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杨爱莲;钟倩
1994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了3例成骨不全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3岁,2例为同胞兄弟。1.2 症状均有骨痛、多次骨折史及骨骼畸形;1例双尺、桡骨及双胫骨对称性弯曲畸形2年,不能行走1年,合并双耳听力下降;2例为脊柱后凸、驼背及左尺、桡骨陈旧性骨折。3例中2例有家族史,患者外祖父、母亲及兄弟均有多次骨折史。
作者:赵敏;秦婉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文摘量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文摘量和文摘率两个指标。文摘量是指选择专业性的文摘索引作为工具,统计本专业文摘索引中,哪些期刊被摘的文献量多,从而确定核心期刊。文摘率主要是指某期刊被某专业文摘摘录的概率。文摘量法关键的是选好专业性的文献。一般为讲,国内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有较严格的摘录选择标准。但如果所选的专业性文摘质量不高,或文摘员水平的问题,则对研究结果影响就会较大。专业性的文献在选择源期刊时,一般都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了杂志的学术质量。载文量法又分为绝对载文量法和相对载文量法。绝对载文量法是指根据期刊载某学科论文数量的绝对数量来确定核心期刊,相对载文量法是指某期刊在某时期内刊载相关学科的论文数量占该期同时期刊出论文总数的百分比。载文量法相对较为简单,但它对论文在本学科引起的影响未作评价,所以通过载文量确定核心期刊有时偏性较大。引文分析法是目前期刊评价较为公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期刊刊物被引用的情况来确定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法首先要确定统计源期刊,然后统计分析这些统计源期刊的参考文献,分析杂志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计算期刊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平均引用率。这些指标可反映某期刊在本专业受重视的程度,且可以量化。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心衰病人48例(血透组),观察其血透前后心功能的改变和心电图变化。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非血透组)作比较。结果:血透组48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40例,Ⅰ级以上8例,总有效率达100%。心电图变化:T波高尖阴转率为100%,心动过速消失占65.6%,Q-T延长阴转占58%,ST-T改善占55.6%。非血透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6例,Ⅰ级以上25例,总有效率为77.5%,心电图T波高尖阴转率66.6%,心动过速消失占48.3%,Q-T延长阴转占43.7%,ST-T改善占33.3%。结论:血液透析能显著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且疗效肯定。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治,以寻求降低新生儿疾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治的170例SIRS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及分析。结果:SIR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动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具可逆性;MODS是本组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认识SIRS,MODS,有效逆转或防止发展为MODS,是抢救成功的前提;综合治疗,重视原发病及预警、注意全面监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7~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87例,其中颅脑与颈髓复合伤12例(占3.1%),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1例,年龄18~49岁,平均26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2例,运动伤1例;挥鞭样损伤10例,减速性损伤2例;重型颅脑损伤6例,中型2例,轻型4例;颈2~3(C2~3)伤5例,C3~4伤5例,C5~6伤2例,均为闭合性颈髓损伤。1.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者8例,呼吸困难者9例,截瘫者5例,偏瘫者7例。1.3 辅助检查经CT查示颅内血肿5例(合并脑挫裂伤2例),脑挫裂伤1例;经X线及CT查示颈椎骨折1例,颈椎骨折伴脱位者6例(其中1例经MRI查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作者: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张伟;王涛;袁俊;刘会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合并高位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6~1999年间治疗12例胆管损伤合并高位胆管狭窄采用肝胆管大口式、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12例病人均行随访,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肝胆管大口式、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胆管损伤合并高位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30例,与相当条件的正常分娩的产妇30例作对比,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两组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比较无显著差异,但镇痛效果确切。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确,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陈宏霞;杨嘉华;苏园园;张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4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3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4例,女8例,年龄9~76岁,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3例,砸伤2例,挤压伤1例,其它2例。脑损伤分类:颅内血肿20例(合并颅内骨折15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2例,多发血肿4例),脑挫裂伤8例,开放性颅脑伤4例。
作者:揭祥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可发生子宫损伤的异位妊娠的种类、特点,减少异位妊娠并发子宫损伤的发生率及误诊率,减轻其严重性,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198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异位妊娠并发子宫损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残端妊娠、宫颈妊娠可并发子宫损伤,出血量大,可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结论:早期诊断可减少子宫损伤,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黎平;杨爱莲;钟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后颅窝血肿都较严重,病死率较高,手术治疗风险大,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8~43岁,平均25.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坠落伤1例,高血压小脑出血1例。1.2 临床表现 GCS评分<8分2例,GCS评分9~12分2例,GCS评分13~15分1例,发病后原发昏迷3例,持续昏迷2例,无意识障碍2例,发病后头痛头晕3例,呕吐4例,眼震颤3例,小脑征(+)2例,枕部头皮损伤3例,枕骨骨折2例。
