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育娟;杨洪源;张占东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 组)63例和对照组(B 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B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A 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血气指标、气道炎性指标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与气道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A 组患者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B 组( P <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 B 组的84.21%( P <0.05);治疗期间 A 组、B 组分别有5例、4例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较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更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廖永红;郭依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连续测量3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取平均值作为基线数据,给予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 U,金水宝胶囊3粒,3次/天,连续服用12周后,连续3 d 测量 UAE 水平,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UAE 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对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影响不大。
作者:李英;安娜;王敏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制剂物料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制剂产品质量优质、合格。方法针对医院制剂物料供应管理中无专人管理,制剂物料未实行仓贮式管理、不符合贮存条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规范化管理对策。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成立制剂用物料质控管理小组,构建制剂物料仓库,成立制剂物料产品包装品前期设计、审核后采购等工作流程,制剂物料的质量及工作流程科学、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较改进前管理效果明显,制剂产品质量优质、合格、稳定得到了更高保障。制剂物料无专人管理、数量不清、混放、混杂,浪费,超过有效期,不符合储存条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结论规范化管理能促进制剂管理工作流程科学化、规范化,可保障制剂产品质量的优质、合格性。
作者:叶政德;叶丹丹;闫文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包括野生、栽培和市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 - DAD)法测定3种来源的地骨皮药材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 Synergi 4u Hydro - RP 80A 柱(250 mm ×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来源于栽培的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地骨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普遍较高,均大于9.090 mg / g;来源于野生的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地骨皮以产于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较高,在8.969~15.012 mg / g 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阿魏酸含量高的4个样品均存在于来源为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的地骨皮中,其他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均为7.459~39.258μg / g,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地骨皮甲素/乙素可作为地骨皮质量控制的特征指标,且含量不应低于1 mg / g,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且专属性强,可为地骨皮的质量控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赵晓玲;张鑫瑶;何春年;彭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性药物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对氨茶碱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85:15),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5 nm。SD 大鼠,随机分为单用氨茶碱组(APL 组)、左西替利嗪+氨茶碱组(LCZ + APL 组)和西替利嗪+氨茶碱组(CZ + APL 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给药0,2,4,6,8 h 时采血测定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 LCZ + APL 组比较,APL 组氨茶碱的给药后初始血管浓度( Co)、消除速率常数(Ke)、药物半衰期( t1/2)、清除率( CL)、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表观分布容积( Vc)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或P <0.05)。与 CZ + APL 组比较,APL 组氨茶碱的 Ke,t1/2,CL,AUC 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 Co 及 Vc 无显著差异( P >0.05)。与LCZ + APL 组比较,CZ + APL 组氨茶碱的 Ke,CL,Co,AUC 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或 P <0.05),t1/2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均可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代谢率减慢,同时西替利嗪使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的作用比左西替利嗪更明显。
作者:路晓钦;黄丹;李蓉;董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更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为硬膜外麻醉组,B 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麻醉组,手术方式均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 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满意度、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 A 组( P <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头痛、发生率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但 B 组患者术中记忆情况明显优于 A 组( P <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能安全应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庆旺;弭艳旭;张伟;秦彩娟;朱广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创新驱动战略的意义和我国制药工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到我国制药工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障碍,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制药企业创新决策的现状。结果与结论医药不分是我国制药企业实施原研型创新的大障碍,故医药分业是必要的。只有实行医药分业,制药企业才能选择原研型创新,从而有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作者:董洪年;黄泰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每次25 mg,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每次100 mg,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在短期使用益赛普与甲氨蝶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关节数及握力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 =3.25,2.98,3.02,4.58,P <0.05),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t =3.62,3.05,6.98,P <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在 ACR20,ACR50和 ACR70等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20,5.67,3.98,P <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高血压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片,试验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片,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左心室肥厚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试验组 LVEDD 下降更明显( P <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对比单用卡托普利,更能有效地降压调脂,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心肌重构作用更显著。
