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清军;潘国良;贾少谦;张付轩;马艳平
综述近年来有关治疗睑黄疣的药物研究进展,供临床参考.
作者:孙鑫;李华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方法 采用饮片的传统外观特征鉴别方法和药典规定的理化鉴别法.结果 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在颜色、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理化鉴别显示两者在薄层色谱的不同位置呈现不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应杜绝伪品白及的混淆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黄群莲;熊军;王玲;贺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前,国际医药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快速增长,并在产值、增长率和企业层次等方面均拥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该文分析了我国原料药外包的现状,指出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提高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新一轮发展.
作者:何春;吴伟群;齐雪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降糖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5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含0.1%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至4.0)-甲醇(32:6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选样量为10μL.结果 9种药物的分离度都达到1.2以上,重复进样5次,保留时间的RSD都小于0.1%,峰面积的RSD都小于0.77%.结论 该HPLC法简单,可同时分离9种降糖药物.
作者:兰玉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该文重点阐述了制药企业物料供应商的现场审计的流程、内容、标准、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供医药同行参考.
作者:钱生稳;季洪英;戴红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几年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中药材、中成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及与其他灭菌方法的对比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世才;李奉勤;史冬霞;马振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为规范药品说明书提供依据.方法 对480份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80种药品均附有药品说明书,其中303份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完整,占63.13%.结论 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有待完善,应加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说明书的监管,提高医药工作者与患者对药品说明书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金祝萍;陈锷锐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对附桂骨痛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质量比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附桂骨痛颗粒中芍药苷的质量比.结果 测得附桂骨痛颗粒中芍药苷质量比为3.301 mg/5 g.结论 采用RP-HPLC法测定附桂骨痛颗粒中芍药苷的质量比可作为附桂骨痛颗粒的定量标准,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吴春美;周慧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复方鱼腥草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himadzu C18柱(250 mm×4.6 mm,5μm),黄芩苷测定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绿原酸测定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65 4~1.327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08%(n=6);绿原酸进样量在0.107 2~0.53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n=5),平均回收率为97.26%,RSD=1.41%(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质量,评价处方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医院门诊西药处方15 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共计870张(5.80%),其中不合理处方255张(29.31%),不规范处方615张(70.69%).结论 应规范处方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与药物的关系,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的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抗微生物药和循环系统用药是引起ADR高发的药物种类.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抗微生物药的滥用有关,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产生.
作者:董开有;杨长红;刘蓉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对近年来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药理、制剂及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文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测定麻杏定喘合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75:20: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苦杏仁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1.37%(n=6),平均含量为1.357 5 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麻杏定喘合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魏智锐;贾少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将医院各类物资纳入网络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方法 将医院各类物资入库到一级库,对固定资产和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管理,结果与结论这种管理办法为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准确数据,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森;孙洁;石德光;刘顺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医院静脉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 总结医院两年中静脉用药的不合理现象,从药物配制、用法及输液输注方法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与结论临床静脉用药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药师可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吴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测定枸橼酸钙含量,并按照药典规定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在不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外观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
作者:冯传平;陈斌;董超;彭学著;罗红梅;李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如果能对药品品种、剂型、给药途径、间隔时间与疗程等进行合理选择,并考察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分析药物疗效,参与临床实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就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许恒忠;李金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青风藤、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青风藤所含成分青藤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青风藤、何首乌;青藤碱进样量在0.996 4~12.45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0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际堂;唐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乌军治胆片(乌梅、大黄、栀子、佛手)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素与大黄酚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0.204 mg/mL(r=0.999 9)和0.197 5~1.185 m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和99.17%,RSD分别为0.57%和0.80%(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乌军治胆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海;陈章源;谢学深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