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置胎盘18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李玉霞;杨剑云

关键词:前置胎盘, 临床护理, 全面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10/2013-10我院收治的180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有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分别为(241.2±48.5) mL、(395.5±65.0)mL 和(3.28±0.42)kg,与对照组的(312.8±74.3)mL、(475.4±84.8)mL和(2.61±0.34)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期间,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死亡的几率分别为4.44%和2.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11%和13.33%(P <0.05).结论:为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全面、细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前、产后出血量,避免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死亡,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药房对促进抗菌药合理用药的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采取的管理措施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06/2013-06在我院药房应用抗菌药的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药房实施用药管理与否的先后时间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2011-06/2012-06)药房没有实施用药管理,35例实验组患者(2012-06)由药房实施用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用药合理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用药合理程度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房用药管理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程度提高,对于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18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10/2013-10我院收治的180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有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分别为(241.2±48.5) mL、(395.5±65.0)mL 和(3.28±0.42)kg,与对照组的(312.8±74.3)mL、(475.4±84.8)mL和(2.61±0.34)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期间,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死亡的几率分别为4.44%和2.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11%和13.33%(P <0.05).结论:为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全面、细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前、产后出血量,避免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死亡,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玉霞;杨剑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贺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血容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伴血容量不足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贺斯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血容量不足者30例,在常规治疗疗效不足的情况下,加用贺斯治疗,观察治疗7d后尿量、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尿量与有贺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斯在伴血容量不足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伟;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式剖宫产产妇64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3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32例,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式中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差者CSE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SE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使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 组(P <0.01),并且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改善手术医生操作条件,提高产妇满意率,是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作者:苏国友;包长顺;包文奎;宋伟奇;许永慧;吴非;宏杰;王新;包文朝;李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志贺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志贺菌属快速敏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 (ipaH)编码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特异性靶基因片段,通过检测3株志贺菌属菌株和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福氏志贺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敏感性,PCR 扩增产物经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3株志贺菌属菌株出现特定大小的目的条带,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未出现目的条带;测序也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福氏志贺菌ipaH基因的下限为200拷贝/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作者:高春燕;高庆双;刘树平;许林骥;王晶晶;郑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评价

    目的:探讨在前置胎盘中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07/2013-07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同时结合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者有57例,诊断准确率为87.7%,与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的1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前置胎盘患者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能够实现确切诊断,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建议普及.

    作者:张书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中医科2009/2012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加减(30例).对照组:脑心通胶囊(3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 P <0.01).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马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O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分别采用AO锁骨钩钢板(试验组)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指标和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肩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短,患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宏广;黄鸿;赵肖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A患者38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 HCCA 者33例,准确率为86.8%,诊断为门静脉受侵者11例,符合率约为91.7%,发现肿瘤内异常血流信号者12例,约占31.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CCA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利于观察肿瘤的血供特点、胆管的受累范围、门静脉是否受侵、有无肝内外转移等,能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现有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对患者血清HBVcccDNA、HBV-DNA载量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AST、ALT与TBI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与HBV-DNA呈正相关,HBeAg阳性组HBVccc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是否为阳性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低无明显关系(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较重时HBVccc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炎症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cccDNA定量对于评价肝细胞损伤程度和HBV复制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利静;邵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对策,旨在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工作质量。方法:从不同方面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控制与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为临床科室提高优质的服务。结论:针对器械包装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采用相应有效地防范对策,可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莫惠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葡萄糖醛酸化酶的抑制毒副作用研究

    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催化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途径,化合物可以直接与葡糖醛酸结合,也可以经氧化代谢后再与葡糖醛酸结合,是多种化合物的清除与解毒的机制,包括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胆汁酸、胆红素、甾体类激素等,以及多种外源性物质,如中药、化药、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成分等。在新药开发中,探索基于UGT代谢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国内外研究由CYP450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但是随着药物代谢酶研究的进展,UGT 基因的克隆和基因产物的成功表达,人们对UGT 的认识逐渐深入,UGT 在药物的开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近年来药物对UGT 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喻振文;蔡珊珊;房中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41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东营市鸿港医院儿科2008-01/2010-11收治的41例≤1岁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畸形是室间隔缺损12例(29.3%),房间隔缺损8例(19.5%),法洛四联症5例(12.2%),复合畸形12例(29.3%).其中 VSD、ASD、PDA 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TOF、TGA主要表现为皮肤青紫、喂养困难.34例(82.9%)可闻及III级以上心脏杂音.住院患儿经内科对症治疗38例均好转出院,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先心病并指导正规治疗,有助于改善先心病患儿的预后.

    作者:闫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肠激素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消化器官的疾病除受病原微生物影响之外,还受神经调节以及胃肠激素的调节;胃肠激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的重要补充,对某些消化器官的活动和疾病的调节甚至起主导作用。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多达60多种的胃肠激素,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发展迅速。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一些胃肠激素的分泌异常与胃肠疾病的病理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就几种主要的胃肠激素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伟;谭启兴;罗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毒性中药的炮制原理及毒理作用

    在临床上,中医治疗一直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医药物中,毒性中药的价值不可忽视,其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衍生出“以毒攻毒”的说法。然而毒性中药中的有毒成分毒性强烈,治疗所需剂量接近中毒的剂量,因此使用不合理极易导致患者中毒。因此医师需要加强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了解毒性中药的炮制原理以及毒理作用,从而落实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

    作者:高彦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0例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护理.方法:对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治愈7例,死亡3例,平均住院日40 d.结论:精心的专业护理在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康复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艳;常海霞;常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减毒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为中药配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伍方式共为3种,分别为麻黄与附子配伍,甘草与附子配伍,麻黄、甘草与附子配伍,以及附子单剂,从4个样品的水煎液中萃取出总生物碱,以乌头碱标准品作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附子单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占总生物碱的49.12%,麻黄与附子、甘草与附子、麻黄甘草与附子配伍方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分别占10.80%、10.25%、8.18%,与附子单剂相比,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大大降低,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相对应的提高.结论:麻黄与附子、

    作者:闫宗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主管: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