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联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疗效评价

罗育红;张晖;张学艳;田敏

关键词:生长抑素,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结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5天两组临床疗效及APACHEⅡ评分、血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 t=6.966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 P<0.05),提示生长抑素有益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观察组炎性指标中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下降( P<0.05),联合治疗在清除炎性介质保护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3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 P<0.05)。预后指标中的禁食、住院、腹痛、腹胀、发热的天数观察组都较对照组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SAP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病情向危重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恢复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904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部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分离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检测。结果在分离的1904株大肠埃希菌中,来自泌尿外科的菌株多,为305株(16.02%);检出标本以痰液所占比例高(41.70%),尿液次之(31.46%);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厄他培南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产生更多耐药株。

    作者:罗文才;倪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69例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障碍分度标准(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各项目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定向力、延迟回忆、注意力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1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方法将PSVT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维拉帕米,观察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优于对照组的70.73%( P<0.05)。观察组治疗转复时间(11.28±2.31)min,住院时间(9.78±3.11)d,护理满意度95.12%,对照组分别为(22.33±4.04)min,(14.28±5.09)d和68.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盐酸普罗帕酮治疗PSVT疗效可靠,转复时间短于盐酸维拉帕米;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印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术后抗凝联合护理干预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35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PCI术后抗凝的65例ACS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的血栓、出血、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低分子肝素进行PCI术后抗凝的ACS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而且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40例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心房颤动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次数(5.42±1.87)次/年、持续时间(4.02±1.24)h,对照组分别为(13.29±3.51)次/年、(8.95±2.77)h,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静息心室率(73.54±8.79)次/分、左心室射血分数(47.28±7.96)%,对照组分别为(88.95±11.31)次/分、(40.87±5.6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可靠,能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速尿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50例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速尿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速尿静脉注射;观察组患儿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速尿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15.8±4.1)h、血清白蛋白升高时间(7.7±1.2)d、多尿时间(3.4±1.2)h,对照组分别为(28.3±12.1)h,(12.5±1.3)d,(14.1±2.5)h,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观察组尿蛋白和血清胆固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观察组水肿复发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0%( 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速尿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水肿,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陆日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胶囊中叠氮化物的残留量

    目的:建立测定厄贝沙坦中叠氮化物残留量的离子色谱法。方法采用IonPac AG11-HC保护柱(50 mm ×4 mm),IonPac AS11-HC分析柱(250 mm ×4 mm);淋洗液采用低浓度的 KOH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25μL。结果叠氮化物离子质量浓度在0.542~2.16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方法检测限为0.25 ng,定量限为1.25 ng。结论该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厄贝沙坦中叠氮化物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林伟豪;李东;吴婵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血生化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空腹血糖( FBG )、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HOMA-IR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蛋白、Hcy及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降低( P<0.05),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降低( 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尿微量蛋白、Hcy水平和颈动脉IMT厚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祝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优选桔皮精油的酶解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酶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桔皮精油的工艺。方法采用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法,以桔皮精油的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重复试验优化复合酶配比、pH、酶解温度、蒸馏时间4个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来确定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酶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精油的佳条件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配比为1:2,pH=4,酶解温度为50℃,蒸馏时间为3 h;其中pH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大,其次为蒸馏时间,酶解温度影响较小,而复合酶的配比影响程度低。干桔皮中精油的得率为2.18%。结论采用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能提高桔皮精油得率。

    作者:王建美;宋焕春;陈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前列地尔和纤溶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全血比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治疗后,除峰间潜伏期(IPL)Ⅰ~Ⅲ无明显变化外,两组IPLⅢ~Ⅴ,IPLⅠ~Ⅴ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组间比较,潜伏期(PL)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LⅢ,PLⅤ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纤溶酶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洪武;许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实践

    目的: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意见,其中81.2%的不满因药品管理不善导致。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药品质量的原因,为药品潮解、药品失效、冷藏药品没按贮藏条件冷藏。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拟订活动计划、拟订对策及实施,评价有形成果(药品质量管理提高)和无形成果(圈能力),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药品潮解主要是因协定处方及拆零片剂所致;药品失效主要是因药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积压药品所致;冷藏药品未冷藏保管主要因冷藏药品品种多、数量大、冰柜少所致。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协定处方标准化分装,请领药品规范化,冷藏药品采取少量多批领取并增加冷柜的方法,对药师增强工作责任心等系列措施。活动后潮解药品由活动前的13次下降到5次,失效药品由活动前的5次下降到2次,冷藏管理药品由活动前的16次下降到6次;同时圈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医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李杨华;周祖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克林霉素使用强度与其主要目标菌耐药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克林霉素使用强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简称表葡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医院2011年4季度至2014年2季度克林霉素使用强度和金葡菌和表葡菌敏感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与金葡菌对其敏感率呈显著负相关( P<0.05);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与表葡菌对其敏感率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金葡菌和表葡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与克林霉素的使用强度有关,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克林霉素,可延缓耐药菌出现。

