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陈翔;农晓琳
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配制成胃镜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 min,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糜蛋白酶200 U)稀释溶液30 mL口服;西甲硅油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稀释溶液30 mL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5﹚,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作为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效果更好,胃镜检查时间更短,医生满意度更高,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祛泡方法。
作者:李静娴;侯俊;路海云;何远琴;赖敏莉;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n=4)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0 min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气体交换。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脓毒症幼猪模型。该模型血气分析指标pH、HCO3-、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NO组PaO2及CI均较吸入前和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O组及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NO气体可以改善脓毒症幼猪的心功能及氧合功能。
作者:龙鼎;喻莉;武晓灵;胡波;项辉;许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变化及其与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瘤合并MG(MG组)、单纯胸腺瘤(NMG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6。结果:MG组及NMG组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MG组与对照组、NMG组比较,Treg细胞比例降低、IL-6水平增高(P<0.01)。 MG组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0.792,P<0.001),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r=-0.559,P=0.005)。结论:单纯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MG患者Th17细胞增多,胸腺瘤合并MG患者Treg细胞减少,IL-6在维持两者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Th17/Treg失衡可能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作者:张习文;郑锴;张鹏;路秦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增加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质量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三级医院,作为全国高级别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中心,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收到巨大的冲击。医院管理者只有清楚认识医疗质量管理问题及形势,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方能把握医院发展方向,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礼安;杨洁;张武军;陈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患者女,50岁,因肩关节疼痛入院,入院时关节疼痛,咳嗽,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入院后常规检查:(1)胸部CT强化检查:纵隔内及两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并合并成块,密度不均,局部纵隔血管受压,增强检查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30、120 s的CT值分别约为49、71 HU)。两肺胸膜下可见多发小结节影,两肺多发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影。两肺间质纹理增多,小叶间隔增厚(见图1~4)。(2)腹部CT检查:未见异常。(3)超声检查:双侧颈部,颌下区,锁骨上窝及胸骨上窝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皮髓质分界不清晰,其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左侧较大的约2.3 cm ×1.1 cm,右侧较大的约2.6 cm ×1.5 cm,胸骨上窝较大的约3.4 cm ×2.2 cm。肝门区、脾门区、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4)病理检查:颈部淋巴结肉芽肿性病变,肉芽肿小,未见干酪样坏死,纤维支气管镜钳夹支气管活组织活检:(右上叶开口活检)黏膜慢性炎症,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刷片)未见肿瘤细胞(图5~6);(5)实验室检查:PPD阴性,血沉23 mm/h(静脉血)、神经原烯醇化酶28.05μg/L、癌胚抗原1.59 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2.29 ng/mL、鳞状细胞癌抗原0.10μg/L。
作者:王欣;贾俐聪;谢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有关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错误存在的严重程度,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刊不少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不仅格式不对,且作者姓名、杂志名、卷、期号均经常出错,为此,本刊编辑人员常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及修改,但由于编辑人力有限,难以逐条核对全部参考文献。本刊多次要求作者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不要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参考文献本身可能存在错误),但未完全引起广大作者的重视,个别作者甚至随意编造参考文献的期号。参考文献是作者提供给其他读者的文献来源依据,其出错会误导读者,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前本着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认真核对并按照本刊规定(参照本刊每年第一期的投稿须知)著录参考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上对牙冠较短(<4 mm)且缺损范围较大的磨牙行插销式嵌体冠修复[1],插销式嵌体冠兼顾了嵌体与桩冠的优点,通过冠外固位,冠内固位及根管内固位获得共同固位力,很好地恢复了牙体的功能[2]。本文对纯钛,金合金,氧化锆三种材质的插销式嵌体冠,应用于短冠磨牙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张莹;许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胸外科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等打击后,出现以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损伤为病理特点的综合征。本文探讨胸外科手术后ALI的CT表现,为早期治疗及随访复查提供依据。
作者:王茂华;吴云飞;陈光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胶晶比对危重症患者腹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且每日测量腹内压不少于2次的患者资料,根据腹内压改变,将入选患者分为腹内压降低组与非腹内压降低组,统计分析第24、48、72小时胶晶比与腹内压变化的关系。结果:第24、48、72小时腹内压降低组分别为167、91、56例,非腹内压降低组分别为220、94、59例,第24小时腹内压降低组胶晶比明显高于非腹内压降低组(0.51±0.05 vs.0.49±0.03,P<0.05),第48、72小时腹内压降低组与非腹内压降低组胶晶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0±0.03 vs.0.21±0.02;0.12±0.02 vs.0.13±0.02,均P>0.05)。第48、72小时腹内压降低组液体总量明显低于非腹内压降低组(3864.18±102.02比4493.03±170.54;3661.07±130.23 vs.4021.36±124.00,均P<0.05)。结论:提高胶晶比可以明显降低ICU患者24 h内腹内压,限制液体总入量可以明显降低ICU患者48、72 h腹内压。
作者:王丽纯;张晓菲;陈雷;胡文利;寇秋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胎儿产前二维超声常规横切面特征声像,为产前超声诊断部分性胼胝体缺失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今经MRI或大体病理确诊的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产前常规二维横切面声像图中透明隔间腔缺失、侧脑室异常及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追踪预后及染色体结果。结果:经MRI或大体病理证实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10例。9例为部分性胼胝体缺失,1例为胼胝体发育不良。透明隔间腔缺失率20%,侧脑室异常发生率60%,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80%。8例终止妊娠,2例出生:1例随访至2岁,生长发育无异常;1例3岁,随访至今,生长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童。6例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以二维超声横切面间接征象作为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的产前诊断线索是可行的。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特征声像发生率与完全性胼胝体缺失胎儿不同,其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异常发生率较透明隔间腔缺失率高。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染色体结果正常,预后未知。
作者:蔡丹蕾;李丽娟;汪南;吴丽红;杜柳;谢红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49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营养组),在患者伤后不同时期分3个阶段给予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并与同期具备相似条件但未规范执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营养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36.5±9.4)g/L]、肱三头肌皮皱厚度[(14.5±4.4)mm]及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13.5±11.4)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9±10.7)g/L、(10.9±3.7)mm、(9.7±13.7)g/L],院内感染率(30.61%)及消化道出血(8.16%)、便秘(4.08%)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4.55%、24.51%、3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患者预后GOS评分的平均秩次(183.57)显著高于对照组(145.29),预后明显更好。结论: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保持患者良好的机体状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
