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48例疗效评价

封杰;石萍

关键词: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研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每次5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患者继续予以二甲双胍,每次500 mg,每日3次,口服。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F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胰岛β细胞分泌水平(空腹C肽、2 h 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体重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FBG、空腹C肽、2 h C肽、BMI及eGFR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空腹C肽、2 h C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他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事件,两组仅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 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性好,未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体重也未见增加,且对肾功能和胰岛β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医院近2年内针对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单部位感染72例(70.59%),多部位感染16例(15.69%),未明确感染部位14例(13.73%);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单纯革兰阴性菌(G-)感染40例(39.22%),单纯革兰阳性菌(G+)感染23例(22.55%),G-与G+混合感染15例(14.71%),细菌合并真菌感染14例(13.73%),未检查出明确病原菌10例(9.80%);99例(97.06%)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34例(33.33%)为预防性使用,65例(63.73%)为治疗性应用,用药频度( DDDs )排序前3位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氟康唑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 DUI )≤1有14种,DUI>1有6种。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确保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期间获得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梁敏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药师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培训比赛科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体药师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方法设计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岗位练兵科目,包括计算机系统处方审核能力项(熟练度、速度、能力,30分)、处方摆药记账项(10分)、输液标签生成打印项(15分)、退医嘱处方等项(15分)、补打标签项(5分)、录入领药退药申请项(10分)、药品库存查询项(3分)等,岗位练兵比赛设置相应奖励。结果与结论36例药师均完成了培训及比赛。通过组织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岗位练兵及比赛,显著增强了全体药师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有助于为保障医院输液处方及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审核、记账及打印标签(含标签PDA二维识别码),为以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监护病房用药安全管理实践及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工作方法。方法分析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用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具体实践关注的要点。结果临床药师从药品贮存和配制质量管理、药物及溶剂选择、给药途径和速率、对医护人员开展宣教、对患者用药监护及宣教等方面,参与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从事药学实践。结论临床药师从多方面入手,可尽快融入ICU用药安全管理,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朱裕林;邢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36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 mL/h,自控剂量为2 mL/30 min,锁定时间30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 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 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斌;吕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子宫大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3,4,5 d宫底高度均明显降低( t=2.34,2.55,2.71,P<0.05),恶露量均明显减少( t=2.59,3.54,3.98,P <0.05);联合组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及3径之和均明显缩短( t=3.42,3.67,3.92,4.11,P <0.05)。结论缩宫素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恶露量,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娟;乔爱玲;赵玉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6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的天麻、独活、羌活、地黄、藁本、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6味药材均能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可用于强力天麻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锦;杨传玉;胡珺;贾金艳;李霞;李勇军;何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降逆汤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降逆汤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研究共56例,对照组患者共55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36%,对照组为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12个月内复发率为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1%( P<0.05)。结论应用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冰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活动能力量表( ADL )评分及躯体功能、机体活动能力、生命力、心理情绪、社会交际能力、自信心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中,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温换芳;苗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舒眠胶囊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周为1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 )评分为(3.78±0.99)分,明显低于B组的(6.12±1.98)分( P<0.05);A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B组的72.00%( P<0.05);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A组嗜睡、口干、头晕、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 B组的28.00%( P<0.05)。结论舒眠胶囊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但舒眠胶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作者:孙爱华;金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含0.004 mol/L庚烷磺酸钠,0.2%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4.0)-甲醇(70:3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盐酸倍他司汀进样量在0.1023~1.02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0.21%( n=9)。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建立中药安全性科学评价方法的思考

    目的:建立科学评价中药安全性的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中药安全性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关于建立科学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的观点。结果通过建立中药不良反应( ADR )研究体系,收集、上报、分析ADR,应用一体化体系、用药监护评价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制订科学监测措施,开展中药质量控制、评价多元化模式,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结合现代药物安全性评价规范,以中医证候分类理论为基础进行中药安全性评价。结论合理、科学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可促进中药发展与进步。

    作者:唐冰;周娅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清热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26例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因子的影响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西医治疗,并给予相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清热化痰中药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以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均减轻,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 t=3.50,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4、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t=3.67,3.03,4.51,3.89,P<0.05)。结论清热化痰方治疗AECOPD痰热蕴肺证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中药成分抑制了体内的炎症因子的产生及作用。

    作者:张圣浛;邓志刚;张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痴呆抑郁症57例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痴呆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合并抑郁症的老年痴呆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疗效、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抑郁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UP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头痛、心悸、嗜睡等症状,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痴呆合并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可靠,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散结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二甲散结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柱(150 mm ×4.6 mm,5μm ),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在2.472~49.4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1.34%(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适用于二甲散结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唐道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大肠癌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西医组(A组)与中西医结合组(B组),各40例。结果 B组与A组相比,中医临床主症疗效明显升高( P<0.05),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平均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2,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配合治疗,可增加临床效果,生存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鱼骨图分析法用于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目的:探讨如何将鱼骨图分析法应用到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中。方法通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讲述鱼骨图的实施方法,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找出该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导,可提高医院药学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作者:张亚松;张培;王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潘生丁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5.00%比80.00%,P<0.05),24 h尿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5.00%比20.00%, 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闻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糖耐量减低31例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耐量减低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金芪降糖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4.66±0.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为(6.02±0.41)%,与对照组的(4.01±0.51)mmol/L和(6.58±1.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 FBG )为(5.81±0.24)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 )为(7.56±0.45)mmol/L,与对照组的(6.29±0.63)mmol/L和(8.34±0.96)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饮食及运动治疗糖耐量减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单纯非药物干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庆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50例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性肺气肿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用时(6.53±1.74)d、肺部X线摄片恢复正常用时(10.34±2.55)d、体温恢复正常用时(3.24±0.4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0.66±2.68)d,(14.26±3.98)d,(7.66±2.08)d( 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性肺气肿感染,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可明显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学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黄蛰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4例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相同护肝药物护肝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大黄蛰虫胶囊口服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随访,治疗组肝纤维化、B超声像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病毒应答、生化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蜇虫胶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炜炜;姚建华;吴霞;李慧;田芝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