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宝乐安、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褚滨

关键词:宝乐安, 思密达, 联合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广谱抗生素, 肠道菌群失调, 联合应用, 病死率, 患儿, 报告
摘要: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患儿的病死率大大降低,然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易使肠道菌群失调继而产生腹泻.笔者自2007年1-6月联合应用宝乐安、思密达来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脓胸36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外科诊疗中的应用、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36例行VAST治疗的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2d,无一例死亡,手术效果满意.主要并发症为胸腔漏气、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复张性肺水肿、出血、呼吸衰竭等.结论:VATS在胸外科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阮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生儿安定中毒致呼吸衰竭2例

    病例1,足月男性,2007年2月10日在剖宫产后立即出现呼吸缓慢,反应极度迟钝,逐渐出现口唇紫绀缺氧症状,迅速给予面罩加压通气,产科迅速请我们会诊,到产房时发现患儿在面罩加压给氧下缺氧有缓解但反应迟钝,面色、口唇逐渐红润.体检发现双瞳孔呈针尖样,光反射引不出;自主呼吸深慢,两肺呼吸音清,呼吸道通畅.

    作者:田海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NA干扰caspase-8基因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RNA干扰caspase-8基因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方法:构建针对大鼠caspase-8基因编码区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RNAT-U6.1-caspase-8 shRNA,采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RK3E细胞,经G418筛选后,形成稳定表达caspase-8 shRNA的细胞系.实验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未转染的RK3E细胞;(2)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RNAT-U 6.1的RK3E细胞系;(3)实验组,转染caspase-8 shRNA的RK3E细胞系.经脂多糖孵育1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和Real time PCR检测mRNA的表达,以及各组caspase-8蛋白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caspase-8的mRNA水平和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对caspase-8的特异性shRNA可以明显引起靶基因的沉默,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陈栋;张艳;朱珉;陈刚;张伟杰;陈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产后席汉氏综合征二次剖宫产术后垂体危象1例

    患者女,35岁,农民,G2P1,因妊娠40+1周,阵发性下腹疼痛2 h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孕妇自诉孕期易感冒、纳差、易疲乏,未正规产检.1992年12月曾在乡镇医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未输血,产后体质一直很差,曾诊疗(具体不详).查体:T、P、R、BP正常,表情淡漠、面色略苍黄、颜面浮肿、毛发稀疏、行动迟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扪及.

    作者:余心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外伤后脑震荡样症状早期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震荡样症状早期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3例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分组后早期应用能量合剂(能量合剂组)、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组)、灯盏细辛(灯盏细辛组)治疗伤后脑震荡样症状,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脑震荡样症状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14 d灯盏细辛组脑震荡样症状改善率(87.3%、94.4%)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73.4%、82.8%)(均P<0.05)及能量合剂组(64.6%、70.8%)(均P<0.01).伤后1个月脑震荡样症状消失率能量合荆组(29.2%)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48.4%)(P<0.05)及灯盏细辛组(57.8%)(P<0.01).伤后3个月脑震荡后遗症发生率能量合剂组(29.2%)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12.5%)(P<0.05)及灯盏细辛组(5.6%)(P<0.01).结论:早期选择有效药物治疗可促进脑外伤后脑震荡样症状及时恢复,减少脑震荡后遗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游恒星;邱建东;杨维;练晓文;陈氡;方向红;朱立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因素,在发达国家,近几年死亡率也有回升的趋势[1].

    作者:李丽璇;刘瑜;廖静;宋爱利;刘国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及新生儿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在欧美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育龄妇女,更严重的是孕妇感染后可将病毒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HPV感染和婴幼儿咽喉部乳头瘤病等相关性疾病[1].

    作者:夏燕燕;洪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浆BNP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水平的相关性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按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随机抽取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各30例,采用美国博适(Bzosite Triagoe)BNP快速定量诊断仪EUSA法测定血浆BNP的含量,使用日本东芝心脏彩超测定左室EF,慢性心功能不全(Ⅱ级及以上心功)患者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后同法测上述指标,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79,P=0.032),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EF差异仅在Ⅰ、Ⅲ级心功能间有意义(P<0.05),经抗心衰治疗后,患者心袁症状缓解,BNP含量下降而EF升高,但仅BN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作者:钟远伦;罗昭琴;任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其中男19例,女11例.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 T.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TR、TE=700、20)、快速SE序列T2WI成像(TR、TE=4 700/100)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30例患者共有40处骨髓信号异常,30处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0处为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T2WI脂肪抑制序列为准确和敏感.

    作者:潘杨军;项凤琳;李建一;周敏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加替沙星引起精神症状1例

    患者,男,80岁,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 d,于2004年11月4日入本院,诊断:双下肺炎、左侧胸腔积液、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既往无精神异常病史.

    作者:黄禄海;王丽凤;岑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或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或芬太尼在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中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80例门诊行纤维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K组和F组,K组氯胺酮剂量为0.2 mg/kg,异丙酚为1.5 mg/kg;F组芬太尼剂量为0.5 μg/kg,异丙酚为1.5 mg/kg,两组根据麻醉评级可追加异丙酚.结果:两组麻醉评级无统计学差异,苏醒时间相近(P>0.05).K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F组(P<0.05),麻醉诱导3 min后,两组SBP均有下降,但F组下降明显(P<0.05),K组出现呼吸抑制的例数少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满意完成老年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更为轻微.

