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GnRH治疗新进展

王琼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脑垂体, 化学结构, 生物学效应, 生理学效应, 门静脉系统, 退化萎缩, 受体, 卵巢切除, 药物性, 下丘脑, 亲和力, 核合成, 氨基酸, 增强, 应用, 衍生, 人员, 绝经
摘要:1 GnRH的结构及其受体的分类和生理学效应1.1 GnRH的结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e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由下丘脑弓状核合成和释放的10肽,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刺激释放LH和FSH。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天然GnRH的第6位和(或)第10位上的氨基酸衍生出GnRH-a,其化学结构与 GnRH 极其相似,而与 GnRH 受体(GnRH-R)[2]的亲和力大大增强,其生物学效应较天然GnRH高数十倍[3],即开始为升调作用。若继续长期连续应用GnRH-a,垂体的GnRH-R被耗尽,将对垂体产生相反的降调作用,即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从而导致LH和FSH和E2显著下降,使异位的内膜明显退化萎缩而不是消失,出现暂时性绝经,即“药物性卵巢切除”[4]。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6例医疗事故案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浅析

    目的:通过对我区医学会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属于医疗事故的66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属于医疗事故案件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为广大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6例医疗事故案件原因分析。结果研究的66例案件中,存在“出现病情变化时处置不当”及“发现并发症未及时处理”的案件中,医方承担主要责任的比例较大。结论医院应加强患者安全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作者:张琦龙;胡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靶控丙泊酚下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

    目的:探讨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靶浓度。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患者经三级甲等医院明确诊断高血压病,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药物,现血压控制正常,免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桡动脉测压,按序贯法用靶控输注泵泵人舒芬太尼,相邻浓度比值1.2,舒芬太尼到达靶控浓度后靶控输注异丙酚3.5 ug/ml,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及插管的血压、心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浓度是0.21n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0.19~0.24 ng/ml。结论对于高血压病人群,使用靶控丙泊酚3.5 ug/ml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21ng/ml。

    作者:王天海;于文华;赵红玉;刘亚华;穆合塔尔·热西提;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连续缝合法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与分析

    翼状胬肉是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是一种结膜变性疾病,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若遮盖视轴则严重影响视力,其病因机制未清,据流行病学显示,与居住地区地理位置和暴露于日光及风沙下的时间密切相关,热带地区,长期从事户外工作,及环境日光中紫外线等都是可能的原因[1]。新疆南部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年日照2650 h,降水量65 mm3左右,年蒸发量达2100 mm3,紫外线辐射较强烈[2],阿克苏地处新疆南部沙漠边缘地区腹地,属农业产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结构,翼状胬肉患者众多。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缺少根治的方法,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目前的手术热点主要有结膜移植、羊膜移植及纤维蛋白胶替代缝线治疗[3]。本文主要对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游离结膜瓣采取连续缝合的方法,并对效果、预后观察分析,以期对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泽勇;李新霞;杨亚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析如何提高基层医院中药房的管理和服务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中药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层综合性医院的中药房是面向广大患者,提供中药服务的关键窗口,同时也是联接患者与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桥梁。优质的中药房服务,不但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痛苦,同时还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向前发展,使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更加信任[1]。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中药房发展相对缓慢,有些甚至停滞不前,这都不利于中药房服务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中药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多年的管理经验,对如何做好中药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谈谈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作者:蒲若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多发生于急性肝炎发病数周之后。淤胆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为胆盐形成和分泌不良,胆汁乳化,滞留于微细胆管,并形成胆栓,临床上出现皮肤瘙痒、纳差、乏力等症状,生化检查提示高胆红素血症,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伴ALP、GGT等指标升高[1]。从发病机制出发,改善肝细胞膜、微细胆管膜流动性,扩张微细胆管,促进胆盐形成及胆汁分泌。近年来研究表明,思美泰在淤胆型肝炎治疗取得良好疗效[2-5]。本文对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5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瘙痒症状复常率、肝功能的变化。

    作者:高学忠;李燕玲;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5例肺结节病误诊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节病误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肺结节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2014年2月~12月呼吸专科门诊诊断为肺结节病患者25例,这些患者曾在外院未诊断出结节病,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肺结节病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受累症状常见,多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性疾病或肿瘤。肺结节病可累及肺外脏器表现,对疾病认识不足和组织取材有限以及病理检查缺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肺结节病多系统受累表现的认识,完善并提高辅助检查手段可降低肺结节病降低误诊率。

