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联合ICS/LAB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炎症的影响

金明哲;熊瑛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金属基质蛋白酶-9,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ICS/LAB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川芎嗪组(C组)、舒利迭组(D组)、川芎嗪联合舒利迭组(E组).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法复制COPD模型,川芎嗪腹腔注射及舒利迭滴鼻干预.观察大鼠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CD4、CD8值;ELISA法测定BALF中TGF-βl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MMP-9、SLPI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肺泡壁破坏、肺大疱形成,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均有减轻;B组大鼠MMP-9、TGF-β1的表达比A组大鼠显著升高(均P<0.05),而CD4/CD8、SLPI的表达和FEV0.3/FVC与A组大鼠相比,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相比,经川芎嗪和舒利迭干预后,各干预组大鼠MMP-9、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CD4/CD8、SLPI的表达和FEV0.3/FVC则显著升高(均P< 0.05);C、D、E组比较,E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川芎嗪、LCS/LABA均可抑制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TGF-β1及MMP-9的表达、提高SLPI水平及增强免疫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小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

    肠及肠系膜损伤是外科急腹症的一种常见疾病,笔者收集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0例腹部钝伤合并小肠破裂或肠系膜损伤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CT图像,进一步提高小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女2例,男8例,年龄17 ~ 68岁,车祸7例,殴打伤2例,砸伤1例.1.2 症状和体征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明显腹膜刺激征6例,伴有恶心、呕吐者5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者8例,移动性浊音3例.

    作者:李昌晓;吕纪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儿血清白介素-23 (IL-23)、白介素-17 (IL-17)水平及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4例AVM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芪组,每组32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另取同期2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黄芪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黄芪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组和常规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或0.05),且黄芪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低于常规组治疗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AVM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频率,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海英;刘丹莉;高顺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微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配药内差干预中的实践

    目的:对本药房门诊处方调配内差实施干预后的成果进行调研,以验证新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我院门诊配药内差的主要类型,通过门诊全员参与的“品管圈”活动的论证分析,有目的地在药房内实行新的系统的微观管理模式,然后用平行的方法进行现场抽样调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总配药处方量增长了27%,但内差的发生率从0.75%下降到0.21%,各种类型和不同时间段的配药差错率均有一定的下降.结论:处方调配的准确率明显上升,说明新的微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继续推广实施.

    作者:许惠英;赖伟华;曾颖;朱红球;许百虹;陈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组)45例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10 d的血清者抗炎因子(IL-2、IL-4、IL-10)、促炎因子(IL-6、TNF-α、IFN-γ)、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及RBC-C3bR、RBC-ICR)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3d与10d时的血清者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前至治疗后3、10d均呈现持续改善,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炎琥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抗炎因子、促炎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对于患儿的炎性及免疫状态的改善作用均相对明显.

    作者:张益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技术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CoA合并心内畸形行一期矫治手术患儿106例,按体外循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DHCA组82例,应用DHCA;深低温低流量灌注(DHLF)组24例,应用DHLF并选择性脑灌注.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围术期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DHCA组新生儿比率、术前酸中毒比率高于DHLF组,停循环时间短于DHLF组.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相仿,均自动复跳,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与DHLF技术相比较,在婴儿CoA合并心内畸形的一期矫治手术中应用DHCA技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中深低温时间,确保重要脏器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国栋;陈欣欣;崔虎军;曹凡;袁惠莉;白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疾病在男性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50岁以上老年男性,前列腺 增 生 (beningn prostatic hyper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超声对BPH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本文就我院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PH的住院病例进行讨论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提高BPH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鸿雁;姚刚亮;袁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每日唤醒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40病例,随机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镇静和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唤醒组机械通气满24 h后实施每日唤醒两次.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循环指标、炎症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变化以及停用镇静药物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脱机时间和患者各种管路自行拔除的发生率等.结果:唤醒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糖、甘油三酯值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唤醒组白细胞,PCT,TNF-α,IL-6均较对照组低(P<0.05);唤醒组停用镇静药物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每日唤醒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低,经济适用.

