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明;熊福;戴晓天
患者,男,31岁,因“头痛发热伴呕吐一周”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HRZE强化抗结核方案,即异烟肼片600 mg顿服、每日1次,利福平片450 mg口服、每日1次,乙胺丁醇片750 mg口服、每日1次及吡嗪酰胺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同时给予布洛芬混悬剂及地塞米松注射液退热、抗炎治疗。治疗8d后,患者对抗结核方案耐受良好,病情有所好转。为巩固疗效,取腰3~4椎间隙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给予异烟肼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100 mg :2 mL,国药准字H12020970,批号为1405091)100 mg,为防止脑膜粘连,同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5 mg,国药准字 H12020515,批号为14014181311)5 mg。患者对首次鞘内给药耐受好,无任何特殊不适,故4d后进行第2次鞘内注射,进针位置及药品用法、用量、品规及批次均不变。在给药至12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痛觉明显减退。立即停止给药,予以维生素B60.1 g静脉滴注、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拮抗异烟肼毒性、营养神经。体格检查示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降低,双侧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患者基本呈截瘫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约25 min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开始恢复,可水平移动,约2级肌力,感觉障碍仍明显。1h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仍感双下肢麻木、痛觉减退。查见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较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腱反射对称。考虑为鞘内注射异烟肼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后未再鞘内注射药品。
作者:李亚骞;官真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挖掘和评价索拉非尼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索拉非尼的安全信号挖掘,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时间、剂量对安全信号的影响。结果共挖掘出索拉非尼138个可疑的不良反应信号,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信号43个。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皮肤不良反应相对其他不良反应在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皮肤药品不良反应中,性别构成无差异,45~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明显多于25岁以下和25~45岁;药品不良反应较多发生在用药半年内,剂量集中在300~400 mg/d。结论临床使用索拉非尼应将用量控制在推荐剂量内,对已有皮肤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慎重用药。
作者:王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引起Ⅳ级骨髓抑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该患者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及身体状况分析引起Ⅳ级骨髓抑制的原因,并与医师一起调整治疗Ⅳ级骨髓抑制的用药方案。结果引起该患者Ⅳ级骨髓抑制可能的原因是化疗药物本身及用量、既往疗化放疗史。临床药师参与用药调整,患者病情好转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协作,在该患者用药调整中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韩宪忠;喻录容;金蜀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P阳性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雷贝拉唑每次20 mg,每日1次;阿莫西林每次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每次0.5 g,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每次0.66 mg、每日2次。均服药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66.67%,HP根除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和53.33%( 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上腹疼痛为80.00%,反酸76.67%,嗳气为8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0%,63.33%,76.6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了明显肝肾损伤,主要表现为恶心、便秘、腹胀、腹泻等,均不影响治疗。结论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HP阳性溃疡,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溃疡愈合率与HP根治率,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耐受性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任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各完成3个疗程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达72.50%,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民;朱金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皮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9月住院的84例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三七片)和观察组(经皮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各4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50.00%比26.19%)及总有效率(97.62%比83.33%)明显升高(P<0.05),胫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0.0±1.5)周比(12.5±2.4)周]、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7.2±1.1)周比(8.4±1.5)周]、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1.0±2.5)周比(13.5±3.0)周]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3周内,两组骨痂大直径[(4.5±1.1)mm比(4.4±1.1)m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3周以后,观察组骨痂大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7.2±1.8)mm比(5.5±1.3)mm ]( 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怀文娟;韩晓峰;朱颖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81岁,以结肠癌术后6年、左侧胸部疼痛3月、加重1周于2013年6月30日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恶病质,体形消瘦,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菲薄,体表骨性标志明显,全身肌肉萎缩(以肋间肌、大小鱼际肌、腓肠肌为甚)。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未闻及杂音。左侧锁骨上窝内侧可扪及一0.7cm×0.5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肺气肿征,左胸、背部皮肤未见皮疹,左侧胸廓及各肋骨均有压痛,肩胛区靠胸椎处明显压痛(5~6椎体左侧椎旁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右中上腹可见长约8 cm陈旧性竖形手术疤痕,右下腹可见长约3 cm陈旧性斜形手术疤痕,左腹可见一长约15 cm陈旧性竖形手术疤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不肿,双侧足背动脉减弱。胸部CT提示左侧第6后肋不连续,上肺背段可见一渗出性病灶。初步诊断为骨、肺等多处转移病灶可能。7月2日,给予抗感染、中药抗肿瘤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因背部疼痛难忍,14:50予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108261,国药准字H10980263,规格为每片10 mg)30 mg每日1次镇痛。次日11:30查看患者全天呈嗜睡状,呼之可应,问答不语,但很快再次进入睡眠状态,无胡言乱语、烦躁不安等。8h内基本未解小便,大便未解。体格检查示心、肺同前,无特殊;腹平软,膀胱叩诊不充盈,位于耻骨联合下2横指,压之无尿意,神经系统检查示神志欠清,头颅未见畸形,颈软,无抵抗,转颈试验阴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c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无舌颤,咽反射正常,无吞咽困难;肢端感觉存在,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当日20:10观察患者神志仍未转清,并出现胡言乱语、表情欣快,立即予乙酰谷酰胺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醒脑,每日2次,并留置导尿。7月6日18:00患者神志逐渐转清,未再出现胡言乱语,问答基本切题,拔出导尿管可自行排尿。抗感染、中药抗肿瘤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坚持用药,未改换药物,7月3日停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后期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故考虑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王慧;邱洪;林芳;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产潜伏期产妇给予间苯三酚后对宫颈痉挛、水肿和宫口扩张的影响,分析不同给药量和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分娩的54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每组13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阿托品0.5 mg,观察1组产妇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间苯三酚80 mg,观察2组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间苯三酚40 mg后采用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 mg,观察3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180 mg。结果对照组宫口扩张平均速度(1.69±1.02)cm/h,观察1,2,3组分别为(2.42±0.89)cm/h,(2.45±1.03)cm/h,(2.93±0.96)cm/h;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用时(17.82±2.02)h,观察组1,2,3组分别为(14.35±1.74)h,(14.20±1.83)h,(11.02±1.15)h;对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200.58±50.48)mL,观察组1,2,3组分别为(180.43±45.82)mL,(179.98±46.83)mL,(162.37±30.21)mL;对照组宫颈水肿占29.93%,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1.90%,21.17%,5.84%;对照组难产率占8.03%,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92%,2.19%,0。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65%,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19%,3.65%,2.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产潜伏期采用宫颈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均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宫口扩张的力度、缩短分娩时间,有效避免难产,值得推广。
