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昌
我院自1989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10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07例,男56例,女51例;年龄3个月~2岁,<6个月55例,6~12个月40例;>1岁12例。发病至治疗时间短6 h,长6 d;其中以小儿腹泻收治儿科14例,经气钡灌肠套叠头部肿块呈杯口状充盈缺损确诊转外科治疗。
作者:陈建光;李益中;邝仲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胆道内支撑是治疗胆道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目前支撑材料均存在胆泥形成并堵塞胆道的问题。本文作者以镍钛记忆合金为材料行胆道内支撑,证明该材料在防止胆泥形成方面作用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7年12月~1999年2月,共9例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简称TiNi合金管)为胆道内支撑,男5例,女4例,年龄51~66岁,平均58岁。壶腹癌2例,肝总管癌1例,胃癌术后胰头转移癌1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例,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横断结扎1例。
作者:王仁平;王蓝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在治疗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作用和疗效。方法: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固定,10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AO角钢板固定,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结果: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有4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功能评定标准优36例,良7例,差2例(均为逆转子骨折),优良率为95.6%;行AO角钢板内固定的86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的随访,优良率达95.0%,其中术中并发症为3.8%。结论:两种内固定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动力髋螺钉无有效的抗旋转作用,适用于Ⅰ,Ⅱ,Ⅳ型骨折,AO角钢板适用于Ⅲ型骨折。
作者:郭汉明;陆炳刚;谢惠缄;张建民;黄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从1997年1月~2000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4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60~93岁,平均74.2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5例,头颈型11例,经颈型10例,基底型8例。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6例。全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30例,占88.2%。合并2种以上疾病有21例,以冠心病、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为主。
作者:张斯怡;肖绍升;廖威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耳癌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中耳癌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2例行单纯放疗,颞骨次全切除加放疗和颞骨全切除加放疗各2例,其余9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随诊时间8个月~5年。结果: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疗效更满意,可避免前两种方法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点。结论:对于早期中耳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优先考虑乳突根治术配合放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放疗是提高中耳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伟东;王炳良;陈展胜;陈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院自1990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 138例,现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 138例,其中男1 590例,女548例,男女之比为2.9∶1。年龄小者7 d,大者93岁,平均36.7岁。1.2 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78.6%),其余依次为摔伤(9.4%),坠落伤(6.1%),砸击伤(3.2%),其它损伤(2.7%)。
作者:卢天喜;陈永群;任安州;程树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与哌啦西林时间差疗法(A组)治疗37例老年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与37例连续疗法(B组)对照。方法:A组病例用4~6 g磷霉素静滴约30 min,间隔60 min(时间差),哌啦西林3 g,静滴约30 min,每日2次,疗程7~10 d。B组病例用磷霉素与哌啦西林先后连续静滴,其它同A组。结果: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和76%(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和75%(P>0.05)。结论:磷霉素与哌啦西林时间差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淑芳;李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可发生子宫损伤的异位妊娠的种类、特点,减少异位妊娠并发子宫损伤的发生率及误诊率,减轻其严重性,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198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异位妊娠并发子宫损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残端妊娠、宫颈妊娠可并发子宫损伤,出血量大,可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结论:早期诊断可减少子宫损伤,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黎平;杨爱莲;钟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核心期刊是指某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的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核心期刊是一个理想的概念,由于统计工具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筛选方法总是有这种或那种缺陷,因此,实际筛选的核心期刊只能从总体上大致反映学科期刊的状况。