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临床分析

魏建华;邱蕾;常可可

关键词: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胸水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结核性胸膜炎7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吸收速度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正比,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胸膜增厚多,合并症多,平均住院日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以达到满意疗效.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手术配合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此术式不但克服了阴式手术遗漏转移淋巴结的弱点,而且弥补了经腹手术可能造成盆腹腔黏连、术后放射线治疗导致肠损伤的不足[2].但是,由于手术的操作难度增大,对手术护士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的27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术中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娟;李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胚冷冻在预防OHSS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全胚胎冷冻在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中的价值.方法 对946例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为预防OHSS而行全胚冷冻的患者120例,观察其中重度OHSS发生率,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结果 946例中共发生OHSS 30例,全胚胎冷冻患者120例;发生中重度OHSS 3例,占总发生中重度OHSS的10%;新鲜周期移植826例,中重度OHSS 27例,占总发生中重度OHSS的90%,全胚胎冷冻组发生中重度OHSS比例显著低于新鲜周期移植组.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49%,高于同期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率.结论 全胚胎冷冻是预防中重度OHSS的一种重要措施,其后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率高于同期新鲜周期妊娠率.

    作者:赵亚琼;金锐;王莹;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4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康妇炎胶囊,同时将其颗粒溶于生理盐水中,每晚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口服康妇炎胶囊.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87例治愈51例(58.6%),有效36例(41.3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0例治愈19例(31.67%),有效23例(38.33%),无效18例(30%),总效率为7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9,P<0.05).结论 应用口服康妇炎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肯定,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作者:于瑛;赵彩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临床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有关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对SDS评分>53分的患者进行分类诊断,确定情绪障碍的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可能因素进行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20.29%的患者符合ICD-10中关于情绪障碍的疾病诊断标准,类型以抑郁焦虑混合状态为多见,抑郁症次之;Logistic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病程、并发症数目、糖化血红蛋白,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因子和社会支持中的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别是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易伴发抑郁障碍,因影响预后,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赓;田文珍;曹艳玲;雍生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治疗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异常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患者妊娠后给予阿司匹林50或75mg·d-1口服,并给予黄体酮20~60 mg·d-1;对照组患者妊娠后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20~60 mg·d-1,2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全部患者在妊娠期间均给予叶酸、维生素E等基础治疗,妊娠结束后评价全部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妊娠治愈率高且妊娠期无严重并发症,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可成为评价复发性流产原因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永丽;王飞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皮质醇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80例老年女性T2DM患者为病例组,正常值为对照组;80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组:HbA1c>7%组40例,年龄(67.44±6.270)岁;HbA1c≤7%组40例,年龄(67.05±5.54)岁,分析皮质醇变化.结果 病例组血浆皮质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HbA1c>7%组日均血浆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空腹血糖(FPG)明显高于HbA1c≤7%组(P<0.05);老年女性T2DM患者皮质醇与FPG、HbA1c、总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T2DM患者皮质醇明显增高,血糖升高与皮质醇互为因果,良好控制血糖、监测皮质醇可以改善老年女性T2DM患者病情.

    作者:何小花;白云贤;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者为病例组,同时期无泌尿系感染者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入院随机血糖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白蛋白、血清钠、血清钙、血清磷较对照组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钙、血清磷、白蛋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入院随机血糖升高,农村户籍为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危险.

    作者:张金玲;何兰杰;马万瑞;王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男性因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反复种植失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技术中反复种植失败(RIF)的男性影响因素,分析RIF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DNA碎片化指数(DFI)、精液常规参数、辅助助孕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接受IVF-ET技术助孕患者共49例,其中RIF 19例作为病例组;临床妊娠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nnexin V-FITC/PI精子双染,通过流式细胞仪器(FCM)检测精子亚群所占的比例.结果 2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精液量、密度、前向运动比率(PR)、形态及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E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RIF发病的男性因素较多,DFI、BMI及生活方式可能不是RIF发生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春莲;马强;李彩艳;贾韶彤;吴昕;景万红;阳清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多态与POF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多态与卵巢早衰(POF)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技术检测40例POF患者及52例卵巢功能正常的对照女性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多态,比较并分析其在2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POF组和对照组的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次数范围分别为15~30次和14~35次,双等位基因均值分别为22.91±1.94和23±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基因CAG短重复多态(n<23)在POF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为47.5%和51.92%,AR基因CAG长重复多态(n≥23)在POF组和对照组分布分别为52.5%和4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多态与POF无明显相关性,不是POF的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刘丹;赵君利;刘丽;成洁;袁莹莹;杜娟;程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子宫腔内病变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约占不孕病因的10%[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宫腔镜检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孕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它能够在不破坏子宫正常解剖结构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到宫腔内的病理、生理改变、准确定位,方便活检,代替了盲视的诊断性刮宫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子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我中心于2012年10月开始对宫腔镜检查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艳;姜银芝;史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餐后高血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餐后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组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50例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而HBC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HBCI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多元性回归分析提示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HbA1c、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BCI呈负相关,餐后2 h血糖对HbA1c的贡献比空腹血糖大.结论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以餐后高血糖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白彬;黎慧;张如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高反应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卵巢高反应患者对卵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符合实验条件的体外受精/卵泡浆均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病例资料,其中卵巢高反应组102例,正常反应组117例.分析2组的获卵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新鲜周期移植率.结果 2组患者在获卵率、成熟率、受精率、新鲜周期移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高反应组在多精受精率高于正常组(P>0.05),在优胚率上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辅助生殖技术(ART)过程中,卵巢高反应可能影响部分卵子质量,可能是因为卵子成熟度不一致.

