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忠;张如胜;苏良
目的:探讨上海和兰州2个地区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耐药突变和基因型的比较及关系。方法取上海和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和325例的血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反应检测技术(LDR)法对常见的7种耐药突变位点和B型、C型两种型别进行检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个地区均以C型为主,上海、兰州分别为79.3%、81.4%。(2)上海地区突变比率(48.9%)高于兰州地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个地区耐药突变均以拉米夫定突变为主,占75.7%(153/202,上海68/92,兰州85/110),2个地区导致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位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地区的阿德福韦耐药位点均以 rtA181T/V为主,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是否耐药突变与基因型无相关性,C基因中上海地区的突变比率(49.0%)高于兰州地区(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4种耐药比率在与基因型无相关性。结论上海、兰州2个地区在基因型分布上相似,上海地区发生耐药比率更高,2个地区均显示发生耐药与否以及耐药类型与基因无关。
作者:丁彬彬;段正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IgM阳性结果分析,了解本院儿科和新生儿科 HCMV感染率及临床表现特点,为本院儿科和新生儿科诊治HCM V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血清中 HCM V‐IgM抗体,结合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儿 HCMV‐IgM 阳性率为18.5%(214/1157),其中新生儿为44.4%(59/133),婴幼儿15.1%(141/936),儿童15.9%(14/88)。结论对高度疑诊 HCMV感染的婴幼儿应检测 HC‐MV‐IgM和IgG抗体,并同时检测血和尿液中巨细胞病毒HCMV‐DNA ,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婴幼儿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邝辉;周瑾;张媛;易婷曲;姜艳;胡达拜尔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无偿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HGV )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现状及其输血安全。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该站经过血液筛查后的标本3520份,对其分别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HG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再将3种ELISA检测的阳性标本进行HGV RNA检测确认。结果3520份标本经HBsAg、抗HCV、抗HGV检测阳性数分别为10、9、3份,经HGV RNA检测确认阳性数为1份。结论苏州地区无偿献血员HGV感染率极低,无血清流行病学意义,但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金一鸣;徐军;曹谊;方志红;董丽;江妮娜;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Sysmex公司生产的3台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分析,探讨3台仪器检查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方法取Sysmex XE2100、Sysmex XN3000、Sysmex XT4000i 3台血细胞分析仪30 d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以多次参加全国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以Sysmex XN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为比对仪器。每天随机选取低、中、高值患者标本4例共检测5 d ,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通过 F检验、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来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结果3台仪器的WBC、RBC、HCT、HGB、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测定结果间相关性密切( r≥0.975),偏差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使用多台仪器检测时,要注重加强实验室仪器的质量控制,定期对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比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贾晶媛;郑善銮;郝晓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稀释滴度对儿童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分析(A N A‐IIF )结果的影响,探讨降低血清起始稀释度必要性。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0例健康儿童系列稀释度血清标本抗核抗体(ANA ),并与特异性 ANA 线性免疫(ANA‐LIA)结果相比较;同时分析一组ANA‐IIF阴性的临床患儿标本ANA‐LIA结果。结果健康组标本随着稀释度从1∶80、1∶40、1∶20逐步减低,ANA‐IIF阳性检出率有所上升,分别为7.3%、9.1%、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阳性分别为7.3%、15.5%、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例健康体检儿童中8例标本检测出特异性ANA,阳性率为7.3%。8例IIF法稀释度1∶80阳性者中,特异性ANA阳性者2例;稀释度1∶40、1∶20新增的4例荧光ANA阳性标本中,有1例特异性ANA阳性。若视ANA‐IIF(1∶80)或ANA‐LIA任一阳性为ANA阳性,ANA阳性率从7.3%上升到12.7%。29例ANA‐IIF(1∶80)为阴性的自身免疫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患儿临床标本中,特异性ANA‐LIA检测出5例阳性(17.2%)。结论降低儿童血清起始滴度并不能明显提高ANA‐IIF阳性检出率,反而增加了非特异的弱阳性,因此,临床实验室不需改变儿童ANA常规标本稀释滴度,联合特异性ANA‐LIA的检测有利于ANA的发现。
作者:庞舒尹;陈奕豪;刘海英;陈曲波;蔡莉;彭小芳;高飞;代玉梅;刘云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96例ACI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并对不同分型的ACI患者血清 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梗死、小梗死组血清 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CI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HCY检测可有效预防ACI ,降低发病风险,对ACI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文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建立基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医学实验室认可(ISO15189)标准的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质量控制,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按照JCI和ISO15189的要求,制订并审核输血相关的文件,以PDCA (P‐plan ,计划;D‐do ,执行;C‐check ,检查;A‐act ,处理)循环管理为执行方法以持续改进不规范的状态。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质量控制纳入日常质量控制管理和监控,每月汇总和分析,持续改进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质量控制。