排序不可能完全准确,还会有某些重要的期刊被遗漏,更重要的是核心与非核心之间无客观存在的界线。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36岁,汉,1999年10月7日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右眼球不能外展1 d入院,既往于1999年1月患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用MOPP方案化疗4个疗程。1周前出现腰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经理疗后腰痛缓解,但双下肢症状未见改善,伴双手指尖麻木,无肢体疼痛,1天前又出现右侧眼球不能外展,查体:意识清楚,应答切题,右侧Horner综合征(+),余颅神经粗测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弱,肌力Ⅱ级,呈袜子型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无尿便异常。初步诊断:(1)多发性神经病,(2)霍奇金病,(3)颅内转移瘤?暂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检查胸部X线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气管、纵隔居中,心脏大小正常,纵隔光滑锐利,余无异常。颅底CT示:颅内骨质结构未见异常,颅内未见异常密度影。治疗2 d症状未见改善,追问病史了解患者发病前1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遂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颅内压160 mmH2O,脑脊液为黄色,呈Froin综合征,潘氏反应(++++),白细胞400×106/L,单个核0.76,多个核0.24,蛋白28.2 g/L,脑氯105 mmol/L;颈、胸、腰椎MRI扫描示:颈、胸、腰椎序列良好,生理弯曲,椎体无增生改变,脊髓内未见异常信号区,圆锥以下椎管内可见软组织异常信号,提示:腰椎水平椎管内占位。诊断:(1)椎管内转移瘤,(2)霍奇金病,(3)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20 mg,每3天减半量,半月后患者可下地自由行走,右侧眼球可外展,查体:Horner综合征(-),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对称减弱,余同上。出院时复查腰椎MRI如前。2个月后出现双下肢剧烈疼痛,尿失禁。
作者:邓伟哲;杨志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以胃排空延迟多见,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饱胀、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人称之为“糖尿病性胃麻痹”[1]。我们运用B超对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液体排空功能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糖尿病组:住院糖尿病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6~61岁,平均48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病史均在4年以上。Ⅰ型糖尿病9例,Ⅱ型糖尿病33例。合并消化不良症状者19例,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3例,肺结核6例,周围神经病变5例,肾病5例,视网膜病变3例。经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正常健康人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46岁,近2年内无上消化道疾病史。两组B超检查均无肝、胆、胰病变。
作者:许宁;车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新鲜羊膜移植重建眼表病1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12例,12只眼,男7例,女5例,年龄18~65岁。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6例,睑球粘连4例,结膜皮样囊肿1例,角膜溃疡1例,角膜手术后混浊1例,化学伤和热烧伤1例。
作者:许志庆;武爱云;赵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51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 h急诊。急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查:BP 110/65 mmHg,神清,呼吸尚平顺,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心率70次/min,律整。入院后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及肝素治疗,并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极化液及能量合剂等。入院后42 h患者自觉气稍促,心率135次/min,快慢强弱不一,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给予西地兰0.2 mg缓慢推注后心率仍为134~152次/min,心房颤动;4 h后,给予普罗帕酮150 mg,每小时1次,用药后24 h,心电监护提示,心房颤动,部分呈不纯房扑,心室率为146~162次/min,随后转为QRS宽大的心动过速,心室率为180~220次/min。按室性心动过速处理,反复给利多卡因50 mg静注,及1~2 mg/min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提示R-R绝对规则,部分导联见可疑p′波,即插入食管电极,心电记录见心房波规则,其后QRS波与心房波呈1∶1规则出现,QRS波宽大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房扑动(1∶1传导),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给予胺碘酮0.15 g静注后用0.45 g静注维持仍未能转复,即给直流电200 J电击1次转复为房扑2∶1或3∶1传导。继续给可达龙0.2 g,每8 h 1次,2 d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用射频治疗转复成功。
作者:吴沃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4年5月~2001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了3例成骨不全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3岁,2例为同胞兄弟。1.2 症状均有骨痛、多次骨折史及骨骼畸形;1例双尺、桡骨及双胫骨对称性弯曲畸形2年,不能行走1年,合并双耳听力下降;2例为脊柱后凸、驼背及左尺、桡骨陈旧性骨折。3例中2例有家族史,患者外祖父、母亲及兄弟均有多次骨折史。
作者:赵敏;秦婉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60年代国外已有血液透析治疗儿童肾功能衰竭的报道,80年代以来,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得到广泛开展,已成为大多数肾衰患儿主要替代疗法。血透、腹透疗法治疗小儿肾衰各有优缺点。作者1990年11月~1998年2月曾采用血透、腹透治疗2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予以报道,并就两种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比较。
