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米银抗菌剂治疗阴道炎100例

付金红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剂, 阴道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纳米银抗菌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不同类型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予纳米银抗菌剂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组患者其他类型阴道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纳米银抗菌剂治疗阴道炎有效、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患者依从性好,即使不具备完善的实验室条件也可顺利完成治疗.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时抗肿瘤输液处方剂量溶剂表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创建审核抗肿瘤静脉药物处方对照表,提高审核处方质量和速度,保障患者抗肿瘤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以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药品说明书创建审核处方对照表,分析2014年6月18日至2014年12月18日临时抗肿瘤静脉输液处方审核情况.结果 应用抗肿瘤静脉药物审方对照表前后,药师审核抗肿瘤药物输液处方平均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5组和50组,已审核处方存在问题率分别为0. 7%和0.结论 审方对照表可保障药师快捷、安全地审核处方,显著提高审方质量和速度,保障患者抗肿瘤静脉用药安全、有效,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管圈用于降低药物相关性静脉炎发生率实践及体会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药物相关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订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与结论 经过5个月品管圈小组的活动,使该病区药物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从实施前的13. 33%降至4. 35%,提高了圈员的品管能力,充分展示了病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性.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神经外科药物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中,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世菊;乔琳;霍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氧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氧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接受治疗的102例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 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67%(χ2=10. 160,P=0. 001<0. 05);治疗后观察组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t=12. 31,13. 74,10. 02,P<0. 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t=10. 26,9. 57,12. 01,P<0. 05);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明显优于治疗前( t=27. 30,P<0. 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 t=13. 42,P<0. 05);观察组pH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 62,P>0. 05).结论 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秋平;张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DCA方法改进糖尿病处方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糖尿病处方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医院门诊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部分糖尿病处方,分析处方错误情况、患者满意度、人均降糖药物费用、低血糖次数等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对策并实施.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抽查部分糖尿病处方,分析使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糖尿病处方管理的改善情况.结果 药物配伍错误率由干预前的1. 00%降低为干预后的0. 20%,电子处方错误率由干预前的1. 00%降低为干预后的0,未服药患者由干预前的1. 40%降低为干预后的0. 20%,依从性差者由干预前的1. 80%降低为干预后的0. 20%,服药次数错误率由干预前的1. 60%降低为干预后的0. 20%,服药时间错误率由干预前的1. 20%降低为干预后的0,服药剂量错误率由干预前的1. 60%降低为干预后的0. 20%;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 P<0. 05);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人均药物费用明显低于干预前( P<0. 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处方药物的错误发生,从而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芳;杨瑾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药品有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广泛的药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与临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抗生素杂质检查常用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等优势.该文总结了HPLC法在抗生素药品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拴娣;赵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硬化43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控制血压及控制血糖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钙汀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神经功能、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6个月后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P<0. 01 ) ,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 P<0. 01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 P<0. 01 ) ,IMT明显减小( P<0. 01 ).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硬化患者的神经功能、血脂及血管斑块,不良反应少,对改善脑梗死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思德;邹耀兵;肖静;唐明山;潘成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胬肉术后干眼症38例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鼻翼胬肉术后引起的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鼻翼胬肉术后引起干眼症的患者76例,均为双眼患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给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 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 63%( P<0. 05).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大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荧光素染色等级则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 6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1. 05%( P<0. 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胬肉术后引起的干眼症效果显著,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苏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用于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0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0. 05),观察组护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增高( P<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群;周建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新进展

