺激探针刺激脑干表面,确定面丘部位,刺激量为0.14 mA(图1),然后在面丘上方剖开脑干,行脑干内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左侧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刺激阈值为313 V,500 Hz,2 Pulses(刺激阈值)。术后查体:无发热,神清,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双眼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痛觉减退。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阴性。术后面神经功能同术前。术后病理诊断: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个月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切除完整,未见肿瘤复发。
作者:王楠;宋红梅;王育波;赵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十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发生哮喘的几率明显增加;在胎儿期间或婴儿早期有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史的人群,在婴幼儿时期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人群。因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阻塞。哮喘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日常生活,是造成患者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对乙酰氨基酚与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很有必要,现将近年来对乙酰氨基酚与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伍灿(综述);刘代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经多导睡眠仪监测(PSG)诊断为中重度OSAHS并接受手术干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多平面组95例患者行以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为基础的多平面手术,UPPP组42例患者仅行改良UPPP。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术前和术后PSG检查、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问卷(SAQLI)、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鼾声评分(SS)相关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多平面组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1.1%),经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症状缓解。术后多平面组AHI、LSaO2、TS90%和SAQLI总分及4个维度分值、ESS分值、SS分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1),且优于UPPP组(P <0.05)。而UPPP组仅AHI、LSaO2、TS90%有改善(P <0.05)。结论:同期多平面手术是治疗OSAHS患者安全可行的方法。主观量表和客观检查综合评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对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戴吉;陈锐;曹忠胜;袁辉;赵振安;辛洁;罗颜;卫红齐;李文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女,22岁。头痛头晕近1年入院,在他院诊断为高血压,给予降压治疗,效果不佳,故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60/100 mmHg,血钾:3.0 mmol/L。彩超及CT 提示右肾下级有一类圆形肿物,大小3.0 cm ×2.8 cm ×2.0 cm。术前诊断:右肾肿瘤。在全麻下行右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物位于右肾下级,行部分肾脏切除术。病理检查:楔形切除肾脏组织,肾被膜完整光滑,切面见一肿物,大小3.2 cm ×2.8 cm ×2.0 cm,肿物包膜完整,切面灰黄灰红色,质地中等,略软,紧临肾被膜。镜下见:肿瘤细胞巢状或片状分布,富于血管,部分区域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肿瘤细胞小圆形或多边形,部分呈浆细胞样,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颗粒性物质,核异形性及多形性不明显,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提示:CK (-),EMA (-),CK7(-),HMB-45(-), CD34(+),Actin 灶(+),calponin (+), vimentin(+)。特殊染色:PAS(+),网染:肿瘤细胞周围(+)。病理诊断:(右)肾球旁器细胞瘤。
作者:路荣;周立奉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