作者:邵长好;李爱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对资料的 t检验法对高效液相色谱内、外标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 ×4.6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内、外标法的测定结果平均差值 d 均=1.57,Sd=0.2494,t=6.291( P<0.01)。结论内、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的检验,不能轻易用外标法代替内标法。
作者:王琦;黄秋波;黄晓梅;王佳坤;陈巧辉;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比较多西他赛与顺铂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顺铂组(30例)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多西他赛组(32例)采用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西他赛组临床有效率(71.88%)及临床受益率(96.88%)均明显高于顺铂组(56.67%和83.33%,P<0.05);多西他赛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为62.50%,明显高于顺铂组的43.33%( P<0.05),恶化率为12.50%明显低于顺铂组的26.67%( P<0.05);多西他赛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顺铂组( 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现象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顺铂,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耀鸿;陈冰;蔡奕;陈敬彬;陈家栋;刘万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佳,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生存率10%~20%,而靶向药物的应用可提高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使更多患者能够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临床常采用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 )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进行联合化疗,作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缓解率、生存率等均优于单纯化疗,且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新型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嫄;王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 MMF )与环磷酰胺( CTX )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7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CTX组38例采用CTX联合激素治疗,MMF组37例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缓解率,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补体C3水平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变化,观察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MMF组治疗总缓解率为86.49%,明显高于CTX组的68.4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明显降低( P<0.05),且MMF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明显升高( P<0.05),且MMF组升高更显著( P<0.05);MMF组各系统感染、胃肠道症状及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TX组( 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补体C3及血清ANA阳性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袁子馨;包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检测苯甲酸阿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Chiralcel OJ-H手性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二乙胺(60:40:0.1),检测波长为225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结果阿格列汀与其对映异构体峰的分离良好,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苯甲酸阿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测定。
作者:邱思婕;郭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入选的9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疗程14 d。对比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Gal-3、BNP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56.5±5.2) mm,左室收缩末径(LVESD)为(43.5±5.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8±6.4)%,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为(53.4±5.9)%,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8.8±5.3) mm,(45.4±4.9)mm,(49.5±6.0)%,(51.0±5.5)%(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Gal-3与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l-3为(4.2±1.2)μg/L和BNP为(67.8±18.1)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3)μg/L和(81.2±22.5)μ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为(346.2±42.4)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7±38.8)m( t=2.566,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82.61%(χ2=1.200,P=0.273)。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7.45%比2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能力,大幅降低心衰标志物Gal-3与BNP水平,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凤荣;章德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黏度、阻力指数( RI )和脐动脉舒张压血流峰速比值( S/ D )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24 h尿蛋白量、24 h尿肌酐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较单用硫酸镁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文朝;高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65岁)的用药情况,为提高药物治疗合理化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分层随机抽取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医嘱66259条,合计病例数646例,对其使用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4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痴呆患者多289例(44.74%),其次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60例(24.77%)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42例(21.98%)等。共使用药物208种,以治疗精神科疾病及相关药物为主,使用频度从高到底分别是治疗老年痴呆药(美金刚)、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等。结论该院老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以老年痴呆患者为主,用药方案基本合理。
作者:李方捷;马燕;毛叶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物,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多索茶碱、甲泼尼龙及血清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多索茶碱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40μg/mL ( r=0.9995),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3~24μg/mL( r=0.9996),两者日内和日间 RSD均小于10%( 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 RSD=2.88%)和91.10%( RSD=2.5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菲;王建美;盛柳青;裘颖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接受奥氮平治疗8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评价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后PANSS及PSP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各项症状,奥氮平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胜;符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对食道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食道癌术后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32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均较术前改善,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用于食道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恢复,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琼;王显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硫辛酸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峻菱;兰富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