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万惠玲;宁志荣;马莉莉
目的 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纵向心肌应变特点,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方法 6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非肥厚组33例(NLVH组)与左室肥厚组30例(LVH组);健康者对照组49例,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室长轴各室壁的收缩期纵向应变(LS).结果 3组间左心室长轴LS值呈递减趋势,且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中大部分室壁及LVH组各室壁节段的LS值均下降(P<0.05).结论 STI可早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
作者:陈青;刘怀荣;安雅萍;贾武梅;崔建钧;姚成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每组各组15例.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骨折椎体高度、椎体矫前缘正率、节段后凸Cobb's角矫正率的组间差异.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2组对骨折的复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间的椎体前缘的矫正率、后凸Cobb's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方面单节段优于短节段,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证,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可靠的疗效.
作者:吕强;程锁利;王一农;李炳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相关获得性危险因素对疾病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479例经CTPA或核素肺通气肺灌注扫描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29例,老年组250例,分别就疾病形成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青年组的获得性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炎70例(30.57%)、高血压38例(16.59%)、外科手术术后(近4周内制动)27例(11.79%)、外伤致动12例(5.24%)、肿瘤病史11例(4.80%)、剖宫产手术后10例(4.36%);老年组的获得性危险因素依次为高龄高血压94例(37.6%)、下肢静脉炎59例(23.60%)、冠心病33例(13.2%)、COPD 26例(10.4%)、脑血管意外24例(9.60%)、外伤手术史22例(8.8%)、肿瘤病史17例(6.8%).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剖宫产术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致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差异,中青年人以下肢静脉炎、高血压、制动为主,老年人以高龄合并慢性疾病为主.在临床诊断、治疗,特别是预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带来的差异.
作者:贺霞;崔建钧;姚成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RA)患者关节液、滑液、关节软骨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Adipo R2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膝RA的患者51例为研究组(RA组),同时选取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OA组).51例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影像学诊断分类标准分为RA2 12例、RA3 21例、RA4 18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滑膜及软骨中脂联素及其受体水平.结果 RA组滑膜及软骨组织中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OA组(P<0.05).RA组患者关节液脂联素水平与R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3,P <0.05).结论 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在RA炎症关节的滑膜、关节软骨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RA病理过程;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郭舟桐;王巍;程锁利;巩凡;陆志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早产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率、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及出院后1年内随访时EUGR的发生率,并分析出院后喂养和EUGR的关系.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出生史及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1年内随访及复诊情况.结果 共入选120例早产儿,经分析得出生体重、不同喂养方式是出院后体重EUGR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是随访时体重及身长的EUGR的危险因素.出院后纯母乳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不如搭配早产儿配方奶粉者,需要进一步针对性地制定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策略.
作者:谷娟;张慧;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评价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HS)进入临床路径所取得的效果,为OSAHS的临床路径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2组OSAHS患者(一组进入临床路径,另一组未进入临床路径)在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诊疗次数、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两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临床路径的一组在患者满意度、费用、时间花费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OSAHS的临床路径能使患者得到便利,可以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就诊次数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沙沙;滕雍辉;张佐;曲爱丽;刘冰;李华;赵恬;成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重建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骨科对48例患者施行了该手术,通过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梅燕;杨翠萍;王静;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消斑汤加外敷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黄褐斑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B、C3组,A组60例用自拟消斑汤内服,B组55例用中药面膜外敷治疗,C组57例自拟消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治疗.治疗均为12周,判断疗效.结果 3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60.00%、B组54.54%、C组92.98%,自拟消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消斑汤内服组和单纯中药面膜外治组,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消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丽;万惠玲;宁志荣;马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钠素在回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8例健康体检、72例回族及74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浓度,且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汉族患者人群血浆中PRA、AngⅡ、ALD及ANP水平都比较高,回民EH患者血浆中PRA及AngⅡ水平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浓度在不同种族间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RAS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调节的作用.
作者:孙永福;郭雪茹;郝颖萍;姚婷;白云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CR(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在纤刷物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纤刷物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培养和分枝杆菌核酸(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结果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核病组的阳性检出率为43.20%(108/250),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的28.40%(71/250)和结核杆菌培养法的35.20%(88/250).3种方法检测对照组的结果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36/36).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秦万;欧维正;骆科文;蒙俊;王燕;李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现况调查.方法 对金凤区18 ~ 59岁以上人口采用线索调查和整群调查互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村、社区逐个摸底和排查,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以神分裂者为主,有377例(1.40‰),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301例(1.13‰),重性精神疾病男性385例(2.68‰),女性363例(2.61‰),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性精神疾病以18 ~ 59岁年龄段多见,占患病人数70.86%,其患病率6.1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性精神疾病以文盲为主,共406例占54.2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无业为主(47.32%),不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对不同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和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以减少重性精神疾病发生.