    概述脂质体制备方法及靶向脂质体的新研究进展.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制备方法(薄膜分散法、反相蒸发法和乙醇注入法)和新型制备方法(微流控流体聚焦法、超临界反相蒸发法和冷冻干燥法).新型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包封率较高、粒径分布均一、无残留有机溶剂等优点.与普通脂质体相比,靶向脂质体(如长循环脂质体、物理化学靶向脂质体、配体靶向脂质体)可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在药物传输系统中,脂质体传输系统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盛竹君;徐维平;徐婷娟;金勤玉;吴亚东;杨东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各40例.利伐沙班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华法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结果 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相比,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P<0. 05).两组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 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 HR及 RR降低,PaO2 及 PaCO2 升高,且利伐沙班组较华法林组改善更显著( P<0. 05).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50%,明显低于华法林组的22. 50%( P<0. 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争艳;宋良;张艳艳;苑学;李艳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013年至2014年医院痛风患者用药情况与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痛风数据库中常用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痛风数据库收集患者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接受抗痛风药物治疗的340例痛风患者,统计并分析其抗痛风类药物的用药情况,用药频度(DDDs)、排序,以及其他分类药品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抗酸药在痛风各分期的使用分布情况;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HRQOL)评分情况.结果 抗痛风类药使用中,秋水仙素DDDs高,使用率达85. 29%,高于其他药物的使用率( P<0. 01);在治疗痛风其他分类药品中,抗酸药碳酸氢钠使用率69. 41%高,与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率45. 59%及激素类药物使用率22. 3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且碳酸氢钠在痛风各个分期均有使用,除在急性发作期与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率差异不明显外( P>0. 05),在间隔期、慢性期、缓解期的使用率均高于其他分类药物( P<0. 05).通过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重度疼痛患者所占百分率降低37. 06%,生活质量评分达81~100分患者百分率上升27. 16%,与治疗前患者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该院治疗痛风疾病,以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作为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一线药物,在慢性期及缓解期主要应用排酸剂及抑酸剂,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在各个分期用于对症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临床疗效佳,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刘红;肖纯;蒲佳;刘丹;杨静;邓代华;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40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CS心肌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50%( P<0. 05);观察组治疗14 d后的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患者心脏形态结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 05).结论 ACS心肌损伤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心肌损伤症状,保护心肌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俞海燕;倪卫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64例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疗法对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血管外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2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行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69例患者行40次治疗,102例行大于35次治疗,10例行小于10次治疗,16例患者行14~28次治疗.其中5例因幽闭恐惧症早期终止治疗,15例因身体状况恶化(其中4例死亡,6例行大截肢手术,5例住院治疗)终止治疗.通过门诊或上门随访方式对所有患者行12~24个月随访,随访期间,观察组临床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中,治疗期间死亡1例,不能排除高压氧综合治疗( HBOT )与患者死亡无关;对照组中,1例患者在治疗中因短暂性意识丧失住院24 h;观察组2例、对照组4例治疗6 h后出现低血糖(血糖 <3. 0 mmol/L);观察组中气压损伤性中耳炎1例,出现头晕1例,白内障恶化1例,对照组中4 例因咽鼓管气压失衡引起疼痛需要进行鼓膜切开术加置管引流;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发生氧中毒、癫痫、气胸.结论 高压氧疗法辅助治疗可促进慢性足溃疡痊愈,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李文静;刘鹏;刘敬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30例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合并高血脂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合并高血脂症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00%( P<0. 05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合并血脂冠心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晶;郑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米非司酮.随访1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雌二醇( E2 )分别为(102. 4 ± 11. 23),(28. 45 ± 4. 31),(55. 6 ± 6. 41)pg/mL,对照组为(102. 8 ± 12. 34),(62. 54 ± 4. 23),(72. 4 ± 11. 2)pg/mL;试验组术前、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孕激素( P )分别为(0. 78 ± 0. 07), (0. 38 ± 0. 06),(0. 62 ± 0. 03)pg/mL,对照组为(0. 76 ± 0. 09),(0. 65 ± 0. 12),(0. 68 ± 0. 11)pg/mL;试验组术后E2和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有10例( 17. 54%)复发子宫肌瘤,试验组有2例( 3. 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预防子宫肌瘤复发有一定疗效.

    作者:丛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地塞米松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61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将12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酸、使用生长抑素及监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每天2次,3~5 d停药.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发热时间、血淀粉酶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肾功能衰竭、休克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临床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早期、足量的使用地塞米松能明显减少MODS等严重并发症,明显减轻病情,缩短疗程,降低死亡率,减少临床费用.

    作者:安宁;王俭;杨训;甘险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 )后序贯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EMT患者129例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69例和手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保守手术,镜下清除囊肿,剥除异位病灶,实施粘连松解,联合组术后第1次月经末肌肉注射 GnRH-a,每次3. 75 mg,每4 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6 次.结果 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糖链抗原( CA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呈先明显下降后上升趋势,术后12个月仍低于术前水平,但术后6,12个月联合组均显著低于手术组( P <0. 05 );联合组随访期内更年期症状、停经、骨密度降低发生率显著高于手术组( P<0. 05 );术后12个月,联合组B超发现新病灶与CA125升高( CA125>35 U/mL )的比例均高于手术组,其中CA125升高比例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中重度EMT后序贯注射GnRH-a可明显减轻痛经程度,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能一定程度上降低EMT的复发率.

    作者:姬宝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卡马西平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0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均采取卡马西平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孟娟;线杰;郭小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使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各60例.结果 康复护理组的患肢水肿、排尿困难、出血发生率分别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差异显著(χ2=5. 44,4. 56,4. 13,P<0. 05);护理4周后,传统护理组焦虑自我评价表得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康复护理组( t=3. 92,4. 35,P<0. 05).结论 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乳腺癌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疗效明显,可作为一种理想护理方式.

    作者:白凤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层社区医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报的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00份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略多于男性,60岁及以上者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占45. 00%;药品以一般反应为主,占79. 00%;静脉滴注为主要给药途径,占84. 00%;抗感染药物引起的多,占51. 00%,其中头孢菌素类占64. 71%.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及对社区患者的宣讲,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玥;周燕;周文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