结果建立了基于JCI和ISO15189标准的输血管理制度,通过实际运行和持续改进,顺利通过了JCI和ISO15189的初审及复审。结论临床输血相容性的质量控制准确与否贯穿于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不断改进,使实验室规范化和检测过程标准化,才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陈卓瑶;黄钰君;林淑仪;黄映红;伍绍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枣阳地区外伤患者术后院内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院内感染的外伤患者71例,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71例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患者共分离得到多重耐药菌株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119株(58.05%),革兰阳性菌检出83株(40.49%),真菌检出3株(1.4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均对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超过50%,其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阿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超过80%。而对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仅有5.88%和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80%、97.59%、95.18%。没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此外对利福平、氯霉素的耐药率也分别仅为32.53%和34.94%。结论在感染早期,尚不能明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时也难以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应用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马兵兵;侯文华;李雪莲;邱荣强;王裔雄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在华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芯片技术对359例人群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统计男女间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野生型CC多见占54.9%,突变型CT占33.1%和TT占12.0%,野生型与突变型在男女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的频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 HFR C677T的多态性分布在男女人群间有差异,也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吴自强;徐韫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序列多态性的方法。方法以16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和66例健康对照个体为研究对象,抽提基因组DNA ,通过DNA测序确定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序列多态性。同时,设计1对引物和2条 TaqMan MGB探针,2条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 FAM 和 VIC 染料,探针的3′端则均以 MGB修饰。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扩增并检测研究对象的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多态性序列,与测序法比较,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6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多态性序列均为A(TA)7 TAA ,46例健康对照个体A(TA)n TAA多态性序列为A(TA)6 TAA ,其余20例健康对照个体A(TA)n TAA多态性序列为A(TA)6 TAA/A (TA)7 TAA杂合多态性。上述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GT1A1基因启动子区A(TA)n TAA序列多态性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羽中;陈群蓉;孙顺昌;彭运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该院下呼吸道真菌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现状,希望能为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常规药敏定量试验,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从下呼吸道真菌医院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出156株真菌,念珠菌占绝大多数,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0%、2.0%、22.1%、14.8%、0%。结论下呼吸道真菌医院感染以老年患者为主,白色念珠菌仍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非白色念珠菌尤其是热带念珠菌的比例有所上升。氟康唑、伊曲康唑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抗菌活性很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二重感染。
作者:胡艳华;刘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科室新进仪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结果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84例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全血标本,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hs‐CRP ,同时进行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并与其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WBC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hs‐CRP升高程度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小儿组,WBC与Neu正相关;在成人组,WBC与Neu正相关,Neu与hs‐CRP正相关。结论在Astep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的hs‐CRP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情况,与WBC及Neu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秦旭;黄鑫;欧阳慧;候芳;王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持续性存在,对机体造成损害。血培养阳性结果可提供病原学诊断的依据[1]。在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血流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中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但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并少见报道,尤其血流感染[2]。并且这两种形态的大肠埃希菌存在耐药性差异,对其进行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例患者尿路感染血液标本中分离出两种形态大肠埃希菌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杜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建立布鲁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针对布鲁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mp‐2)设计PCR引物,建立PCR方法,利用19种常见细菌和布鲁菌株DNA分别对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度评价,对3株疑似布鲁菌株进行核酸检测,并与分离培养法进行结果比对。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布鲁菌PCR检测方法仅能检出布鲁菌阳性菌株,对照菌DNA未出现目的条带;敏感度为100拷贝/反应;PCR方法对3株疑似布鲁菌株检出omp‐2基因条带,鉴定结果为布鲁菌,与分离培养法结果相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布鲁菌PCR检测方法,与分离培养法相比,布鲁菌PCR方法准确、快速,适合布鲁菌病疫情的快速检测。
