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得宁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刘弘;张玲昂;王俊杰;赵京生

关键词:心得宁口服液, 丹酚酸B,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心得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参、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得宁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丹酚酸B进样量在0.121~1.93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1.15%( n=6)。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心得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注射组及改良注射组两组,各110例。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常规注射法治疗和改良注射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注射组注射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86.36%和31.81%,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的95.45%和59.09%(χ2=5.5000,P=0.0190;χ2=16.5000,P=0.0000);改良注射组注射疼痛程度为(3.16±1.11)分,常规注射组为(4.27±1.35)分,改良注射组明显优于常规注射组( t=-6.6610,P=0.0000);同时改良注射组发生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患者皮下瘀斑及皮下硬结面积为(1.35±0.67)cm2及(1.21±0.63)cm2,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t=9.4125,P=0.0000;t=10.8503,P=0.0000)。此外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改良注射法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注射效果,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四项。

    作者:张宏;石桂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所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分离出3016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比例高(21.44%)、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9.63%)、鲍曼不动杆菌(8.88%);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高(7.7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第1代头孢类耐药率较高(60%~90%),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较敏感,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与大肠埃希菌相似,但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低于大肠埃希菌,均低于15%。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小于30%的只有有阿米卡星(23.4%)。铜绿假单胞菌对加酶抑制剂类、第4代头孢类、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是17%。葡萄球菌属未出现耐药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结论医院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故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彦清;毛光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2009年至2011年医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医院2009年至2011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年度消耗量、年度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 )及限定日费用( DDDc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年度用药金额总量缓慢增长,促皮质素类与抗孕激素类基本持平,孕激素类小幅下降;年度总DDDs也缓慢增长,其中芳香酶抑制剂类药物增幅大,阿那曲唑的年度增长率达20%以上,其他药物呈不同幅度下降。DDDs排序由高到低前3位的是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来曲唑。结论使用多的药物仍是他莫昔芬,第3代芳香酶抑制剂类药物越来越受欢迎,阿那曲唑更是为临床医师所青睐。

    作者:单文治;裴保香;木阿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573例肿瘤患者用药咨询病例分析

    目的:明确肿瘤患者的用药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门诊药学服务。方法收集和整理医院2013年上半年用药咨询病例,从患者人群,药物类型,咨询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咨询病例关注的内容主要为新药和药品不良反应。结论今后咨询工作应以新药和药品不良反应为重点,加强该方面的知识储备,明确肿瘤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同时,建议改善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建立针对肿瘤药学咨询的服务模式。

    作者:陈伟;王宇;费小非;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仪联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多磺酸黏多糖涂抹局部治疗,观察组30例将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于超声电导仪治疗发射头凹槽内,并贴于治疗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 P<0.05),且观察组病情改善时间为(4.04±0.3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6±0.37) d ( 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林春;严春燕;蒋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心得宁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心得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参、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得宁口服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丹酚酸B进样量在0.121~1.93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1.15%( n=6)。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心得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弘;张玲昂;王俊杰;赵京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目的:为临床药师有效参加并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理医院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起始于2010年2月至4月(384份)、2012年2月至4月份(487份)、2014年2月至4月份(654份)的病例,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术前及术后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使用时间等方面逐渐趋于合理;缩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后,并未增加术后感染例数,住院时间并未延长。结论制订规范的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药师对术前及术后用药的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佟晓娜;陈伟;李灿霞;陈莉;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仙方清咽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仙方清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及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为指标,优选仙方清咽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煮沸后提取20 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且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晓菲;彭晶蕊;张亮;黄良胜;韦家美;苏本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实践及效果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方法2013年3月至6月,以“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为主题,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活动,比较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订了一系列对策。有形成果方面,拆零台和发药台不合格率从3.02降低到1.51,药架不合格率从1.51降低到0.22;无形成果方面,圈员在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药房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改善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

    作者:范艳;邢敏;杨晓媛;陈之德;徐文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 P<0.05)。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5.31±7.96)h,48 h再出血率为18.52%(10/54);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6.12±7.85)h,48 h再出血率为5.56%(3/5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78例