作者:高美英;高晓燕;保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全麻与等比重腰麻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80例,分为A组40例为等比重腰麻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15 mg+芬太尼50 μg),B组40例为全身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3d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水肿、肺不张等)的发生率,术后3d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的发生率,术后3d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患病率.结果 80例患者中,A组术后3d肺部并发症4例(10%),明显低于B组9例(22.5%,P<0.05);A组术后3d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2.5%),明显低于B组5例(12.5%,P<0.05);A组术后3d患POCD 11例(27.5%),明显低于B组21例(52.5%,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等比重腰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周小红;姜鹤;李敬娴;叶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颈部透明层(NT)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孕龄为11~ 14周且胎儿头臀径在45~ 84 mm行产前超声检查单胎妊娠孕妇342例,分析筛查对象中NT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342例筛查对象中NT正常胎儿329例,NT增厚胎儿13例.随访到257例正常分娩病例,出生后检查异常者9例.NT增厚13例患儿中,1例失访,1例分娩后新生儿正常,其他11例均引产,其中1例21三体,2例胎儿合并先心,8例颈部水囊瘤合并其它畸形.结论 NT增厚与多种胎儿畸形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产前超声检查NT无创伤,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孕妇,其可作为早期筛查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维军;纪学芹;锁耀宇;丁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以20~ 39岁组发病者多(46.15%);不同年龄组中治疗转归中治愈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壮年患者治疗转归较好,治愈人数较多,治愈率较高.
作者:田晓梅;石峰;顾才宏;王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一次性成像扫描技术在肺动脉造影(CTPA)和间接下肢静脉造影(CT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及下肢静脉血栓(DVT)患者,先行CTPA扫描,再对髂静脉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完成CTPA和间接CTV.后处理用GSI扫描数据获取静脉血管与肌肉间佳对比噪声比(CNR)对应的单能量图像,设定筛选能量为40~ 90 keV图像进行轴位观察.结果 混合能量显示DVT 28例,其中合并PE 18例;GSI佳单能量图像显示DVT 30例,其中合并PE 21例.下肢静脉血管与肌肉间的佳对比噪声比(CNR)在40~65 keV,平均(47±6)keV.结论 通过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个体化延迟扫描,联合佳单能量图像增加组织对比,可以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任翔;马强;刘磊;张志远;刘娜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脐动脉血流S/D异常的不良妊娠及结局分析,探讨引起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取59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大于相应孕周第90百分位以上的中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追踪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并与对照组180例脐动脉血流S/D正常的中晚期孕妇作对比,分析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结果 ①59例观察组不良妊娠者5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有胎儿发育异常12例,胎儿生长受限(FGR)13例,羊水过少8例,妊娠合并症11例(其中子痫前期6例及妊娠期糖尿病5例)及严重脐带因素6例;②观察组的新生儿发育异常、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流S/D比值增高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异常有关,更关系到胎儿安危,可引起围产儿不良结局,S/D比值越高,新生儿结局越差;临床中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增高者,需分析其原因,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邓丽娟;马小娟;冯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 ~ 30岁输卵管妊娠需手术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切除患侧输卵管)及对照组(保留输卵管手术)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患侧输卵管,对照组采取经腹或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剖开取胎术,比较2组术后1、6、12个月的FSH、LH、E2波动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FSH、E2、FSH/LH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FSH、FSH/LH略有升高,E2下降,至术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无明显改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在一定时间内影响E2、FSH、LH,因此输卵管切除术的实施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要慎重.
作者:范岫洁;屈海蓉;包生武;窦雪艳;高智达;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定位射频热凝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单纯射频热凝术治疗组(R组)及射频热凝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组(N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评价,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组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汤翠翠;杨明武;陈夏平;鲍文强;马汉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紧贴胃、食管和脾脏分离的“三紧贴离断法”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在脾切除时采取原位脾切除术,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紧贴脾脏离断脾蒂及脾周韧带,后离断脾上极的胃短血管.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采取紧贴胃及食管离断的选择性离断术.结果 应用该法治疗45例,术后门静脉自由压力(FPP)平均下降(0.63 ±0.41)kPa,手术出血量平均(453±136)mL,术后无胰瘘及胃排空障碍;随访12 ~ 96个月,无复发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 三紧贴离断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率低,是一安全有效的技术.
作者:田明国;杨勇;王炜;胡丹;李志勇;王立云;詹晶;钱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与否与宫腔占位的关系及其宫腔镜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B超考虑为宫腔占位后行宫腔镜检查确诊的患者273例,根据是否有阴道流血症状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宫腔镜下改变.结果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多见60.8%(166/273),其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9.4%(53/273),子宫内膜癌仅占5.1%(14/273).②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56.1%(102/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70.3%(64/91,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癌7.2%(13/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癌1.1%(1/91,P<0.05).③宫腔镜下血管形态,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病例占11.5%(21/182),其中9例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癌;非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0%,出血组较非出血组血管粗大、分布密集、走形杂乱.结论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以良性病变为主,非出血患者内膜息肉多见.②绝经后宫腔占位,合并出血者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适时的宫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性质的主要方法.
作者:宋宝萍;张灵武;许玉亭;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