作者:饶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为14 d。观察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 - CA)。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53%,对照组为7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 NIHSS 和 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 VM - CA 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运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患者1,男,57岁,因“尿中带血伴全身乏力两月”入院。既往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多年,12年前行脑垂体瘤部分切除术,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数月前曾因血脂升高于某地段医院就诊后开始服用“脂必妥”治疗。入院两月前,出现肉眼血尿伴全身乏力,无肌肉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5.4×109/ L,中性粒细胞(N)46.5%,血生化示尿素氮(BUN)4.7 mmol / L,肌酐(Cr)134μmol / L,钾(K)3.2 mmol / L,钠(Na)138 mmol / L,三酰甘油(TG)3.91 mmol / L,血肌酸磷酸激酶( CPK)5950 U / L,血糖4.8 mmol / L,总蛋白79 g / L,白蛋白45 g /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1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175 U / L。入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垂体瘤术后、急性肠炎。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规格为每片10 mg,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01712K)20 mg 口服、每日1次,黄连素片300 mg 口服、每日3次。治疗3 d 后发现 CPK 升高至6184 U / L,肌红蛋白116 ng / mL。考虑既往无肌病病史,也未合用其他可导致 CPK 升高的药物,且有明确的他汀类药物用药史及肌酶异常升高,分析原因可能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用药相关,诊断为药物性肌炎。遂于当日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停药第5天复查 CPK 1066 U / L,肌红蛋白679.9 ng / mL。停药第7天再次复查 CPK 735 U / L,肌红蛋白679.9 ng / mL。
作者:赵玉芬;王燕芬;周淑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持续进行性,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人类社会年龄结构的老年化,AD 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250万患者,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 AD 患者将达到400万,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因此,寻求治疗 AD 的有效方法和药物已成为医药领域的一项热点课题。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与常规按摩、理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7.14%和7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和42.86%( P >0.05);理疗28 d 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 <0.01)。结论采用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跃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443例寒湿瘀阻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336例,对照组(予麝香追风膏治疗)107例。对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采用可视化模拟系统(VAS)疼痛评分、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在 VAS 疼痛评分、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绝对值和临床有效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或 P <0.01);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关节肿痛安全有效,疗效优于麝香追风膏。
作者:殷书梅;林新艳;徐超;虞阳;黄张磊;龚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差异,为我国抗生素说明书写作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抗生素(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说明书,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国内外药品说明书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结论国内药品说明书在格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使用范围应作适当改进,将所属菌属与临床诊断联系起来。
作者:杨谨成;杨珺;何铁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微波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妇科千金片,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自拟中药汤剂保留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疗法,30 d 后对比两组盆腔炎症状积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 后,两组盆腔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为(3.6±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1.1)分( t =6.185,P =0.000<0.05);治疗组治愈率(26.00%)与总体有效率(9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89%,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 =0.030;χ2=5.922,P =0.01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针刺并艾灸取穴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提高常规疗法总有效率,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砚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100例确诊患者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等。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0%( P <0.01);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降低( 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防和治疗Ⅳ度骨髓抑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中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分析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原因、发展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共分析了91例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多种化疗方案均可引起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共39例,占42.86%。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其中81例出现了白细胞Ⅳ度减少,17例出现了血小板Ⅳ度减少,7例同时出现了白细胞和血小板Ⅳ度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11天)略滞后于白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7.5天)。针对骨髓抑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的骨髓抑制均得到纠正。约1/3的患者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有效缓解。结论多种化疗方案可导致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约1/3患者伴有发热,对于Ⅳ度骨髓抑制伴发热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作者:程凯;蒋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利鲁唑片的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 Agilent TC -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水(9:11)为流动相,有关物质测定的检测波长为221 nm,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 / min。结果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检出限为0.32 ng。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 =0.35%( n =9),利鲁唑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5~0.75μg( r =0.99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杰;李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潍坊市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中的风险因素,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把握今后的工作重点,预防和排解食品药品质量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以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跟踪检查等方式,对潍坊市食品药品各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潍坊市食品药品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风险,中药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应通过总结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预防建议及监管对策。
作者:刘玉华;祝希梅;李允营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