    作者:张赤;张声;昌晓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型研究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RM患者、正常早孕(NEP)和正常非孕妇女(NNP)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HLA-DR+、CD4+HLA-DR+、CD8+HLA-DR+、CD4+/CD8+比值水平)、NK细胞(CD3-CD56+、CD56ddimCD16+、CD56brightCD 16-、CD56+CD69+)和Treg细胞(CD4+CD25+CD127dim)表型.结果:URM组CD3+HLA-DR+、CD8+ HLA-DR+T淋巴细胞均较NEP组明显增加(P<0.05),而CD4+T细胞较NNP组升高(P<0.05).NEP组CD8+T细胞较NNP组显著增加(P<0.05),三组间CD3+T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URM组外周血CD3-CD56+、CD56dimCD 16+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NEP组,而CD56brighttCD16-NK细胞比例较NEP组和NNP组均降低(P<0.05).URM组和NNP组CD4+CD25+CD 127dimTreg比例较NEP组均减少(P<0.05).结论:URM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活化、CD56dimCD16+NK细胞增多和Treg细胞减少可能是其致病的免疫基础.

    作者:赵花;韦相才;秦卫兵;苗竹林;杨宁;王一峰;崔蓉;王永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16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164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低分子肝素组、前列地尔组,观察急性胰腺炎疗效.结果:联合组轻症、重症患者腹痛持续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前列地尔组(P<0.05);治疗效果比较:轻症联合组疗效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前列地尔组(P<0.05),重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轻症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加快恢复时间,缩短病程,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新方法.

    作者:林少斌;陈钦明;江岳珊;王少荣;方壮盛;巫旭珍;陈文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ulusion,RVO)所致的弥漫性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视功能改变特征.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并发黄斑水肿的RVO患者43例(43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将患眼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组(28例28眼)和CME组(15例15眼);正常对照者27例38眼.对所有患者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进行检测.结果: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N1、P1波潜伏期均较正常者明显延迟(P<0.05),平均反应密度明显降低(P<0.05).其中弥性黄斑水肿组与CME组之间比较,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弥漫性黄斑水肿的N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5环和6环较CME低(P<0.05),P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4~6环较CME组低(P<0.05).结论:mfERG可以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的弥漫性黄斑水肿和CME所致黄斑功能损伤及其之间的差异.

    作者:金昱;石安娜;刘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乳腺黏液腺癌组织构成与声像图表现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黏液腺癌病理不同组织构成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改变,探讨病理不同组织构成类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乳腺黏液腺癌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对照分析其病理组织构成,探讨单纯性黏液腺癌与混合型黏液腺癌在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肿瘤血管性、彩色多普勒测值、发病年龄以及超声诊断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纯性黏液腺癌与混合型黏液腺癌在肿块边界、边缘、后方回声分型以及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块内回声类型、血管性、肿瘤内钙化及肿瘤形态、肿块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患者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组织构成类型的乳腺黏液腺癌具有不同的超声影像特点,乳腺混合型黏液腺癌较单纯性黏液癌表现为更多的恶性特征,同时也更加不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

    作者:张建兴;蔡丽珊;宋光辉;沈嫱;陈铃;戴九龙;杨乐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对SW480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的表达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慢病毒PI3K p85α干扰载体并转染SW480细胞,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黏附实验,明确PI3K p85α表达变化对大肠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影响.结果: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低表达PI3K p85α的大肠癌细胞愈合能力下降;Transwell实验显示低表达PI3K p85α的大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黏附实验显示低表达PI3K p85α的大肠癌细胞黏附能力降低.结论:PI3K p85α蛋白表达缺失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及转移能力,PI3K p85α可能成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孙嫣;郭升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且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相关,迫切需要有效的根除方案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含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为国内外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1],然而,其根除率已逐年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低于70%,远低于感染性疾病80%的起始治愈率[2].MaastrichtⅣ指出标准三联根除率降低的原因为:低依从性、高胃酸、高细菌载量、细菌类型[1],另外,宿主基因多态性亦为影响根除率的因素,如CYP2C19、多耐药基因(MDR1)和白介素-1β等.本文就Hp对抗生素耐药、宿主基因多态性及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洪军波;刘东升;汪安江;吕农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受试者按标准分为通气组、非通气组及对照组.入组后行APACHEⅡ评分,检测血清D-乳酸、DAO、PCT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清D-乳酸、DAO、PCT、APACHEⅡ水平在试验组高于对照组,非通气组低于通气组但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血清D-乳酸、DAO与PCT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且病情越重肠黏膜损害越重.