作者:刘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研究已经表明,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的,具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并已发现了多个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如位于5q31-33区域内的所谓“细胞因子基因簇”的一些基因,在IgE调节以及在哮喘的炎症发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异常基础上的。基因治疗就是对缺陷基因进行补充或对表达异常的基因进行纠正,因而是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方法。狭义上的基因治疗仅适用于那些确定的某一基因缺陷或突变以致基因表达产物异常引起的遗传病,通常是指正常基因的添加补充或对突变基因的定点修复来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尽管支气管哮喘也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但由于其具有如下遗传特征:(1)外显不全,(2)遗传异质化,(3)多基因遗传,(4)协同作用,因此导致在一个群体中发现的遗传连锁或相关,而在另一个不同的群体中则不能发现。除此以外,不同的环境因素与多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是本病发生机制的重要特点。因此,狭义上的基因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哮喘。广义上的基因治疗还包括基因外围的治疗(epigene therapy),如对基因表达的调节,反义技术便是一个好的例子。再者,免疫调节DNA或称之为DNA疫苗亦是基因外围治疗的方法。不仅如此,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生产拮抗某种重要炎性细胞因子的重组生物蛋白或多肽药物,则在更广阔的领域里,通过体外基因的构建及操作表达出治疗用蛋白,再送入体内,以达到阻断体内蛋白生物活性的方法,达到了与基因治疗殊途同归的治疗目的。如重组抗人IgE鼠/人嵌和单克隆抗体,通过基因的改造,使之主要结合循环血IgE和表达在B细胞表面的IgE分子,不结合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上的IgE,无需担忧由此而诱发这些炎症效应细胞脱颗粒的危险,达到了传统抗体所不能达到的治疗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目的[2]。
作者:徐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7~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387例,其中颅脑与颈髓复合伤12例(占3.1%),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1例,年龄18~49岁,平均26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2例,运动伤1例;挥鞭样损伤10例,减速性损伤2例;重型颅脑损伤6例,中型2例,轻型4例;颈2~3(C2~3)伤5例,C3~4伤5例,C5~6伤2例,均为闭合性颈髓损伤。1.2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者8例,呼吸困难者9例,截瘫者5例,偏瘫者7例。1.3 辅助检查经CT查示颅内血肿5例(合并脑挫裂伤2例),脑挫裂伤1例;经X线及CT查示颈椎骨折1例,颈椎骨折伴脱位者6例(其中1例经MRI查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作者: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张伟;王涛;袁俊;刘会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β2受体激动剂的发展过程 β2受体激动剂一直是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哮喘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早在70年代,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与特布他林的应用是哮喘治疗的重大突破。这些药物口服给药可获得4~6 h支气管扩张作用,但起效缓慢。相反,吸入给药则起效迅速(3 min以内)。吸入沙丁胺醇与特布他林能立即扩张支气管,在急性哮喘中当作按需治疗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因此,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由于能迅速缓解症状,是目前按需使用的基础药物,尤其适用于轻度发作的哮喘病人,但其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往往不能缓解哮喘持续发作病人的症状。
作者:林材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肉毒碱在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的作用。方法:19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3组,肝硬化对照组(A组)6只,肝硬化TPN组(B组)7只和肝硬化TPN+肉毒碱组6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大鼠肝功能、血脂水平和肝脂含量的变化。结果:除TPN组有1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血清TBIL,AST和ALT B,C组与A组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LB明显降低(P<0.01)。血TG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TG,CHO含量明显升高(P<0.01)。C组与B组比较,血清ALB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CHO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P<0.05),肝TG,CHO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肉毒碱可以改善硬化肝TPN时进一步肝损害和脂代谢紊乱。
作者:罗时敏;周凯;张天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85~1999年收治腹膜囊肿18例,现就其中10例患者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女性,年龄28~46岁,平均35岁,因妇科疾病行妇检及B超发现腹腔包块,病史无痛经、月经异常及胃肠道症状。有腹部手术史者5例,分别为阑尾切除术3例,全宫切除术2例,2例于术后1个月和1年内发现。1.2 临床检查包块性质为囊性,张力低,形状不规则,如不认真检查很难发现,包块无触痛。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可探及囊性包块壁薄,形态不规则,内为液性暗区,或包块内见分隔状光带、光斑、细小的小光点,边界清、或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多位于子宫的后方或阴道残端上方,连续B超观察包块增长速度慢。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作者:白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