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同时测定伊班膦酸和有关物质磷酸根离子

胡晓敏;宋周虎;张培敏;朱岩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 双膦酸类药物, 伊班膦酸, 磷酸根离子
摘要:双膦酸类药物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治疗代谢性骨骼疾病的药物,多用于骨转移癌,也用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伊班膦酸(IB)是第三代双膦酸类药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在职业学校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初步探索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所有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既是生产力,又可创造生产力.

    作者:董丹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加速人才培养和学科梯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各种制度保证,科学、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现回顾医院继续教育管理的一些措施,并提出未来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思路.

    作者:庄冬云;王慧萍;谢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关于护理专业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为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护理人员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

    作者:姜海云;金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小学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及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者:田贞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策略初探

    根据多年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策略: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两条原则;坚持三项制度;采取四项措施;落实五种责任;抓好六个环节;营造七种环境;强化八种意识;培养九种能力.

    作者:马琪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MBT矫治技术在拔牙矫治中的应用

    观察MBT矫治技术在拔牙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43例拔牙矫治患者,其中Angle氏Ⅰ类者21例,Angle氏Ⅱ类者17例,Angle氏Ⅲ类者5例;平均年龄为13.3岁;其中男16例,女27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37例,拔除4个第二双尖牙的6例.MBT矫治技术适用于Angle氏各型错(牙合)形的矫治.MBT矫治技术对于拔牙病例矫治效果好,疗程较短,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卫萍;栗震亚;温湜;王军;郑元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如何上好临床实践训练课

    临床课的实验教学由2部分组成:(1)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训练课(以下简称临训课),在专科的教学实验室完成.

    作者:杨环;海里且木;金羽明;张洁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生理学教学技巧探讨

    探讨灵活运用导入式、精简式、归纳式、比较式、展示式、讨论式、例证式与拓展式等8种教学技巧,对于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的作用.

    作者:陈光倩;刘甘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准确理解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正确处理医疗事故责任的基本前提.认为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主体需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行为需具有违法性、医疗行为需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医务人员需具有过失、医疗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等5个方面.

    作者:张发德;杨敬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甘肃省卫生学校设立口腔治疗师新专业的构想

    1当前口腔专业的发展模式1.1我省的口腔教育现状我省口腔卫生资源发展滞后.以往我省口腔执业医师(士)主要来源于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甘肃省卫生学校、天水市卫生学校.

    作者:张玉惜;刘振茂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生理学教学集体备课的几点体会

    生理学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集体备课,可对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达成共识;可集思广益,探讨和寻找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史玉兰;潘培森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三年制高专口腔医学专业PBL教学法试用初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三年制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进行了此教学方法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涛;杨东海;陈楠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对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人文教育不仅可以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技能,提高学生修养,陶冶情操,增加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技术高超的高素质劳动者.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信息技术与医学生物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可以认为初来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1].

    作者:王敏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应用项目教学法探索药物制剂课程模式的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我们提出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方针.

    作者:郝晶晶;杨星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首因效应对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首因效应对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影响,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方法 将2002级护理专业的大专生作为实验组,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选择6项技能按临床操作实际连贯完成;并以2001级护理专业的大专生作为对照组,在护理技能教学中按传统教学即分解讲授操作步骤,未连贯完成该项操作.比较2组学生6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与完成操作时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学生6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注重教学中的首因效应能显著提高护理技能学习效果及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钱念渝;刘国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浅谈中药制剂分析技术实验教学

    1实验材料的选择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各成分含量相差悬殊、有效成分不明确、成分含量不稳定致使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中药制剂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单味中药本身就含有多种成分,而中药制剂又包含几味到几十味中药不等,所含的成分就更为复杂.

    作者:区门秀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深化集体备课不断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也是我院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学员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作者:于新蕊;郝勇;曲军;胡聪;秦葵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述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等专业化学课程改革的理由和指导思想,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名称、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探索和分析.

    作者:刘武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新乡市部分中等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新乡市部分中等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3~7月,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新乡市1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学的食堂卫生现状实施现场查验并对其餐具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学校管理食堂明显好于个人承包食堂(妒=37.50,P<0.01);中学食堂好于中等职业学校食堂(x2=10.11,P<0.01).结论 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多问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学校餐饮业的卫生质量,保证学生就餐安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闫春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