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邓迎杰;宋玉成;方锐;廖军;梁治权

关键词:利伐沙班,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和观察组(利伐沙班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21 d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3 d D-dimer、同型半胱氨酸、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机体的高凝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大肠癌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组(A组)与中西医结合组(B组),各40例。结果 B组与A组相比,中医临床主症疗效明显升高( P<0.05),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2,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配合治疗,可增加临床效果,生存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炎性外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和口服消炎药,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肛门水肿评分为(0.48±0.37)分和疼痛评分为(1.23±0.42)分,均小于对照组的(0.92±0.65)分和(2.76±0.81)分( 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1.67%和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和86.67%( P<0.05)。结论自拟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炎性外痔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肛门水肿和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丹;王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决明子的特征图谱研究及质量分析

    目的:研究决明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为科学评价省评价性抽验品种决明子的质量现状提供依据。方法特征图谱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数据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探讨特征图谱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分别建立了决明及炒决明的HPLC特征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上的决明子质量参差不齐,相似度与现行药典标准含量测定合格率有很大相关性。结论决明子总体质量较差,质量标准有待商榷。建立的特征图谱能清晰反映决明子生品和炮制品的真实质量,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美丽;张少杰;杨金蕊;张艳慧;段康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36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 mL/h,自控剂量为2 mL/30 min,锁定时间30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 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 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斌;吕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蒲苓盆炎康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53例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病毒载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 ( IgG )、免疫球蛋白M ( IgM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0.05),且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更明显( 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和病毒载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金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紫外光固化胶与有机溶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风险评价

    通过对比有机溶剂与紫外光固化胶的黏合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论证紫外光固化胶替代有机溶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粘接工艺的适用性。

    作者:蔡虎;李闻涛;许李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健脾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

    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50例门诊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检查诊断后按就诊时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患者予健脾消食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曲美布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估,检测患者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无药品不良反应;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GAS及MTL水平、生活质量评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治疗组总体复发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脾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醋氯芬酸联合热砂泥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8例

    目的:观察醋氯芬酸联合热矿泥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氯芬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热矿泥浴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功能(Lequesne)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变化,测量治疗前后膝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观察组起效迅速,治疗1周时Lequesne指数和VAS评分显著改善,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 P<0.05);对照组于治疗2周时开始得到显著改善,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 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开始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周开始,两组膝围均降低并持续好转至第4周,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 P>0.05)。结论醋氯芬酸联合热砂泥浴能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缓解疼痛,降低关节肿胀程度,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法舒地尔对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痉挛及术后心脏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桡动脉痉挛及术后心脏事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行PCI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及PCI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观察组患者加用法舒地尔。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继续加用法舒地尔,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术中,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 RAS )、局部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和全身不良症状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炎性因子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60 d,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7%(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中RAS,维持心电图正常,减少术中全身及局部不良症状,改善术后心肌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减少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京;赵博;王晨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医院近2年内针对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单部位感染72例(70.59%),多部位感染16例(15.69%),未明确感染部位14例(13.73%);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单纯革兰阴性菌(G-)感染40例(39.22%),单纯革兰阳性菌(G+)感染23例(22.55%),G-与G+混合感染15例(14.71%),细菌合并真菌感染14例(13.73%),未检查出明确病原菌10例(9.80%);99例(97.06%)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34例(33.33%)为预防性使用,65例(63.73%)为治疗性应用,用药频度( DDDs )排序前3位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氟康唑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 DUI )≤1有14种,DUI>1有6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获得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梁敏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50例

    目的:观察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细辛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 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罗音、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 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细辛脑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伟红;康智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潘生丁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5.00%比80.00%,P<0.05),24 h尿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5.00%比20.00%, 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闻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肠康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58例

    目的:探讨肠康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嘧啶,每次1 g,3次/日;试验组患者均给予肠康颗粒,每次1袋,3次/日,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为(2.24±1.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1.82)分( P<0.05);试验组肠镜下评分为(2.73±1.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2.01)分( P<0.05);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9.31%和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97%和68.97%( P<0.05)。结论肠康颗粒可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48例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每次5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患者继续予以二甲双胍,每次500 mg,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F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胰岛β细胞分泌水平(空腹C肽、2 h 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体重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FBG、空腹C肽、2 h C肽、BMI及eGFR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空腹C肽、2 h C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他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事件,两组仅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 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性好,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体重也未见增加,且对肾功能和胰岛β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封杰;石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67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7%(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8%( 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可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苗药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42例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就诊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喷雾患处,每日3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记录患儿症状及体征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0%( 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流涎、拒食消失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P <0.01),IL-10水平明显增高( P <0.01),CRP 水平明显降低( P<0.01);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作用优于常规抗病毒治疗,能有效缩短疾病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和观察组(利伐沙班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4,21 d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3 d D-dimer、同型半胱氨酸、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机体的高凝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迎杰;宋玉成;方锐;廖军;梁治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药师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培训比赛科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体药师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方法设计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岗位练兵科目,包括计算机系统处方审核能力项(熟练度、速度、能力,30分)、处方摆药记账项(10分)、输液标签生成打印项(15分)、退医嘱处方等项(15分)、补打标签项(5分)、录入领药退药申请项(10分)、药品库存查询项(3分)等,岗位练兵比赛设置相应奖励。结果与结论36例药师均完成了培训及比赛。通过组织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岗位练兵及比赛,显著增强了全体药师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有助于为保障医院输液处方及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审核、记账及打印标签(含标签PDA二维识别码),为以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用于骨折术后治疗40例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抗炎及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及独一味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 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联合独一味胶囊可明显缩短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且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提高外科清洁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在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4年1月至12月各抽取的600份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药师从2011年1月开始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及不合理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术前0.5~2.0 h给药的比例和选用非限制使用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明显减少人均用药天数,将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有利于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薛银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