作者:熊时喜;李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14周的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程晓玲;曹晓焱;王小倩;孙志伟;张嘉杰;温伊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小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效应。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二甲双胍组C,B、C组按10 mL/kg腹腔注射马血清,间隔2周后按5 mL/kg再次腹腔注射马血清,第2次注射马血清同时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45 mL/(kg·d),共5 d,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应用激素同时B组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d),C组按0.2 g/(kg·d)的剂量餐后灌服二甲双胍。A组不制备模型,于同时间点肌肉注射和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造模前、造模后2、4、6周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检测,于造模后2、4、6周各组随机取4只小鼠处死,组织形态学观察股骨头情况。结果:3组各时间点股骨头外观、形态及关节软骨面均正常。B组较C组空骨陷窝率明显增高(P<0.05),A、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C、TG测定结果显示C组2、4、6周显著低于B组(P<0.05),但高于A组(P<0.05)。VWF、PAI-1测定结果显示C组2、4周明显低于B组(P<0.05),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可减轻激素所致的高脂、高凝、低纤状态,从而有效预防小鼠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作者:姜锋;王晓;李国军;朱书涛;郭阿雷;孟涛;宋仕永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分流处理方法。方法:对130例ASCUS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及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30例ASCUS患者中病理结果为正常或炎症31例(23.90%),CINⅠ级29例(22.30%),CINⅡ级14例(10.80%),CINⅢ级或原位癌55例(42.30%),浸润癌1例(0.80%)。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结果显示0分32例(24.60%),1~2分36例(27.70%),3~4分47例(36.10%),5~6分15例(11.60%)。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检测ASCUS中CIN及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8.99%(98/99),特异性为51.61%(16/31)。 hr-HPV检测ASCUS中CIN及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6.97%(96/99),特异性为32.26%(10/31)。结论: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与hr-HPV检测均可用于分流ASCUS中的CIN及宫颈癌患者,但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优于hr-HPV检测。
作者:孙玲玲;王美丽;王慧琴;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Presepsin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脓毒症患者52例,SIRS患者40例。另选3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时血浆Presepsin、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血浆Presepsin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性能。结果:死亡组血浆Presepsin、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患者血浆Presepsin、PCT水平高于SIRS组及对照组(P<0.05)。 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和脓毒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resepsin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性(r =0.82),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69)。 Presepsin的AUC为0.908(95%CI:0.848~0.967);分界值为629 pg/mL时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90%。 PCT的AUC为0.862(95%CI:0.787~0.937);分界值为1.98 ng/mL时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6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resepsin升高,Presepsin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作者:陈义坤;赵明;张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T表现的认识,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32例诊断为植入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腔内型23例,壁间型8例,壁外型1例。10例诊断为单纯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根据CT分型及评估制定治疗方案32例,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未发生大出血。根据超声及临床经验制定治疗方案10例,术中出血量较多,其中5例发生大出血。结论:CT是超声筛查后进一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陶可伟;郭晓利;李杰;靳激扬;徐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融合功能训练对斜视术后患者双眼眼位及三级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30例应用融合功能训练软件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365 d的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65 d比较,治疗组眼位回退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P<0.05);治疗组眼位矫正率为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P<0.05);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53%,高于对照组的15%(P<0.05);立体视觉功能恢复率达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能矫正眼位,减少眼位回退率,提高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的恢复。
作者:杨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用单阻断法测定2~5岁轻度间歇状态哮喘患儿气道阻力,并探讨气道阻力与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2~5岁轻度间歇哮喘患儿运用单阻断法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同时记录该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及酶免疫荧光法测定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浓度。结果:64例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有24例气道阻力高于正常预计值,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分别有29例、28例高于正常范围。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性别与气道阻力存在线性相关性(P=0.001)。气道阻力与血清总IgE相关性较好(P<0.05),且为正相关(r=0.258)。在轻度间歇哮喘患儿,年龄、身高、体质量及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与气道阻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部分轻度间歇哮喘患儿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力大小受性别因素影响较大。轻度间歇哮喘患儿是否存在通气障碍与血清总IgE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刘兴;王文革;张俊红;郑春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探针的改良技术对乳腺导管造影的成功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我院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elenia数字乳腺钼靶机对126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对照组63例患者使用5.5号自磨钝的针头,研究组63例患者使用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造影成功率、疼痛感和插管时间。结果:对照组54例患者造影成功,9例患者造影未成功,成功率为85.7%;研究组61例患者造影成功,2例患者造影未成功,成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疼痛平均(3.71±0.37)分,研究组患者疼痛平均(3.33±0.35)分;对照组插管时间(5.90±1.40)min,研究组插管时间(4.88±0.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乳腺导管造影中能取得更高的成功率,缩短造影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故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高燕;董海波;王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PNPLA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3)是由481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属于patatin样磷脂酶域(PNPLA)家族,此家族主要具有磷脂酶/酰基转移酶活性。研究发现PNPLA3具有脂肪水解和脂肪合成功能,且更多地参与了体内的脂肪合成[1]。
作者:耿宁;辛永宁;姜曼;宣世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