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清;曹恒瑜;马艳娟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中二醇物和对硝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350∶63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氯霉素为40.0~200.0 μg/mL(r=0.999 7),二醇物为3.0~15.0 μg/mL(r=0.999 4),对硝基苯甲醛为1.0~5.0 μg/mL(r=0.999 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1.08%(n=6).结论 RP-HPL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易文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研制氟比洛芬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用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氟比洛芬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比洛芬含量.结果 氟比洛芬质量浓度在10~1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15%.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王志朝;刘祖雄;覃贝;杨晓松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供试品经盐酸水解法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 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色谱峰分离良好(R>1.5),供试品其他组分对其均无干扰,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43.75 X1-34.30(r1=0.999 8),Y2=43.96 X2-18.66(r2=0.999 8),Y3=41.67 X3-35.72(r3=0.999 9);峰面积RSD分别为1.54%,1.85%,1.63%(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99.38%,99.24%.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金彩;王文渊;韩立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2,4,8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减分率相近(P>0.05),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也相近(P>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率(28.3%)与利培酮组(25.0%)相近(P>0.05),齐拉西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运动障碍、失眠.结论 齐拉西酮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梁素英;黄承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法测定纯中药降糖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化学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方法 选用Agilent C18柱,以0.02 mol/L醋酸铵溶液(醋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30∶70)为流动相,根据所检测到的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及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比较,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化学药物.结果 与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非法中药制剂的有效手段.
作者:谭会洁;凌霄;王维剑;郑静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抗感冒类药物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将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方法相结合,建立快速鉴别系统.结果 正品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该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样品消耗量小、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操作安全,尤其适合基层工作的需要.
作者:王霞英;张学良;马月琴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苯妥英钠片中苯妥英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苯妥英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0.71%(n=9),进样质量浓度在10~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0.999 9,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贾首时;张连成;刘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手术患者177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频度、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7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175例,平均使用时间6.5 d;未用抗菌药物2例.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使用频率高的为硫酸依替米星、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替安.抗菌药物使用合理与基本合理占72.9%,不合理占27.1%.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应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以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胡静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医院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3-2006年药品销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药物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1.90%,药品分类中抗微生物类药物销售金额4年排名均为第一,药品销售金额前10位中以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为主,国产及合资药物与进口药品销售金额比例变化不大,注射剂销售金额占全院销售总金额67%左右;该院各类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4年来相对稳定,消化系统用药2006年是2003年的2倍以上,增长较快.结论 该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使用监督,保证患者用药经济、安全、有效.
作者:袁欣;万日义;吴运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鉴别中药保健品中掺入的激素类成分.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 μL.结果 8种激素类成分分离效果良好,保留时间合理.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出中药保健品中掺入的8种激素类成分.
作者:郄冰冰;郭瑞锋;何建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P组).RP组以异丙酚2 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维持麻醉;FP组以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 mg/(kg·h)、芬太尼0.03 μg/(kg·min)维持麻醉,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患者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5),RP组心率减慢持续到术毕(P<0.05);RP组作用强于FP组,术毕苏醒快,拔管早.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作者:陈理红;李小电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5例晚期大肠癌用L-OHP 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500 mL静脉滴注2~5 h,第1天;CF 100 mg/m2,第~5天;5-FU 500 mg/m2,第1~5天.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每3周重复用药,每例至少完成3个周期.结果 35例共完成123个化疗周期,每例平均3.5个周期,均可评价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CR+PR)率为48.6%;初治24例中,CR 3例,PR 10例,有效率为54.2%;复治11例中,PR 4例,无CR,有效率为36.4%.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脉管炎,一般在Ⅰ~Ⅱ度.结论 L-OHP联合5-FU,CF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一种供选择方案.
作者:吴福道;邓国忠;伍显庭;方向东;桂金川;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医院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与结论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性,应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丁东红;张忠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测试二甲双胍和黄连素配伍复方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口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大鼠以二甲双胍复方(二甲双胍与盐酸黄连素配比为60∶130)3个月,测试糖尿病大鼠痛觉、鼠尾神经传导速度及脑内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活性等指标.结果 二甲双胍复方高、中、低(400,200,100 mg/kg)剂量均可使糖尿病大鼠脑内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使脑内Na+-K+-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并且各给药组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各给药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快(P<0.01),糖尿病大鼠痛觉潜伏期缩短明显(P<0.01).结论 二甲双胍和盐酸黄连素配伍复方可显著降低脑内MDA含量,升高Na+-K+-ATP酶活性,同时显著缩短痛觉潜伏期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于德志;杨钊;任守海;刘树刚;李升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患者女,23岁,因头痛、头晕伴四肢乏力、咽部肿痛于2006年8月31日就医.体格检查示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 mm Hg,神志清,疲倦面容,面色轻度苍白,余无异常.
作者:李运景;陈画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医院5年间收治的21例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4例,肺部感染2例,因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吻合口漏1例,经双套管冲洗引流愈合.结论 癌性穿孔是结肠穿孔的主要原因,自发性穿孔少见.手术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变引起的腹腔污染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早期诊断和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发生、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旷艺生;邱来春;华金宝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糖尿病足溃疡涉及到末梢神经病变、缺血性病变、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感染、足畸形等因素,创面常难以愈合,在临床上其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医学的进步使其治疗效果有望取得一定进展.从抗感染、高压氧治疗、创面清创、局部减压、创面负压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6个方面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治疗进行了阐述,其中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晓林;简华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荧光免疫偏振法监测112例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结果、患者年龄、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地高辛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年龄对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结论 常规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很有必要,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佳;路晓钦;刘利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Hypersil C18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的二元梯度洗脱方法,检测波长为201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酸枣仁皂苷A进样量在0.50~1.98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1%;酸枣仁皂苷B进样量在0.66~2.09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3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的定量分析.
作者:周庆武;李玲玲;纪标;徐垣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测定达克罗宁氯己定硫软膏中盐酸达克罗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三乙胺-冰醋酸(35∶65∶0.5∶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结果 盐酸达克罗宁的进样质量浓度在5.345~213.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04%.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达克罗宁氯己定硫软膏中盐酸达克罗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士学;王勇;周琳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