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桐;时晔;刘玉兰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绝经前妇女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4例绝经前妇女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风心病、结缔组织病、阳性家族史是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分组研究发现,老年前期妇女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关,而中青年妇女的发病则与脑外栓子栓塞、免疫异常、脉管炎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妊娠、家族史也是中青年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与同年龄段的男性以及老年女性有所不同,值得在病因诊断和预防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林静华;徐武华;张素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频(radiofrequency, RF)技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6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RF组34例,利用自制RF探头对耳廓假性囊肿进行囊内RF治疗;地塞米松(DXM)组32例,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 RF组31治愈,3例无效,有效率91.1%;DXM组23治愈,9例无效,有效率71.9%,两组疗效比较,χ(2)/()=4.13, 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囊内RF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致畸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坚;钱志成;吴树浓;欧华雄;陈文斌;李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腰椎Chance骨折临床上较少见,脊柱稳定性完全被破坏,常导致严重脊髓损伤,致死致残率高.现报告2例,探讨早期即时重建稳定性的意义.1 病例介绍
作者:陈祖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显微支撑喉镜、电视纤维喉镜、间接喉镜三种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403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3组,其中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显微组)192例,于表面麻醉(表麻)下行电视纤维喉镜手术(纤维组)120例,间接喉镜手术(间接组)91例.结果:显微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纤维组与间接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显微组与纤维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显微支撑喉镜及电视纤维喉镜手术组治愈率优于间接喉镜手术组,但三种术式各有优点和不足,不能相互取代,三者的选用应灵活掌握,相互补充.
作者:马永忠;傅敏仪;何秀芳;黄桂球;冯志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许多原因引起,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高血糖及脂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或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我们通过对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的测定,了解这三种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相
作者:叶玲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学标志检查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关我国HBV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国内曾有多篇研究报告[1~3].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并与国内同类型患者比较,我们感到HBV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较为复杂.为了进一步分析本地区此类患者病毒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我科近年来检测的乙肝患者HBV血清学标记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列平;钟硕贤;麦兆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静脉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抗癌药可能损害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后崩解产物的作用,可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1].为此必须加强护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本文复习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34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静脉化疗的有关资料,将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玲一;张文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减少异丙酚用量,减轻异丙酚副作用,有效控制人流术疼痛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方法: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用异丙酚,对照组用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比较其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等.将实验组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实验组2在术前加用芬太尼100 mg,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及清醒时间.结论:异丙酚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控制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对呼吸循环有明显抑制作用,加用芬太尼后对呼吸循环抑制明显减轻,苏醒时间缩短.
作者:王振文;钟桂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电视腹腔镜检查原因不明或怀疑EMT的不孕患者,按腹腔镜检查术时有无行手术治疗异位病灶分为手术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治疗组术后观察6个月有无怀孕,未孕者给予药物治疗3个月,再促排促孕,追踪怀孕情况.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3个月,追踪怀孕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6个月怀孕数20/34例(58.82%),对照组8/30例(2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12个月累计怀孕数30/34例(88.2%),与对照组18/30(60.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检查术帮助查找不孕症病因;腹腔镜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轻度EMT伴不孕患者,比传统的药物治疗轻度EMT能较早获得妊娠机会,同时可提高受孕率.
作者:钟小英;梅庆明;程少霞;刘标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86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资料比较完整的6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51例,误诊9例;手术切除56例,单纯探查4例,手术死亡2例.结论:(1)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要X线检查、CT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特别要注意胸部大血管的超声检查,以减少误诊.(2)切口选择以能充分暴露肿瘤和保障安全为宜,对巨大肿瘤(特别是对良性实体肿瘤)可以分块切除,巨大囊性肿瘤可以先行囊内切除减压,然后争取完全切除肿瘤.
作者:杨小平;杨伯尧;俞子东;杨新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新生儿骨折是新生儿创伤中极常见,且预后较好的一种.现对1990~2000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骨折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伟东;吴淑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5例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处理进行探讨,旨在寻找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sarns 7000型人工心肺机非搏动性灌注,预充液:以乳酸-林格液为主,中稀释度HCT 28%~30%.转流中,不降温,不灌注心停跳液,维持动脉血压平稳,保持尿量,主要操作完成后即开始升温至36~37℃,心内操作结束后,心内排气,即可开放腔静脉,停止体外循环.结果:5例患者手术效果均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在ICU停留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短,均痊愈出院.结论: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效果好.
作者:何玉莲;马武华;林志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具有内镜和超声双重功能,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形态,又可在腔内病变处进行超声扫描,以了解病变部位的深度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内镜的诊断范畴,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EUS对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判断肿瘤的侵犯深度,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EUS是黏膜下病变定性诊断的佳方法;在胰腺、总胆管及胆囊的某些病变,EUS的扫描图像可以比体外B超更为清晰;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抽吸,能作出组织细胞学诊断.因此,EUS目前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作者:陈俊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1995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急性颅脑外伤并有颅内血肿,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523例,其中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荣;张增良;吴育典;杨少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现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研究的终点之一[1].社会心理作用与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作者近2年对20例直肠癌病人由于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出生15 h,因生后呼吸促,于1998年4月23日入院.患儿第2胎第2产,孕26周因前置胎盘提早分娩,生后无窒息史,入院检查:T 37℃,P 150次/min,R 68次/min、体重900 g、身长28 cm、头围26 cm、早产婴外貌,胎龄评估为26周,呼吸促,心率150次/min,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腹软,双下肢浮肿.入院时诊断:(1)极低体重儿.(2)早产儿肺炎.
作者:郑其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HPV B19)在男性精液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HPV B19-PCR法对46例健康已婚男性和15例健康未婚男性精液进行检测.结果:46例健康已婚男性精液HPV B19阳性率为19.5%(9/46),而未婚男性对照组阳性率仅为6.6%(1/1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378,P>0.05).结论:精液中HPV B19感染是否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引起孕妇胎儿宫内感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应引起男性学专家的足够重视.
作者:吴学诗;廖宝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消化道异物在儿科比较常见,确切的发病率未明,各年龄期儿童均有发生,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多见,多为上消化道异物,大多因误吞所致.通常,吞入的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进入胃,通过幽门则可经过全消化道2~3 d内排出体外,若停滞于消化道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经消化内镜取异物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避免外科手术.
作者:陈洁;吴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甲状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特别是单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廖松林等[1]提出存在甲状腺瘤过诊断现象,易把境界清楚甲状腺单发结节误诊为腺瘤.现将我科1995~2000年诊断此两类甲状腺疾病共195例进行复验,以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张德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垂直传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母亲与子代间的血清抗体型别的一致性.方法:选择6对母亲与胎儿抗-HCV与HCV RNA均阳性者为研究对象,以ELISA方法检测母亲与胎儿HCV血清抗体型别.结果:6对母亲与胎儿血清抗体型别一致,其中5对属1型,1对属2型.结论:母亲与胎儿所携HCV血清抗体型别一致.
作者:李珉珉;王珊珊;彭桂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