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巨细胞病毒对细胞周期调控靶点-p53的影响

樊蓓;黄艳仪;陈敦金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P53蛋白, 细胞周期
摘要:目的了解HCMV对细胞周期调控靶点p53的影响. 方法建立体外HCMV感染HEL模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下各组HEL的病变效应和用S-P免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并以FQ-PCR法检测HEL细胞内HCMV DNA拷贝数. 结果(1)HCMV感染使HEL细胞发生病变,细胞内HCMV DNA拷贝数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S-P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CMV感染使HEL细胞p53蛋白的水平升高. 结论HCMV的感染改变了细胞内p53的水平,可能影响其在细胞周期中的正常功能,营造可能有利于病毒复制的环境.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末梢全血生理盐水稀释沉淀法检测HBsAg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末梢全血代替末梢血清或静脉血清,在快速ELISA检测血样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效果.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微量末梢全血,沉淀血球,取上清液用快速ELISA试验检测423份血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标记物HBsAg,并与相应的静脉全血、静脉血清、末梢血清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检出率、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末梢全血生理盐水稀释法与静脉血清法的总符合率为98.74%.以静脉血清法作参照,末梢全血稀释沉淀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8.31%和97.2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5%和95.47%,虽略低于末梢血清法的相应指标,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微量末梢全血稀释沉淀快速ELISA法检测HBsAg,用血量少,人们乐于接受,操作方便快捷,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大批量行业性检查中HBsAg的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吴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颈部淋巴结活检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活检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 方法收集1996年1月~1998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的经颈淋巴结活检确诊的鼻咽癌52例(颈活检组)和经鼻咽活检确诊的鼻咽癌60例(鼻咽活检组).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远处转移率.结果颈活检组的远处转移率为46.15%(24/52),鼻咽活检组为21.67%(1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颈淋巴结活检能促进鼻咽癌远处转移.

    作者:符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济宁市2所幼儿园综合防治蛲虫感染的效果分析

    1990年山东省第一次寄生虫病分布调查显示,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蛲虫感染率在19.5%~38.8%,个别地区感染率高达60%,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以蛲虫病被确定为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止工作的重点,也是济宁市少年儿童多发寄生虫病之一[1],为从根本上控制该病的传播流行,1997~2002年我们在济宁市直机关的2所幼儿园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了防治蛲虫病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孙传红;刘玉磊;戴伟;张其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后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后果严重[1].江都市人民医院自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共行食管中段癌手术250例,发生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为4%,现分析如下.

    作者:钱艺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3年济南市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方法随机抽取16家济南市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车间卫生状况、从业人员查体培训、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产品小包装法定标识、卫生许可证等进行调查,并抽取其化妆品按规定检测铅、汞、砷、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酵母菌.结果3家生产企业车间卫生状况较差,从业人员查体培训合格率为83.72%,产品法定标识合格率为85.71%,16家企业均有卫生许可证,只有1家企业卫生许可证过期.全部企业抽检的化妆品卫生化学指标及微生物合格率为100%.结论应加强卫生知识培训,加大卫生监督管理的力度,加强卫生许可证的管理工作,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者:宋文君;原九鸿;刘旭光;贾建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ESBLs检测及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为了解本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情况,为控制和预防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2000~2003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ESBLs检测及药敏结果,比较该菌在病房、标本间的检出率、ESBLs阳性率、耐药性差异及年间变化.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年检出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均居第二位或第三位,住院标本检出率为15.9%是门诊标本检出率6.1%的2.6倍,以五官耳鼻喉科、放疗科、康复科、心血管内科、老于病房、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的呼吸道、伤口创面分泌物检出率较高.ESBLs总阳性率为36.3%,前三年逐年下降(57.1%~6.7%),2003年又呈上升趋势(71.4%)(x2=33.163,P<0.05).对临床常用的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均产生了很高的耐药性,高达100%,且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菌(P<0.05或0.01);对复合抗生素优力欣也已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能,复合抗生素舒普深、特治星的耐药性目前较低.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ESBLs阳性菌在医院广泛存在,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很高的抗药性;应加强重点科室物表、空气和ESBLs监测及常住病人痰标本的送检,对阳性者作适当的隔离控制及规范抗生素应用行为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流行的必要措施.

    作者:欧阳范献;卜平凤;陈允凤;黄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表面麻醉对白内障超乳术中的止痛效果评价