作者:徐明忠;张如胜;苏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布鲁杆菌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布鲁杆菌病提供经验。方法对31例布鲁杆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31位患者中有羊或其肉制品接触史者26例(83.87%),虽无直接接触,但居住牧场附近1例(3.23%),喝羊奶者4例(12.90%)。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是布鲁杆菌常见临床表现,并发症较多。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减少4例(12.90%),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20例(64.52%),单核细胞百分率升高22例(70.9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下降16例(51.61%),嗜酸细胞百分率下降14例(45.16%),嗜碱细胞百分率升高5例(16.13%)。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5例(48.39%)。肝功指标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分别占70.97%、41.94%、58.06%,前清蛋白降低18例(58.06%)。结论布鲁杆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容易误诊,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实验室结果考虑布鲁杆菌可能。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检测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656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妊娠组,100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妊娠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妊娠组,T4、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妊娠期健康育龄女性,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对孕妇进行定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于改善母儿结局,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碧云;黄伟刚;石胜;陈荣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比验证同一临床血清学检验室的两台生化分析系统的一致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同时对这两台生化分析仪的操作特点进行分析评估,以供使用参考。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的EP9‐A2文件要求,以Olympus公司生产的AU‐400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系统,以日立公司生产的7180生化分析仪作为试验系统,同时检测40例患者新鲜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血糖(GLU),筛查离群值,计算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和线性回归方程,并对两生化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对比的所有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可被临床接受。结论通过比对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操作方法的可比性,二者都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赵颖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01例患者的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对 HBV‐DNA与 HBeAg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的 HBV‐DNA、HBeAg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ALT、AST水平差异。结果(1) HBV‐DNA与 HBeAg的阳性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 r=0.671(P<0.01);(2)HBV‐DNA载量达105 copies/mL时,血清ALT、AST较HBV‐DNA阴性组及低载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 HBV‐DNA载量相当时,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ALT、AS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eAg与HBV‐DNA具有相关性;(2) HBV‐DNA载量较高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3)HBeAg的存在情况与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振杰;曹永坚;岑子华;徐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癌胚抗原(CEA)、CA242、CA125和甲胎蛋白(AFP)联合评估胃癌化疗疗效的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患者T NM分期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关系。结果不同TNM分期与相关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相关性。Ⅲ期和Ⅳ期的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经过化疗后CA19‐9、CA242、CA125和AF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CE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CEA、CA19‐9、CA242、CA125以及AFP阳性表达率均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比较表明,复发转移患者的CEA、CA19‐9、CA242、CA124和 AF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结论 CA19‐9、CEA、CA242、CA125和AFP与肿瘤患者TNM分期有着显著相关性,其表达水平以及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施城东;樊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鉴别诊断以及化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210例健康人、2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60例NSCLC患者和182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ProGRP水平。结果 SCLC患者血清中ProGRP水平明显高于NSCLC组、健康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ProGRP对SCLC检测的敏感性为56.3%,特异性为92.6%;SCLC患者经过2个周期化疗后,ProGRP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肿瘤标志物 ProGRP对于SCLC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化疗效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梁子坤;陈燕#;荣长利;尹颜军;时广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