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30例

张丽丽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硫酸镁,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镁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39±1.18)d,湿罗音消失时间为(6.71±1.09)d,发绀消失时间为(1.19±0.50)d,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为(1.08±0.82)d,吸痰次数为(3.17±1.06)次,住院时间为(8.09±2.27)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3±1.52)d,(8.42±1.68)d,(2.43±0.57)d,(1.82±0.88)d,(4.61±1.49)次和(9.84±2.51)d(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 P<0.05)。结论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镁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并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的预防作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炎的预防作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30例。置管前均进行地塞米松预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静脉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P<0.05)。结论置管期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地塞米松预处理期间的PICC静脉炎,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陶;尹长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佳乐联合全面护理干预用于中期引产后乳胀50例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配合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中期引产后乳胀缓解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引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用药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引产后乳房的疼痛程度及硬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引产后第4天、第7天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乳房胀痛消失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引产后乳房硬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中期引产后的乳房疼痛以及改善乳房的硬度,从而加快乳胀缓解。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并急性肾损伤20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评价心排出量,同时观察血肌酐(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以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及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Cr及Csy C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 P<0.05),且观察组Csy C上升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GF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 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疗效确切、安全,能显著改善冠脉搭桥术后心排出量,同时能显著降低低心排综合征对肾功能的急性损害。

    作者:施乾坤;章淬;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处方及工艺改进研究

    目的:制备性质稳定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方法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对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所制备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对湿热条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能明显提高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成品的稳定性。

    作者:肖俊峰;李冬;陈强;吴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甲钴胺)和观察组(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各4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0.00%比72.50%,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 P<0.05);观察组症状总评分(TSS)[(4.2±0.9)分比(6.3±1.2)]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3±0.5)分比(5.4±0.7)分]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值得推广。

    作者:李德;高小亚;陈丽叶;高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型微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微乳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在实现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阻碍。该文中介绍几种新型微乳的研究进展和其在药学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作者:王传邦;刘亭亭;牟丽秋;胡旖耘;向大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泰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胃泰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 )对制剂中的黄芪、灵芝、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灵芝、白芍的TLC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0.202~2.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1.07%( n=6)。结论该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爱文;陈旭;张敏新;宋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院2011年至2013年免疫增强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免疫增强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统计分析医院2011年至2013年临床使用的免疫增强药物。结果2011年至2013年免疫增强药物的销售金额和限定日剂量逐年上升。核糖核酸Ⅱ的销售金额始终居首位,乌苯美司排在后,脾氨肽的销售金额增长幅度大,甘露聚糖肽则出现了下滑;DDDs稳居首位的是胸腺五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排在后;各药限定日费用均有所变化,胸腺五肽逐年下降,胸腺肽α1逐年上升,其余各药变化较小,总体稳定;药品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 B/A )高的为胸腺五肽,低的为核糖核酸Ⅱ,2012年至2013年甘露聚糖肽与胸腺肽α1均为1.00。结论医院免疫增强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用量逐年增加,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陈尚瑜;杨建锋;费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乙和丙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土贝母苷乙和土贝母苷丙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色谱柱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1:69),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土贝母苷甲、乙、丙进样量分别在1.28~12.8μg,0.241~2.41μg,0.515~5.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0%,98.95%和98.78%,RSD分别为0.43%,0.62%,0.46%(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为土贝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黄瑾;张杰;顾正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方案用于胃癌术后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初治患者70例,随机分为SOX组(奥沙利铂+替吉奥)和XELOX组(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各35例。结果70例患者共治疗327个周期。SOX组治疗167个周期,XELOX组治疗160个周期。SOX组的有效率为62.86%,XELOX组的有效率为51.43%。SOX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71%,XELOX组的改善率为65.71%。SOX组较XELOX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结论 SOX方案比XELOX方案更适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

    作者:胥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伤科消肿颗粒处方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伤科消肿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干膏量、芍药苷和绿原酸含量为综合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条件。结果先取薄荷用水提取,挥发油提取率为75.3%;再取薄荷药渣及药液与其他14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芍药苷和绿原酸提取率为79.8%和83.3%;干膏量为每张处方16.49 g;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1.15,加乙醇至60%(g/g),冷藏静置12 h,减压浓缩上清液,芍药苷和绿原酸的转移保留率为80%和74%,干膏量为每张处方10.01 g。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伤科消肿颗粒处方提取工艺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海英;刘武;刘吉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58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方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IPF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的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泼尼松+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试验组的改善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χ2=60.83,P<0.05);试验组在症状改善率、活动量增加率、HRCT异常影像改善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肺功能方面,试验组除了肺活量以外的其他指标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疗效优于联合环磷酰胺。

    作者:刘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 )、Barthel指数、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升高(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 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后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提高骨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目的:考察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霉变前后的当归药材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霉变当归药材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比未霉变的药材要小。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霉变前降低了60.71%和53.16%。结论霉变会严重影响当归药材的质量。

    作者:孙欢;刘胜兰;胡纲;唐建川;秦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杉醇与顺铂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卵巢癌32例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学治疗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卵巢癌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4例,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学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7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0例,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0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1例,总有效率为65.52%。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改善卵巢癌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依从性。

    作者:谢晓琴;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治疗,两组均同时配合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指数为(1.24±0.45)分,骨密度为(-1.99±0.67)mg/cm3,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3±0.64)分、(-2.15±0.58)mg/cm3、53.75%( P<0.05);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及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同时配合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后,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增高,跌倒风险均降低,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孙哲;朱春萍;王慧慧;卜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4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至2014年416例有效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类别、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多,占43.27%;静脉滴注给药多,占84.61%;抗菌药物多,占53.3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占43.94%。结论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需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张莉;周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大剂量(80 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 HRV )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的剂量为40 mg/d,试验组为80 mg/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改善至正常水平且无明显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HRV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术后MVA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改善急诊PCI术后HRV,降低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赵丽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毛浩日查干-5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毛浩日查干-5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采用 Eclipse Plus-C18柱(250 mm ×4.6 mm,5μm)、ODS预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320 nm,流速为1.0 mL /min。结果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05~0.7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9,n=6),加样回收率为98.34%,RSD为1.56%( n=6)。结论该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毛浩日查干-5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作者:银金兰;郑敏;李佳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鸦胆子油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76例

    目的:探讨对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患者采用紫三醇联合鸦胆子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6例。紫杉醇组采用紫杉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液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近期疗效分布显著优于紫杉醇组( P<0.05),总有效率93.42%,显著高于紫杉醇组的82.89%( P <0.05);体能状态(158.7±23.8)分、精神状态(155.7±22.6)分、总体生活质量(314.4±49.8)分均显著高于紫杉醇组( P <0.05)。联合用药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8%,57.89%,48.68%,均显著高于紫杉醇组( P <0.05),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显著高于紫杉醇组的22个月( 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22.37%显著低于紫杉醇组的57.89%( 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36.84%高于紫杉醇组的31.58%,但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采用紫三醇联合鸦胆子油治疗NSCLC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张浩中;熊启香;芦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