    目的:观察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胍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为(5.54±1.08)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3±1.61)g/L( P<0.01)。结论双胍类药物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展,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静脉留置针用于麻醉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麻醉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中采集成年健康受试者静脉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10,20,30 mg/kg 3个剂量组,在单次静脉给药前后以留置针采集血样标本,法斯特秒表计时,根据采血量计算采血速率。结果按照试验设计,顺利完成30例健康受试者共660次血样采集。结论留置针采血,可以满足麻醉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定时定量大量血标本采集的要求。

    作者:廖天治;刘帆;向璇;陈弟洪;张文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69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对照组凭经验非CT引导注射胶原酶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31例(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疗效优27例(75.00%),良6例(16.67%),尚可2例(5.56%),差1例(2.78%),优良率达33例(91.67%);对照组优良26例(72.22%),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为(3.56±1.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4±1.16)分( P<0.05),且明显优于治疗前(7.98±1.35)分( P<0.05)。结论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佳,缓解疼痛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军奎;杨长波;吝燕斌;齐晓飞;武志强;程志杰;张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51例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治疗组)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照组)治疗10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1例治疗有效率64.70%,细菌清除率73.19%,不良反应发生率7.84%;对照组49例治疗有效率63.26%,细菌清除率73.00%,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国产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夏勇;邓长刚;孔渝;严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全面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85例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值为(71.67±4.3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4.29)mmHg ( P<0.05);二氧化碳分压值为(40.39±2.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7±2.48)mmHg ( P<0.05)。结论在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筋定痛胶囊中柚皮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舒筋定痛胶囊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250 mm ×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4%醋酸溶液(38:62),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柚皮苷进样量在0.126~1.260μg(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3%,RSD为0.62%( 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李兴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建立医院门诊处方“三级质控点评制度”和辅助的干预措施。方法一级质控由门诊药房的药剂师从处方规范性及用药适宜性等方面进行即时干预;二级质控由药剂科临床药师完成,按照“处方质控点评标准”对处方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事后干预;三级质控由质控委员会专家小组完成,将每月考评结果与医师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利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引导作用,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结果与结论通过“三级质控点评制度”的实施,可使所有药师都参与到处方点评中来,提高全员药师的审方水平,促进临床药物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连新;王秋良;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儿童医院2011年至2012年儿科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口服中成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数据库,统计2011年至2012年使用数据,通过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分析儿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安儿宁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广泛,而小儿双清颗粒受同类药品种的影响,用药量呈大幅下降趋势,一些新进药品如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使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医院儿科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该院作为妇女儿童医院的特点。

    作者:刘辽;杨代喜;古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46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903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并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A组(464例、882只眼)、B组(439例、855只眼),患者术前予左氧氟沙星滴眼3 d,A组术中予0.05%聚维酮碘稀释液行结膜囊滴入并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B组予庆大霉素稀释液冲结膜囊滴入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后问卷调查眼部不适症状,并对比两组眼内炎发生率。结果两组眼部不适症状构成差异显著( Z=3.070, P=0.022),A组发生率(47.84%比38.04%)高于B组(χ2=8.842,P=0.003);A、B两组术后眼内炎分别发生1例(0.11%)、7例(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121,P=0.034);A组1例、B组6例眼内炎患者病情有效控制,视力恢复至0.4~0.7,B组1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感光0.3。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可有效减少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几率,也需警惕前者引发的角膜上皮损伤。

    作者:李荣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预防术后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间296例人工流产手术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5例)与对照组(141例),对照组术后予口服抗生素,观察组较加服优思明片,28 d为1个服药周期,连续服用6个周期。术后15 d对比两组IUA发生情况及程度,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及月经变化,期间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5 d,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5.3±1.7)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8±1.5)mm( u=2.688,P=0.008),观察组与对照组IUA发生率分别为3.23%和9.93%(χ2=5.523,P=0.019);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为(27.7±3.4)d和(31.2±5.2)d、月经量减少率为1.94%和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782,P<0.001;fisher P=0.049);观察组与对照组闭经发生率为0和2.13%,周期性腹痛发生率为1.29%和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有利于术后女性子宫内膜与生殖功能的恢复,可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张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