    作者:唐大伟;包俊华;王莹;金锐;刘永杰;刘芳;白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鱼精蛋白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男性不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WHO已明确指出不育症是指正常育龄夫妇12个月无保护性交而未能受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遗传角度上对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分析.目前已经确定的遗传异常,包括染色体异常、精子mtRNA 突变,单/多基因遗传病以及遗传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异常等[2].从核酸与蛋白质水平上的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其中鱼精蛋白的研究成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研究的一大热点.

    作者:刘小霞;焦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HCG剂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对卵子成熟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个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按肌注HCG剂量不同分为10 000 IU组、8 000 IU组、6 000 IU组,统计观察三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证(OHSS)发生率、OHSS取消周期率.结果 ①3组患者体质指数、OPU前24 h血HC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患者的年龄、HCG日≥14 mm卵泡数、HCG日LH、HCG日E2值、HCG日P、OPU日E2、OPU日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患者受精率、卵裂率、OHSS发生率、OHSS取消周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患者卵子成熟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少HCG的注射剂量可以提高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OHSS发生率、OHSS周期取消率,但对受妊娠率无影响.

    作者:李娟;罗艳;胡蓉;王飞苗;吴昕;刘春莲;姜银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辅助生殖技术与出生缺陷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作为新兴的技术已经走过35年的发展历程,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诞生的婴儿近2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关于社会舆论、宗教风俗、道德法律及人口繁衍等争议从未终止.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已成为不孕症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而ART是否会增加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仍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作者:陈琰;徐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泡刺激素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β-黏连蛋白、E-钙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β-黏连蛋白(β-catenin)、E-钙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 FSH分别作用SKOV3细胞和HO 8910细胞48 h后,分别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FSH可以增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HO 8910内β-caten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作用后,SKOV3细胞内E-cadher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HO8910细胞内E-cadher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H可能通过与受体结合或通路作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并引起其β-catenin表达的增强及E-cadherin表达的减弱,从而增强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杨彩虹;高珊;张雪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房按摩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房按摩通过以手按摩产妇乳房或按压相关穴位,使堵塞的乳腺经络通畅,增快血液流动速度,平衡机体内环境[1],从而使腺管通畅,乳房胀痛缓解,并增加出乳量,预防及治疗乳腺炎的发生.我科于2010年开展产后乳房按摩业务,现回顾性分析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乳房按摩的临床资料,就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仙;徐丽莉;朱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常规IVF短时授精第2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常规IVF短时受精中第2极体排出以及受精后原核形成的情况,评估该两项指标与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因女方输卵管因素接受常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05个周期,观察受精后3~5 h第2极体排出以及授精后18~20 h原核形成情况.按照第2极体排出以及原核形成与否分为4组,A组(第2极体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B组(第2极体未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C组(第2极体排出,未观察到2个原核),D组(第2极体未排出,未观察到原核形成),评估各组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 共观察851枚行常规体外授精的成熟卵子,获胚胎728枚,4组间胚胎形成率及优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第3天胚胎卵裂球数目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6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A组和B组介于6~8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第3天胚胎碎片程度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精后3~5 h见第2极体排出且18~20 h观察到2个原核形成的胚胎具有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

    作者:刘芳;王莹;金锐;白刚;刘永杰;唐大伟;包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变化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 型糠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90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PI)、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垂体泌乳素(PRL)及睾酮(T)等检测值,观察性腺激素的变化;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无胰岛素抵抗组(Non-IR组),探讨绝经后女性T2DM性激素变化特点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绝经后女性T2DM的E2、FSH、LH显著减低(P<0.05),PRL、T显著增高(P<0.05),P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P>0.05);IR组与Non-IR组比较,E2减低(P<0.05),其余性激素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性激素严重紊乱,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李定中;白云贤;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患者行静脉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 可减少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并可确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其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治疗途径[1].但是PICC 是侵入性操作,对伴有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时应特别慎重[ 2].本文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观察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效果并总结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王丽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