作者:黄锦良;陈升文;严程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近5年来,对13例重症闭合性肝破裂患者采用术中肝血回输,纱布条填塞止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18~52岁。车祸7例,高处坠落4例,墙体倒塌2例。入院时全部病例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均为阳性。处理措施采取边抗休克,边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本组肝脏全部为星芒状爆裂伤或伤口长5 cm、深2 cm以上的较大裂伤。先清除肝创面坏死的组织,结扎肝创面可视血管、胆管,在缝合止血不理想的情况下,用明胶海绵、大网膜、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另一端在肋缘下就近戳口引出。术后第3日开始分次拔出,2周内全部取出。术中腹腔出血量少1 500 ml,多4 500 ml,一般肝血经收集过滤可回输三分之二,每400 ml加入25%枸橼酸钠10 ml,同时经莫非氏滴管加入地塞米松20 mg。术中术后抗炎治疗,并定时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13例中2例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止血成功;2例并发膈下脓肿,经B超引导穿刺治愈;1例肝后腔静脉破裂术中死亡;1例发生黄疸,于术后2周消退;4例血肌酐轻度升高,1周后正常。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卡介苗治疗剂(BCG)在预防膀胱移行上皮癌高危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应用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并与丝裂霉素C(MMC)进行对照观察。其中,BCG组90例,获得随访78例;MMC组30例,获得随访25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结果:BCG组复发26例,未复发52例;1年无癌生存率87.4%,复发率12.6%;5年无癌生存率66.7%,复发率33.3%。MMC组复发12例,未复发13例;1年无癌生存率84%,复发率16%;5年无癌生存率51%,复发率49%。BCG组5年无癌生存率明显高于MM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MMC组(P<0.05),且复发的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发生率低。结论:采用BCG诱导加维持灌注能有效地减少高危患者复发及复发时病程进展,是目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理想的药物之一。
作者:吴爱明;唐志忠;潘克;周兴;刘春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67岁,因“右腿麻木无力5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瘫痪2个月”收住院。患者于2000年元月背部撞击后右背部两肩胛间下缘钝痛,咳嗽时加重;右小腿下端无力,行走时更为明显;肌肉纤颤,间歇跛行。除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外,左下肢麻木,行中药及针灸治疗半个月后肌力稍改善。为了进一步诊治,行X线胸椎正侧位片和3次行胸椎CT,均报告T7~9椎体骨质增生。在门诊牵引治疗,牵引2 d后背部肩胛骨之间钝痛,胸部重压感减轻,第3次牵引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双下肢活动受限,背部剧痛,腹部有束带感,且大小便失禁,不能坐起。2000年1月经兰州某医院行胸椎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为脊髓血管畸形,并给予扩血管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平稳后带药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T7~9棘突压痛,无放射,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左侧为Ⅰ级、右侧为Ⅱ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双膝关节以下痛觉、图形觉减退,双足趾位置觉障碍。入院后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针灸等综合治疗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Ⅲ+级。
作者:惠升明;姚旭光;李恩;马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与哌啦西林时间差疗法(A组)治疗37例老年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与37例连续疗法(B组)对照。方法:A组病例用4~6 g磷霉素静滴约30 min,间隔60 min(时间差),哌啦西林3 g,静滴约30 min,每日2次,疗程7~10 d。B组病例用磷霉素与哌啦西林先后连续静滴,其它同A组。结果: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和76%(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和75%(P>0.05)。结论:磷霉素与哌啦西林时间差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淑芳;李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人在1998年7月~2001年1月共诊治45例桡骨头半脱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8月~4.5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一般为伤后2 h内就诊,10例误诊,于伤后1 d就诊。45例中大部分一次复位成功,6例经二次复位成功。患儿表现为伤后疼痛哭闹,患肢处于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自然下垂位,不愿抬举患肢,前臂不能旋后。肘关节无明显肿胀,桡骨头处有压痛。因患儿有时诉说肩或腕部疼痛,且不愿抬举患肢,故家长易误认为损伤位于肩或腕部。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但受伤原因不清,诊断不明时,应摄X线以排除肘部骨折或其它异常。
作者:张弩;徐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常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因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1]。近年来研究表明[2],约有30%~40%患者体内疱疹病毒(HSV)及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呈阳性。据调查已婚妇女中半数以上均不同程度患有此病,且又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3]。自1998年2~11月以来,我院引进德国西克顿药厂生产的爱宝疗治疗浓缩液及阴道栓剂治疗慢性宫颈炎182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佩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1990年7月~1999年11月收治9例腮腺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类、病因、鉴别诊断及处理,并作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13例,女6例,年龄3岁半~69岁。病因为腮腺浅叶切除术后7例,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4例,外伤致腮腺包膜破裂成瘘3例,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脓肿穿破所致5例。临床表现为腮腺区周围皮下组织积液,局部呈现肿胀,触之有波动感,且有涎液从腮腺区表面皮肤渗出,尤以进食时为甚(13例);腮腺区皮肤表面有唾液渗出,腮腺区局部肿胀不明显6例。
作者:林松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在毒蛇咬伤防治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3~2000年间收治的109例蛇咬伤病人,使用盐酸利多卡因代替普鲁卡因封闭伤肢。结果:107例治愈,2例死亡,伤口感染14例,未见其它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蛇咬伤后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封闭伤肢,比使用普鲁卡因更为合理。
作者:阎玉矿;曾惠峰;段君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85~1999年收治腹膜囊肿18例,现就其中10例患者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女性,年龄28~46岁,平均35岁,因妇科疾病行妇检及B超发现腹腔包块,病史无痛经、月经异常及胃肠道症状。有腹部手术史者5例,分别为阑尾切除术3例,全宫切除术2例,2例于术后1个月和1年内发现。1.2 临床检查包块性质为囊性,张力低,形状不规则,如不认真检查很难发现,包块无触痛。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可探及囊性包块壁薄,形态不规则,内为液性暗区,或包块内见分隔状光带、光斑、细小的小光点,边界清、或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多位于子宫的后方或阴道残端上方,连续B超观察包块增长速度慢。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作者:白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应用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后眼压的动态变化。方法:在50例(60眼)标准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合技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及前房深度。结果:术后拆线前的平均眼压为>13.97 mmHg,随访6个月,平均眼压为15.64 mmHg,浅前房的发生率为10%。结论:巩膜瓣可拆除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率。
作者:李虹霓;黄梓材;林静君;周忠夏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