    作者:孙海云;沈宁;黑子清;关键强;高婉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专生,本科生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踏上工作岗位.他一半欢喜一半紧张,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会给别人增加负担.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食管裂孔疝术前术后24 h食管pH监测的临床评估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 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燕;施成仁;王俊;王捍平;余世耀;张弛;沈涤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微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男女比例、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采用日本伊藤株式会社型号为PM800的微波治疗仪.工作频率为2 450 MHz.辐射器距离皮肤5~7 cm左右,采用脉冲方式,输出功率为30 W,辐射剂量为温热量.治疗时间一般为20 min左右,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加强患侧上肢无痛范围的被动和主动运动.保持良好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手处于下垂位,依次从患侧肩,肘,腕关节至掌指,指间各关节,使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腱充分伸展.注意肩关节外展的同时配合外旋,被动活动肩关节范围为90°,手法保持轻柔,用力由大到小,每天2次,每次25 min.对照组予以上述运动治疗,每天2次,每次25 min,不予微波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治疗组20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4,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6 2,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VA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8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8 1,P<0.01).结论:微波结合运动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对患肢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毕联阳;唐占英;钱雪华;叶秀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库普弗细胞对急性肝衰竭模型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制库普弗细胞对急性肝衰竭模型鼠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化钆(gadolinium chloride,GdCl3)组、内毒素(LPS)组、GdCl3+LPS组.免疫组化检测EDl表达,观察GdCl3对库普弗细胞的抑制程度,并检测血清ALT、TNFα、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TLR4的表达.结果:GdCl3组肝组织中EDl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LPS组EDl阳性细胞数量多,GdCl3+LPS组EDl阳性细胞数少于LPS组(P<0.05).GdCl3+LPS组AIJT、TNFct、IL-1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LPS组(P<0.05).GdCl3+LPS组大鼠肝脏TLR4表达与LPS组相比较弱(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库普弗细胞激活可减少肝组织11LR4的表达,库普弗细胞在急性肝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姚景宏;贺永文;揭盛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乙酰唑胺致干咳误诊为洛汀新副作用1例

    患者女,62岁,因发现高血压20余年,近日血压偏高就诊.既往诊断为青光眼半年余,一直给予缩瞳药2%毛果芸香碱点双眼.既往高血压靠复方降压片维持.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80/106 mmHg,双肺呼吸音清.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2×109/L.入院诊断:(1)原发性高血压3级;(2)青光眼.

    作者:章晓君;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前列腺摘除术逐步被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URP)所代替,但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术方法.由于多数患者年老体弱,常并存有心、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该手术术后患者通常带有3根引流管,引流管护理不当是引起或加重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及尿潴留、尿失禁、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

    作者:周红;张选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信任

    信任是深信不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放心地托付于你.

    作者:韦莲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我抱起被遗弃墙角的婴孩

    在我们医院一直有被遗弃的孩子,他们没有名字,就用弃婴×号来接受检查,他们中小的只有几天大,大的也有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他们的编号至少编到十二号,没有家长,只有护工一路护送检查.

    作者:徐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麻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合并静吸复合全身麻醉(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新生儿腹胸部大手术90例,年龄1 h~28 d,体重1.52~5.34 kg,ASAⅢ~Ⅳ级,分为3组(硬膜外组,CEGA组,静吸复合组),每组30例.硬膜外组,选择与手术部位相适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给实验量0.5%利多卡因1~2 mL,5~10 min后测试证明无全脊麻征表明穿刺成功,再给麻醉量0.5%利多卡因2~5mL,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术中以利多卡因维持;CEG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开始气管插管(以氟胺酮1~2 mg/kg、万可松0.1 mg/kg静推快速诱导)控制呼吸;术中硬膜外腔以0.5%利多卡因按2~5mL给药,后按需要再分次给第一次量的1/2于硬膜外腔,并根据新生儿对疼痛的耐受调整七氟醚的浓度,约1%~1.5%,以新生儿能耐受气管导管和内脏牵拉反应,生命体征稳定为准;适当追加肌松药,以配合手术需要.术毕待患儿呼吸平稳,呼吸交换量基本正常(潮气量>8 mL/kg,呼吸空气时SpO2>93%,呼吸频率>30次/min,新生儿意识、咳嗽、吞咽反射等均恢复或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静吸复合组,以氯胺酮1~4 mg/kg、万可松0.1~0.2 mg/kg静推快速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并控制呼吸,术中以2.5%~3%七氟醚维持,术毕拔管情况同CEGA组.结果:合并使用硬膜外与全身麻醉较单种麻醉方法更利于新生儿呼吸道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稳定的维持(均P<0.05);且在机械通气保证充分供氧和及时排出CO2的基础上,较单纯全麻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术后清醒更快(P<0.05),拔管更早(P<0.05),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有利于新生儿尽早康复,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又能减轻新生儿经济负担和术后疼痛所带来的痛苦,且有利于术后镇痛.结论:CEGA应用于新生儿胸腹部大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喻淑庆;叶小丰;余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