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喆;余锡明;李家胜;施超
膝关节是全身中结构复杂,大的一个关节,而膝交叉韧带损伤不仅可造成膝的不稳定,甚至引起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师玉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肩关节脱位和不同复位方法的治疗.方法:将219例急性肩关节脱位按损伤类型、合并骨折情况分类后,麻醉下分别采用Hippcrate法、kocker法、零度位牵引法和Sitsmon法手法复位.结果:216例皆急诊复位成功,无并发骨折及神经损伤,随访3月无再发脱位,3例用Hippcrate法复位失败,并发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结论:肩关节脱位应在肌松、无痛下采用合适的手法复位.
作者:李永山;陈智;蔡振宇;杨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髋臼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从1986年9月~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各类型髋臼骨折病人20例,均为新鲜骨折,13例采取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术后逐渐活动及锻炼负重.结果:随访15例,时间2~5年,均未发现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疗效评定,优11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对髋臼骨折的病人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避免过早负重,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可以达到满意效果的.
作者:张传稷;史勇;白根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骨盆骨折716例进行分析,发现有13例并发性功能障碍或不全;对其进行治疗并随访总结:总结:骨盆骨折全部愈合,性功能恢复尚好.结论:骨盆骨折合并性功能障碍或不全主要原因与盆丛神经损伤、医源性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精神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作者:徐生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加微创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观察其疗效.方法:运用外固定器行胫骨复位加压固定,对骨折不连接处用磨钻磨除骨折端纤维及硬化骨质,行骨折端闭合植入微粒松质骨.结果:17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经1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在3个月~6个月.结论:骨外固定器加微创植骨,骨折固定牢稳,不破坏断端血运,有利于骨的修复,创伤小,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万水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从1996年12月~1999年12月开始利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军;卡索;毛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9月~2001年5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科临床多类疾病63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启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闭合性动脉伤因无开放性创口,病情隐蔽,伤情复杂,易于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其中(月国)动脉闭合性损伤占据较大比例.本文对95年至今我院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月国)动脉闭合性损伤8例总结和分析,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肢体伤残.
作者:韩晓鹏;刘敏;田树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骨折手术或矫形手术中须用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如四肢管状骨长斜行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鲁格氏捧治疗中,钢丝的作用是其他内固定器械所代替不了的.
作者:殷升贤;刘蜀彬;鞠学教;庄树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效果已被公认,但是对重症患者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我院1989年2月~1998年2月共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274例,其中重型28例.
作者:谢松卿;周来贺;郭涛;梁向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减轻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994年以来所进行手术治疗的57例病例,随访51例.结果;优良率占75%,有并发症者25例,占49%.其中坐骨神经损伤3例,股神经损伤3例,下肢继发性血栓性静脉炎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头下部假关节1例,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0例.结论:尽早确诊,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良好的内固定,微创技术及术后正确康复锻炼和指导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关键和措施.
作者:朱冬承;陈福扬;刘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0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5例,经平均2年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喜亚;张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小腿外伤与日俱增,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感染率发生低,坚强内固定可靠及符合生物力学等优势,
作者:于传久;李公伦;张志远;李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几种不同内固定物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并比较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88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治疗并随访一年半以上的165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其中三翼钉内固定30例,三根骨圆针内固定17例,单一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39例,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61例,人工股骨头7例,全髋关节置换11例.结果:优60例,占36.3%,良29例,占17.6%,可28例,占17%,差48例,占29%.结论:作者认为55岁以上的头下型骨折中GardenⅢ~Ⅳ型骨折,经颈型中GardenⅣ骨折,而且Pauwels角>70.的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为好,55岁以下的首选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其次为单一空心加压螺纹钉,三翼钉及三根骨圆针较差.
作者:姜晓宇;崔海文;苏丹丹;田金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6月~2001年7月,采用分别切断胸锁乳突肌胸、锁骨头,并将胸骨头近断端与锁骨头远断端吻合延长的胸锁乳突肌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路闯;叶应荣;袁宏伟;张建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尺骨干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临床工作中,常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从1994年1月~2000年1月7年间我院共收治前臂骨折86例,含尺骨干骨折58例,其中手术治疗53例,失访3例.我们对所有随访病例的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作者:于振鸿;史仲初;罗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并发的骨盆倾斜的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例单侧臀肌挛缩症均采用挛缩带切断术,术后立即用宽绷带绑扎双下肢于并膝位,回病房后膝下垫软枕于屈髋45.~60°,屈膝30°左右.拆线后2~3d下地进行并膝下蹲活动及大腿交叉架腿锻炼,维持2~3个月.结果:随访24例,22例痊愈;步态正常,骨盆倾斜消失.2例好转,步态正常,骨盆倾斜减轻,双下肢脐踝距不等长,相差1cm左右.结论:单侧臀肌挛缩症伴骨盆倾斜,多由于臀中、小肌挛缩带引起髋关节外展畸形导致负重力线的改变所致.24例患者均采用挛缩带切断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范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效果良好等优点.
作者:孙永建;王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用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复位髋关节,1w后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改良S-P切口,对股骨头骨折直视下复位,应用可吸收螺丝钉(SR-PGA)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6例.结果:本组6例股骨头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360ml.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随访16个月,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66.6%,其中1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吸收.结论:应用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复位髋关节,可吸收螺丝钉固定股骨头骨折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方法,疗效较为满意.SR-PGA可吸收螺丝钉可提供足够强度,且强度逐渐衰减,避免了应力遮挡,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同时可免除二次手术拆除之苦.不足之处为不能够在X线片上显影,术后难以观察其在骨内的确切位置.
作者:吴国正;祝继明;徐达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位颈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评价外科干预终疗效.方法:本文报告59例高位脊髓型颈椎病,并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疗效根据日本矫形学会(J()A)评分分级法[1],优38例,良8例,改进4例,无效3例,加重1例.结论:高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严重,但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十分明确.因此,准确诊断早期减压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措施.
作者:阎如中;陈雄生;贾连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肱骨骨折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共实施手术106例,随访7个月以上90例.结果: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89例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主钉断裂1例,近端锁钉断裂1例,远端锁钉断裂1例,术中再骨折1例,伤口感染2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固,防止骨折端旋转,分离移位,术后不需外固定支持,早期负重,骨折愈合率高,手术失败率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赵科;杨东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