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李毅;肖顺武;任光阳;王培;李刚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盐酸法舒地尔
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26例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有积极疗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分离及蒿甲醚的制备

    目的 探讨青蒿素的提取分离条件及合成其衍生物蒿甲醚.方法 以溶剂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采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还原、醚化反应制得其衍生物蒿甲醚.结果 青蒿素收率好,纯度高;蒿甲醚合成收率达 75.8%.结论 该方法获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产率高,成本低.

    作者:谢莹;侯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复方奥硝唑栓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复方奥硝唑栓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奥硝唑和司帕沙星为主要原料研制成栓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并以甲硝唑栓剂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治疗组对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奥硝唑栓剂的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栓剂,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孙洁;沙士义;张海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致听力损伤1例

    患者,女,43岁,因患冠心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50 mg,1次/d,服药半年后出现双耳持续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停药1周后症状消失.再次按原剂量服用阿司匹林,10 d后出现上述症状,停药1周症状无好转.

    作者:刘颖;藏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阴道泡腾片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莫西沙星阴道泡腾片(MVET)对豚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对豚鼠分别采用单次及多次阴道给药 ,进行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观察其全身状态有无异常及阴道组织有无红斑和水肿等.结果 豚鼠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 0分.结论 MVET对豚鼠安全,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涂雪琼;梁少琼;李爱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围手术期基本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 EST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其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EST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高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缓控释系统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目的 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 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 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 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作者:陈力;刘砚韬;黄亮;张伶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益视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益视片中丹酚酸 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甲醇-0.2% 甲酸溶液(10:3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 丹酚酸 B与样品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丹酚酸 B质量浓度在17.80~106.8 μ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收率为 97.73%,RSD为1.33%(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视片中丹酚酸 B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周晓英;程龙琼;罗霄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8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规律.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58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6例(44.83%),女32例(55.17%),18~44岁的患者数量多(53.45%);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比例高(79.31%);用药剂量多在20~40 mL范围内;有输入时间记载的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其中 72.92% 发生在10 min以内;58例中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好转、痊愈.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药物本身成分和辨证不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减少不必要的配伍联用,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圣春;陆彩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中有机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 μ 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10:1,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柱温 85 ℃,保持10 min,然后以35 ℃ /min的速率升温至200 ℃,保持6 min,进样口温度为22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 ℃.结果 DMF质量浓度在0.056 7~0.509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 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DMF的低检出限为0.002 8%.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中有机溶剂 DMF的残留量.

    作者:徐蕾;祝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炎片中没食子酸含量

    目的 建立咽炎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含0.1% 三乙胺的0.1% 磷酸溶液(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 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0.010~0.05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19%,RSD=1.0%(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咽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维礼;付利;程晓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术后晶体脱入玻璃体的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取出脱入玻璃体内的晶体物质的指征及佳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49例病历完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后节残存晶体碎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施行了玻璃体切割术.结果 残留晶体核大于1/4者实施早期玻璃体切割手术(1周内),对于残留软核、晶体皮质及硬核首先进行临床观察,若出现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时则立即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结论 早期施行玻璃体切割术,视力有转好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尚需要大样本试验来探讨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郝红燕;李轶;霍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七厘散中血竭素含量

    目的 建立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大七厘散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 Hyper Clone BDS C18柱(250 mm×4.6 mm,5 μ 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35:65),检测波长440 nm,柱温35 ℃,流速1 mL/min.结果 血竭素高氯酸盐质量浓度在2.96~14.80 μ 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4%,RSD=1.36%(n=6).结论 HPLC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七厘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优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大黄、丹参炮制品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炮制工艺(白酒与黄酒炮制)对丹参、大黄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大黄的炮制品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小板功能、抗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 丹参各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酒制大黄、生大黄与白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大黄与白酒作用较弱.结论 丹参、大黄酒制后药效学作用明显加强.

    作者:陈芳;徐青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凝胶型阿希米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355例

    目的 观察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凝胶型阿希米)对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355例(轻度207例,中度148例,合并阴道炎315例),用凝胶型阿希米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98例,中度宫颈糜烂患者治愈121例,治愈率分别为 95.7% 和 81.8%.结论 凝胶型阿希米使用方便,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疗效好,无副作用,不产生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周惠;邝英;左凌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管扩张剂治疗成人肺结核咯血114例

    目的 为一些因身体或疾病因素不能使用血管收缩剂止血的患者寻找有效的止血手段.方法 收集2004-2006年114例使用血管扩张剂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使用血管扩张剂患者总有效率为 93.9%,其中阿托品为 94.2%,654-2为 90.5%,酚妥拉明为 96.8%,心得安为 90.0%.结论 血管扩张剂治疗成人肺结核咯血安全、有效、价廉.

    作者:文中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复方丁卡因胶浆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丁卡因胶浆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司盘-80为辅料制备凝胶,采用化学鉴别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卡因含量.结果 丁卡因检测质量浓度在2~12 μ 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为1.80%.结论 复方丁卡因胶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适用于基层医院胃内窥镜检查.

    作者:周燕萍;谭杭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控制特殊人群门诊费用增长的措施

    目的 为有效控制快速增长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方法 用统计软件 Excel分析处理某医院门诊2007年就诊的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用数据,并回顾分析该院加强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管理前后的费用变化情况.结果 该院加强管理后,门诊离休患者半年总费用减少53万元,降幅达13.84%,人均费用下降615元,降幅达11.95%,其中人均药品费用下降了559元,降幅达12.30%.结论 在多方面控制快速增加的离休干部门诊医疗费用的同时,重点控制药品总费用,特别是控制高价药品使用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唐晓铃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A组发生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 B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高于 B组,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室纤颤.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作者:刘永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康止痛片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妇康止痛片中大黄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 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88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在0.05~0.40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4%,RSD=1.65%(n=6).结论 所用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妇康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2-2006年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规律.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2-2006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结果 2002-2006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分别占该院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的13.03%,12.01%,13.43%,22.13%,17.06%;5年来,康莱特注射液销售金额约占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一半,艾迪注射液 DDDs排序一直居前两位,榄香烯乳注射液 DDDs排序一直在后两位.结论 临床适应证广,兼有增强免疫、镇痛作用的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在疗效相近的品种间,价格低的更易为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外;刘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