    1999年9月~2002年12月,江都市人民医院对480眼白内障患者施行了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为避免因球后或球周麻醉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我们对480眼手术采取了表面麻醉,现将表麻的止痛效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龙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加肌松剂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加肌松剂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价值.方法对22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早期气管切开患者中,有6例行机械通气加肌松剂治疗.治愈11例,死亡1例.救治成功率91.7%.10例未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治愈4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加肌松剂治疗重症破伤风疗效满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黎琼强;杨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劳教人员STD/AIDS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妇女教养人员关于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法.方法对深圳市某收容所2002年5~9月收容教养的500名妇女教养人员进行基线调查和干预后调查,收集并分析所获取的各项数据资料.结果妇女教养人员以青年、初中以下文化、未婚为主,对STD/AIDS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约50%使用安全套,但获取安全套不方便. 结论预防妇女教养人员感染STD/AIDS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作者:刘益民;刘利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28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它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作者:李娟;李敏香;李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7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心电图改变的可能因素.方法对7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28例心电图异常,主要为低电压、T波改变及Q-T间期延长,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少见. 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与中度以上水肿、高血压、低补体血症及心肌酶谱异常高度相关(P<0.01). 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利尿消肿的同时应重视营养心肌治疗并应高度怀疑是否同时并发有风湿性心肌炎,宜做有关检查及相应的治疗.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心电资料,参照监测日志,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432次,其中SMI发作383次(88.7%),有症状发作49次(11.3%),SMI发生于睡眠中(51.2%),及日常活动中(36.7%),有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活动(8.4%),睡眠(3.7%)结论动态心电图不仅用于心律失常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监测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好方法,对早期检出SMI及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古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龟分枝杆菌爆发感染的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目的对一起爆发感染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以明确感染的病原,并做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分析. 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然后选用42种抗生素采用K-B纸片法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从339份标本中检出3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医院自己栓出的23株共53株,经鉴定均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53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对AMK、KM、ATM、ISM、NETM、GM全部敏感,对CXT、IPM、ETM、TOB部分敏感,其余全部耐药. 结论本起院内爆发感染的病原菌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而对检出菌株作药敏试验可以指导治疗用药.

    作者:黄福新;扈庆华;刘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ITP行脾切除2例临床分析

    妊娠对于已缓解多年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妇女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危险,对活动性ITP妇女可以使病情加重.孕期ITP的治疗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次输注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只有在病情危及需要控制急性出血、以及分娩时或剖宫产时才使用,经过上述治疗失败时可考虑行脾切除术.本文2例行脾切除效果满意,预后良好,本方法有可行性.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街头摊贩小饮食用具卫生检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饮食服务业出现在街头,小吃店、熟食店随处可见,为搞好食品卫生工作并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6~11月,我们对枣庄市街头摊点、熟食店的刀、砧板、抹布进行了检测,共检出致病性弧菌12株,并作了生化特性、毒力试验、药敏试验等研究,现分述如下.

    作者:宋秀娥;张涛;谢运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的研究

    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污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菌株分离鉴定应用国家卫生标准检验方法、API法和多聚酶链反应(PCR);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李斯特氏菌(李氏菌)总污染率为5.18%(16/309),其中生肉和水产品均为8%、熟肉制品为11.51%、生牛奶为3.51%、乳制品和蔬菜均未检出,Lm检出率为1.29%(4/309),经PCR测定4株Lm同时含有内化素基因和李氏溶血素O基因,并且溶血试验与小鼠致病力试验均为阳性.药敏试验选用12种抗生素,4株Lm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敏感;对依诺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结论李氏菌在多种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4株Lm小鼠致病力阳性;溶血试验和PCR测定的溶血素基因是鉴别Lm的一个重要方法,Lm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依诺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

    作者:余淑冰;梁景涛;周强忠;李婉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PE341旋光计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与干扰因素的研究

    目的应用PE341旋光计分析味精中麸氨酸钠含量,以及蔗糖、葡萄糖、乳糖的纯度含量,并研究它们同时存在时相互干扰情况.方法在味精中分别加入蔗糖、葡萄糖、乳糖;在蔗糖中分别加入味精、葡萄糖、乳糖;在葡萄糖中分别加入味精、蔗糖、乳糖;在乳糖中分别加入味精、蔗糖、葡萄糖进行分析.结果味精中麸氨酸钠含量,以及蔗糖、葡萄糖、乳糖的纯度含量,回收率在98.5%~105.0%之间;样品中同时存在上述2种物质时,其中一种物质将干扰另一种被测物的分析结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没有干扰物质时,可以得到准确的科学数据.

    作者:柳其芳;黎雪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学生AIDS知识、态度的调查和思考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郧阳医学院在校的1~4年级学生共702人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将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2名医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主要从报纸杂志的宣传品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的科教片中得来,分别占89.60%和79.63%;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态度大多持肯定态度,高的为95.73%.结论艾滋病知识的家庭教育有待加强.健康教育应联系实际情况.

    作者:王建洲;郭怀兰;唐念东;刘长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例适利达眼药水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适利达(0.005%拉坦前列腺素)眼药水对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经一次以上手术后仍未能有效控制眼压的3例5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适利达眼药水点眼,每晚一次,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眼压、视野、眼底情况,观察时间3~8个月. 结果3例5眼用药前眼压20~30mmHg,单独用药或合用β-受体阻滞剂后平均眼压11~15mmHg.追踪观察眼底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结论0.005%拉坦前列腺素能有效治疗多次手术不能控制眼压的难治性青光眼,其降眼压效果可靠,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副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有协同作用.价格昂贵是其主要缺点.

    作者:陈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p16 mRNA基因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p16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 mRNA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RNA探计的原位杂交技术,对20例散发性鼻咽癌(NPC)患者及3个NPC家系中NPC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mRNA检测,探讨p16mRNA的异常表达在NP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20例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做为对照. 结果20例NPC标本原位杂交阳性8例,p16mRNA阳性表达为40%(8/20),3个高发家系的NPC标本无阳性表达,20例对照(鼻咽炎患者的标本)全部有p16mRNA阳性表达.结论p16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p16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的突变或缺失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行为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符生苗;梁茱;邓立群;林少民;王海枫;吴爱祝;蔡俊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