    作者:邱岚;刘永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分层治疗方案选择。方法选取初诊APL患者43例,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中低危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72 h后)实施诱导缓解,高危组采用ATRA联合亚砷酸(As2O3)及化疗(24小时内)实施诱导缓解,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43例初诊APL患者,中低危组29例,高危组14例。高危组APL患者中,早期死亡3/14例(21.4%)高于中低危组3/29例(10.3%),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6/14例(42.9%)高于中低危组4/29例(13.8%),维早酸综合征(4/14例,28.6%)高于中低危组0/29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14例(45.5%)高于中低危组0/29例,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高危组APL患者治疗中应警惕DIC、维早酸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②APL患者应分层治疗,针对高危患者可考虑ATRA 联合As2O3及化疗(24 h内)方案治疗。

    作者:陈瑢;石雨薇;哈力达·亚森;赵芳;帕提古力·阿不力孜;Abulizi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30例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检测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静态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分析两种方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静态心电图确诊为心肌缺血的为56例(23.35%),假阳性174例(76.65%),经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心肌缺血的为106例(46.09%),假阳性124例(53.91%),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静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精神科心肌缺血患者静态心电图检查的假阳性率较高,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蜀湘;刘桂梅;陈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分型、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中,肿瘤SimpsonⅠ级全切除24例(50%),SimpsonⅡ级切除17例(35.4%),SimpsonⅣ切除7例(14.6%)。对39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其中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9例(包括死亡2例)。结论合理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妥善保护和处理颅神经、静脉窦、脑干等重要结构,可大大提高小脑幕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宪;阿布都海白尔·阿布都瓦依提;朱国华;党木仁;麦麦提力·米吉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是一门高风险、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麻醉学科医学创新人才,是我们高等医学院校麻醉学系教师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由于医学教育学制长,需要积累和记忆的知识较多,在实习前学生与病人、病例接触的机会少,且在临床实习中,病人对隐私权的日益重视,不愿配合临床麻醉教学,使得麻醉实习学生的见习质量大大下降。本教研室通过把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我院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中。培养本科室研究生担任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以提高学生临床实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学生问诊、查体,SP回答并结合带教进行双重评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吉芳;闫睿;刘亚华;张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颅CT血管成像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底肿瘤手术入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现状当今神经外科迅猛发展,神经外科手术迈入高精尖手术行列,对于手术高精确度和高成功率要求的同时,也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掌握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及手术技能的熟练临床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系统和精确地掌握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如何制定优手术方案以减少手术创伤并获得大限度的神经功能保存,如何开阔思维创新手术方案使颅脑禁区迎刃而解,如何带教并培养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成长,如何能够薪火相传而又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传统的神经外科教学主要由老师亲身示范、指导学生操作到学生独立操作这样的师徒带教式方法[1,4,5]。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临床教学资源日益短缺限制,实体培训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医疗环境[9],低年资医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较以往明显减少,更多以“旁观者”角色待命,缺乏亲身体验,缺乏深刻印象,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锤定音的实战。因此,以上现实矛盾促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和研发创新型教学方法来促进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4,5]。

    作者:付强;陈培培;刘波;柳琛;周庆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2种口腔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48 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48 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1]。

    作者:刘小丽;欧阳蓓雷;范小明;丁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内科疑难病历讨论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本科学生结束4年医学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后,参加各中心的临床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理论正常过渡到临床医学实践,逐步掌握临床思维和技能,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运用到临床诊治实践中,从而掌握临床各科系统化、规范化的诊疗能力,为以后成为独立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成;赵利;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耳鼻喉科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方法实施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于1996年引入我国[1],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是指一组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及时间相对固定的实施程序[2],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有降低住院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3]。因此,临床路径管理也越来越被患者及社会认可。鼻中隔偏曲为我院耳鼻喉科临床路径管理疾病,自2011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日被有效的控制在6~7d内,使得诊疗、护理工作程序化,减少重复劳动,能够指导护士主动、有预见性的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满意度[4]。但由于临床路径疾病患者住院日程短,治疗过程紧凑,护士又因轮休,无法保证每一位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期间每一天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在岗,而导致临床路径患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欠佳。通过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5]。

