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谭启兴;罗全
目的:剖析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及强化管理的要点,对比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门诊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社区组和对照组,社区组给予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共随访6次,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新发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失访7例,余103例患者的对比中可知:社区组在3个月内的空腹血糖和新发并发症两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在其余指标对比中均优于对照组;自第2次随访始,社区组在各项指标对比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见效慢但效果切实,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秀兰;高素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式剖宫产产妇64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3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32例,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式中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差者CSE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SE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使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 组(P <0.01),并且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改善手术医生操作条件,提高产妇满意率,是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作者:苏国友;包长顺;包文奎;宋伟奇;许永慧;吴非;宏杰;王新;包文朝;李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2-12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剥除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30~90(平均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d.切口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1年,随访率为100%;未发生月经紊乱,超声复查显示卵巢结构正常.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因其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
作者:武心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0引言临床营养支持是20世纪的一大医学进步[1],分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外科患者营养不良,身体对疾病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免疫力也下降,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无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花费增多,同时死亡率也较高[2]。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花费。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是必要的,但是营养支持并不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而应该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按适应证和使用规范进行[3]。围手术期患者按照NRS 2002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即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此时应该给予营养支持[4-5]。
作者:宋希春;王晓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过临床初诊被误诊或漏诊,后由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技术确诊。三维重建方法主要有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成像以及曲面重建等。结果: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部位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居勇;刘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东营市鸿港医院儿科2008-01/2010-11收治的41例≤1岁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畸形是室间隔缺损12例(29.3%),房间隔缺损8例(19.5%),法洛四联症5例(12.2%),复合畸形12例(29.3%).其中 VSD、ASD、PDA 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TOF、TGA主要表现为皮肤青紫、喂养困难.34例(82.9%)可闻及III级以上心脏杂音.住院患儿经内科对症治疗38例均好转出院,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先心病并指导正规治疗,有助于改善先心病患儿的预后.
作者:闫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吸引管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早期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应用一次性吸引管终止妊娠,对照组的90例患者应用传统负压吸引术来终止妊娠,再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阴道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78%).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而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疼痛轻、手术时间较短、阴道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子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10/2013-10我院收治的180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各有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分别为(241.2±48.5) mL、(395.5±65.0)mL 和(3.28±0.42)kg,与对照组的(312.8±74.3)mL、(475.4±84.8)mL和(2.61±0.34)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期间,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死亡的几率分别为4.44%和2.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11%和13.33%(P <0.05).结论:为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全面、细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前、产后出血量,避免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死亡,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玉霞;杨剑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ICU 62例住院并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确定与VAP发病及死亡的关系。结果: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肠饲营养、制酸剂等。结论: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切监控,加强护理,规范操作,尽量缩短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作者:魏锋;董海涛;鲁丽薇;薛华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07/2013-07我院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照组患者给予解剖接骨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中优为14例,良为11例,中为2例,差为1例,总优良率为89.29%;对照组中优为10例,良为8例,中为7例,差为3例,总优良率为64.2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未东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志贺菌属快速敏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属侵袭性质粒抗原H (ipaH)编码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特异性靶基因片段,通过检测3株志贺菌属菌株和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福氏志贺菌菌液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敏感性,PCR 扩增产物经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3株志贺菌属菌株出现特定大小的目的条带,9株非志贺菌属菌株未出现目的条带;测序也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福氏志贺菌ipaH基因的下限为200拷贝/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特异、敏感.
作者:高春燕;高庆双;刘树平;许林骥;王晶晶;郑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58例急性脑血管病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脑梗死组(28例),脑出血组(30例),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32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SAS和SDS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8.1158、4.2331、10.0022、6.3249,均P<0.01);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率、左右半球脑血管病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且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情感障碍的发病是生物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左右半球部位无关.
作者:陈晓燕;邹杰;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2010/2013年我院接收的30例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分别讨论其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的ho-1和mmp-9的mRNA 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blot法对其蛋白产物进行检测分析.检测ho-1和mmp-9在各组织及其有无淋巴转移组、有无肝转移组的阳性率.结果:ho-1 mRNA和mmp-9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有肝转移组高于无肝转移组.ho-1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有淋巴转移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有肝转移组高于无肝转移组.结论:ho-1和mmp-9在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且关系紧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对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与生活质量相关的问卷,对40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学习、工作、心理等。调查结果交由临床医生进行银屑病的皮损和严重程度的评价(PASI),得出相应结论。结果:随着患者银屑病的程度增大,其对社交活动、学习、工作以及心理障碍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中,均为工作受限较为严重。在这四项受限内容中,心理障碍较为严重,但仍是工作受限为严重。结论:随着银屑病程度的增加,其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等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在对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传授相关病情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社会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叶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疼痛的关系,为临床上治疗患者的疼痛提供新的借鉴.方法:选取从2010-03/2013-03我院收治的200例非器质性慢性疼痛患者和200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定时均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程度(HRSD).治疗2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程度(HRS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测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00例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为55.5%,对照组为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为17.5%,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患者在精神心理方面明显比正常人状况差,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对患者进行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蒋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显著下降,动脉血气指标均显著好转,PaCO2 pH值较治疗前降低,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其呼吸肌疲劳,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易于接受,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鄢金枝;张建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为中药配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伍方式共为3种,分别为麻黄与附子配伍,甘草与附子配伍,麻黄、甘草与附子配伍,以及附子单剂,从4个样品的水煎液中萃取出总生物碱,以乌头碱标准品作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附子单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占总生物碱的49.12%,麻黄与附子、甘草与附子、麻黄甘草与附子配伍方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分别占10.80%、10.25%、8.18%,与附子单剂相比,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大大降低,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相对应的提高.结论:麻黄与附子、
作者:闫宗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对海洛因心理渴求程度的高低.方法:选取2011-10/2013-10我市戒毒中心强制戒毒的262例海洛因依赖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剂量大小、依从性强弱、服药时间长短等各项因素随机分组,对比研究结果.结果:高剂量组依赖者与低剂量组依赖者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依从性组的海洛因依赖者戒毒效果明显优于低药物依从性组的海洛因依赖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服药超过一年的海洛因依赖者相较于持续服药不满15 d的依赖者而言,对海洛因心理渴求程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戒毒过程中坚持使用美沙酮药物,皆能有效降低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度,提升戒毒效率.
作者:余碧惠;钟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