    作者:蒋林;张奇兵;刘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肺部灌注并栓塞治疗进展期中央型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行支气管肺动脉灌注并栓塞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进展期中央型鳞状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优化晚期肺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中央型进展期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与灌注组51例。联合组首先进行125I植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术后1周实施经肺动脉灌注并栓塞化疗,化疗采用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方案,连续化疗3个周期;灌注组仅采用GP方案灌注化疗。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血检测细鳞癌标志物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治疗结束后3个月判定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 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灌注组( P<0.05)。联合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 KPS 评分为(82.3±6.2)分,显著高于灌注组的(79.1±6.5)分( u=2.589,P=0.011)。联合组临床控制率为72.73%、临床获益率为92.73%,均高于灌注组的52.94%和86.27%(χ2=4.455,P=0.03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有7例出现气胸,4例出现咯血,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血),对症治疗后好转;余未见125I粒子游走、放射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放疗与GP方案灌注化疗治疗中央型鳞癌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较单纯灌注化疗治疗不宜手术的进展期鳞癌患者能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负荷,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魏玉芳;张慧;齐姗姗;武纪生;贾震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强化胰岛素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感染29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经常规清创处理后,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换药方式或引流技术,治疗组患者施以负压引流技术,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平均住院时间为(13.3±4.7)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49%、平均住院时间为(20.1±8.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为(17852.45±1272.75)元,对照组费用为(18346.34±1345.72)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引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可临床推广。

    作者:白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76例咳嗽变应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优( P<0.05);咳嗽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磷酸鞘氨醇对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1P预处理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R-MSCs ),并评估S1P对PR-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S1P能显著促进PR-MSCs的增殖,促进PR-MSCs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这与经S1P处理后的PR-MSCs表达VEGF及Angiopointin-1的mRNA增多有关,同时P-ERK1/2高表达于S1P预处理后的PR-MSCs中。结论 S1P能促进PR-MSCs的增殖和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且S1P通过ERK通路影响PR-MSCs的旁分泌,这将促进PR-MSCs的临床应用以及加强对S1P作用机制的了解。

    作者:陆伟;林婧;徐秀秀;桂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抗菌药物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时间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时间效应。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医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83例,随机分为青霉素类组( A组)、头孢菌素组( B组)和联合用药组( C组),各61例,分别给予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以及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另选择61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D组)。观察4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时间效应的关系,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91.80%和96.72%( P>0.05);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4.70±1.92)d,(7.94±4.31)d和(4.63±1.66)d,平均治愈时间A组与C组相当( P>0.05),但均短于B组( P<0.05);3组患儿体内肠道菌群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但A组差异小( 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8%,14.75%和24.59%,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低于C组( P<0.05)。结论单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时间效应,较低水平的肠道菌群影响,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魏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0例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黏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用4周。治疗组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18次。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少( 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糜烂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 P<0.05);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 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中,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糜烂面积,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永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品管圈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将两组护士的护理指标和患儿的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综合考核成绩显著提高,而卡片及病历书写错误率则明显下降( P<0.05)。两组患儿配合的患儿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紧张的患儿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配合的患儿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儿父母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能力,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了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籍子英;边亚;赵丽明;智丽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国家药典中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增本》(以下简称ChP2010)、35版《美国药典》(以下简称USP35)、7.0版《欧洲药典》(以下简称EP7.0)所收载的兰索拉唑有关物质质量标准中的方法,分别对兰索拉唑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对其色谱行为、分离效能、已知杂质方法学、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USP35中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流动相系统较EP7.0和ChP2010收载的流相系统对兰索拉唑杂质的分离效能更好,而采用EP7.0有关物质方法中收载的溶剂对杂质的溶解力更强。结论 ChP2010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与欧美药典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建议ChP2010在以后的修订中,将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改为USP35的流动相系统,溶剂则采用EP7.0的溶剂,并借鉴欧美药典制定限度。

    作者:陈苑;宋粉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