    作者:吴娜;许青;丁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Er,Cr:YSGG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Er,Cr:YSGG(铒和铬、钇、钪、镓、石榴)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8名急性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名,对照组30名。所有患者给于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袋内冲洗置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而实验组应用Er,Cr:YSGG激光进一步进行牙周袋内清创及肿胀控制,而后给予生理盐水袋内冲洗。记录并分析基线及治疗后3d时的疼痛程度、牙周袋溢脓情况、牙齿松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疼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Cr:YSGG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杨柯;梁照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方案对异位妊娠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保守治疗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异位妊娠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可保守治疗的患者共108例,治疗方式采用甲氨蝶呤单次剂量妊娠囊内注射和多次小剂量肌肉注射治疗,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hCG值的变化,异位妊娠包块缩小的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vs 66.0%,P>0.05);血βhCG下降率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剂量妊娠囊内注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分次剂量组(17.2%vs 30.0%,P<0.05),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为主。结论单次妊娠囊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与多次肌肉注射的相同,但是多次小剂量的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针对适应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建议采用单次妊娠囊注射。

    作者:张海鹰;张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闭合性肝外伤手术儿童诊疗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闭合性肝外伤手术患儿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9-2014.10间我院21例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肝外伤儿童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1月~12岁5月,平均5.2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术中见3例肝包膜下血肿,16例肝脏裂伤,1例损及第二肝门,1例损及第三肝门,术中以3.0~5.0 Prolenen缝合创面,单纯修补10例,可吸收止血材料填塞2例,填塞加缝合7例,肝静脉修补1例,下腔静脉及肝短静脉修补1例。结果17例患儿经手术止血,获得痊愈,2例患儿术后出现胆漏,其中外引流1例,胆肠吻合1例,终痊愈出院。1例术前由于脑缺氧缺血时间过长,术后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因肝外伤损伤肝静脉,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儿童闭合性肝外伤应积极恢复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不稳者行手术探查,术中应以修补或可吸收止血材料填塞为主,避免切除具有活性的肝脏组织,严格仔细止血、良好的手术技巧及方式的选择、恰当的辅助治疗措施均是避免术后再次出血和获得痊愈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邓玉华;张明满;郭泓伶;王浩名;李英存;郭春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凝胶在小儿全麻喉罩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对小儿全麻喉罩插入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0例,纳入标准:年龄3~9岁,ASA I~II级,排除标准:术前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态肥胖、张口度过小、存在异常口咽病变、心肺疾病、局麻药过敏者、手术时间超过2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凝胶组(A组)和石蜡油组(B组),每组各40例,分别将利多卡因凝胶和石蜡油涂抹于喉罩前端及背面尖端。于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分别记录插入喉罩前(T0)、插入喉罩时(T1)、插入喉罩后1min(T2)、3 min(T3)时SBP、DBP、HR及喉罩拔除时躁动情况,并观察术后48h内咽痛及咽部不适情况。结果二组患儿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时、插入喉罩后1min、3 min时SBP、DBP、H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A、B组患儿喉罩拔除时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2.5%、37.5%,A、B组患儿术后48内咽痛及咽部不适发生率分别为7.5%、25.0%, A组患儿较B组患儿术后躁动及术后咽痛、咽部不适发生率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凝胶可降低小儿喉罩拔出时躁动及术后咽痛、咽部不适发生率。

    作者:杨永华;岳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代谢相关指标与骨密度改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改变之间关系,探索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关系。方法测定49例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酶,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及股骨颈、腰椎腕部骨密度T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骨钙素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患者水平增高,骨钙素与腰椎骨密度(r=-0.324,P=0.041)、腕部骨密度(r=-0.368,P=0.019),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腕部骨密度(r=-0.368,P=0.019)呈负相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组呈低值,且与骨量改变无相关性。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与破骨细胞活性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时,骨代谢增加,骨钙素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增加,似乎腕部骨密度改变更能体现全身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从整体来说,成骨作用与破骨作用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作者:史冉庚;赵桂芬;木亚塞尔;冯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科研经费是指医院科研课题人员获得的、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提供、用以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医学科研项目的经费[1],是医院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障,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科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整体质量。科研经费管理是对研究和发展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经费所投入目标的预算、分配、使用和实际物化效果进行调节的动态过程。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强以及卫生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科研经费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近三年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近600万元,是以往三年间科研经费的2倍。但由于以往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严格等,致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出现诸多问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此,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逐渐成为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史建平;孔田甜;古丽扎尔·艾海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