    作者:温燕;李小美;李家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频CDFI在武警战士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武警战士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高频CDFI检查因军事训练所致软组织损伤的武警战士352例,并作出超声诊断及临床随访.结果:352例战士中经高频CDFI检查发现皮下软组织挫伤162例,肌肉挫伤37例,肌肉间血肿5例,膝关节髌上囊积液46例,腘窝滑囊积液32例,跟腱断裂2例,跟腱损伤31例,韧带损伤26例,异物7例,外周血管损伤4例.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后水肿情况、肌肉受损程度,血肿部位、大小、深度,肌腱是否断裂,有无异物存在等,并可评价临床治疗疗效及观察随访,应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邓劲松;曾广绥;张春丽;王洁;陈庆康;邓素雅;石挥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毛脉酸模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提取物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以S180肉瘤、H22肝癌及L1210白血病作为实验瘤株,观察毛脉酸模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于小鼠S180、H22细胞株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抑瘤作用、对于L1210细胞株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毛脉酸模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于小鼠S180、H22细胞株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抑瘤作用均大于30%,对于L1210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均在50%以下.结论:毛脉酸模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和H22实体瘤的生长,但是毛脉酸模50%乙醇提物和水提取物对于L1210小鼠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振月;唐先明;康毅华;赵海鹏;王宗权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

    目的:对早期肺癌使用全胸腔镜实施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全部患者临床均诊断为早期肺癌,其中VATS组80例患者实施全胸腔镜切除肺叶手术,OT组62例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胸切除肺叶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VATS组患者手术后实施引流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的评分都低于OT组患者.结论: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临床的恢复情况好于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建;王远东;邵中夫;陈永东;徐刚;郭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年轻宫颈癌病因多因素分析——微量元素、营养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营养因素等与年轻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年轻宫颈癌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锌、硒水平,比较微量元素与营养因素及其他宫颈癌高危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年轻宫颈患者血清锌、硒水平[分别为(0.810±0.167) mg/mL、(0.082±0.011)mg/m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20±0.131) mg/mL、(0.210±0.016)mg/mL] (P< 0.01),蛋白质摄入量、蔬果类摄入量高与年轻宫颈癌发生呈密切负相关,并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年轻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型HPV感染、微量元素硒、锌和服避孕药、首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侣、精神创伤、蛋白及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等.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年轻宫颈癌的密切相关,低硒、低锌、长期蛋白质及蔬果摄入量低、近期内有精神创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协同作用.

    作者:徐又先;袁林;陈静;覃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七氟烷对大鼠肺泡液体清除和肺毛细血管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主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sev)对正常大鼠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及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7只设为C组(正常组,吸入空气).剩余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1只:O组(吸入40%氧气)、S1组(吸入1.5%七氟烷)、S2组(吸入3.0%七氟烷),每组根据吸入时间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组:4、8和10 h,每亚组7只大鼠,S1组和S2组的10 h亚组是吸入七氟烷8h后停药,再吸入40%氧气2h,所有组的新鲜气体流量为3.5 L/min.实验前给大鼠经尾静脉注射伊万斯兰50 mg/kg.于停止吸入气体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肺水含量以及提取肺组织中伊万斯兰来测定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结果:氧气组与空气组相比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水含量和伊万斯兰含量/肺组织重量之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相同时间不同浓度的七氟烷与吸入相同时间的氧气组的各亚组相比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水含量和伊万斯兰量/肺组织重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长时间8h高浓度(3%)七氟烷并不会对正常大鼠肺脏的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及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产生影响.

    作者:贾瑞芳;杨拔贤;左明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肌肉萎缩与系统性炎症及呼吸肌力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肉萎缩与系统性炎症水平及呼吸肌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76例稳定期COPD患者(A组),分为肌肉萎缩组(A1)和无肌肉萎缩组(A2).对照组(B组)为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受试者无脂肪组织重指数(FFMI),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检测受试者肺功能.分析FFMI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A组与B组相比,FFMI、瘦素、FVC、FEV1、MVV、MIP及MEP水平低下,IL-6及TNF-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A2组及B组相比,A1组IL-6及TNF-α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A2组及B组相比,A1组瘦素、FEV1、MVV及MIP水平低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受试者FFMI与FEV1、MVV、MIP及瘦素呈正相关,与IL-6及TNF-α呈负相关,与FVC及ME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肌肉萎缩与系统性炎症水平及呼吸肌力相关;肌肉萎缩可能是COPD患者发生肺泡低通气和CO2潴留的重要原因.

    作者:徐卫华;王建军;吕群;冯哲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