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延飞;朱琳
对目前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所面临的几个临床伦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认为该手术方式符合不伤害原则和有利原则,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且患者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是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的。
作者:费阳;田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析了当前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医学人才;部分卫生人员职业道德下滑,医德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不足:对医德教育重视度不足,认同感不强;医德教育内容滞后;医德教育形式陈旧;医德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指出应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增强医德文化认同感;立足卫生行业需求,拓宽医德教育内容;开发新型医德教育模式,完善医德评价体系及挖掘卫生行业需求,为医德教育提供新导向。
作者:程延飞;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论述了目前医院制剂普遍存在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落后、质量标准缺项严重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药学伦理道德建设;审批部门应严格制剂注册审评技术要求;整顿和提高所有制剂质量标准;加强药学人员引进和培养,积极开展提高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医院加大软硬件建设,支持质量标准修订提高工作的建议,为提高医院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马佩杰;沈伟;张妍;赵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深入了解新医改实施中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并与2011年的调研作对比,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东营市、烟台市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326名在职职工进行调研,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对当前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很满意人数仅占5.2%,总体满意率为38.04%。对薪酬待遇的总体满意率为31.3%,对医患关系的总体满意率为36.19%,对医院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44.17%、40.79%。结论相比较于2011年的调研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整体提升,但是总体满意度仍然不高。应逐步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才建设;继续落实稳定的倾斜政策,加大基层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改善职业环境、维护医师权益。
作者:徐玉梅;于芳;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共发生101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0.40%;多集中在30岁以下职工,占70.29%;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以外科居多(42.57%),其次为内科(36.63%);病房(60.40%)、手术室(15.84%)和治疗室(11.88%)是职业暴露常发生的场所;锐器伤发生的构成比为87.12%,居首位,其中以锐器处置(23.76%)、拔针(18.81%)、采血环节(15.84%)、手术缝合(14.85%)和输液注射(13.86%)为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多发环节;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1.38%)。结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大,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必须重视全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伦理化管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伤害。
作者:王晓艳;平宝华;林永杰;关仙花;禄韶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于村民视角的村级医患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H 区作为调研地点,对其所辖的14个乡镇下辖的80个行政村采取信任问卷的方式进行信息调查。结果在350名被调查的村民中有301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肯定态度,共占86.00%;有44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中立态度,占12.57%;仅有5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否定态度,占总比例的3.43%。基于血缘亲缘的关系村民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更为信任,但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是影响医患信任的主要因素。结论乡村医生与村民处于相同的村落当中,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彼此之间的人际信任较高。置身于诊疗活动当中,人际关系与诊疗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现有的医患信任,实质上是人际信任掩盖了技术上的不信任。转型社会中,如何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实现村卫生室真正的医患互信是医改的重要内涵。
作者:张溪婷;王晓燕;彭迎春;赵博;陈秉喆;孙德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分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临床沟通课程的现状及实践状况,强调了开展临床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意义:有利于推进医学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并针对临床交流课程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扩展内容,整合相关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加大交流课程的重视力度。
作者:付洋;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企业承担经济责任,能够促进物质文化建设,承担法律责任,能够促进制度文化建设,承担伦理责任,能够促进行为文化建设,承担慈善责任,能够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中国企业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充分认识和利用两者之间必然联系,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全面、高效发展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对移动医疗的概念进行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健康数据可靠性问题,患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否涉及非法行医的问题,网上咨询的医患关系法律责任界定问题,使还原论、身心二元论的缺陷凸显及工具理性泛滥问题。并从技术层面,法律、政策层面及意识层面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颖;陈晓阳;杨同卫;陈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中国传统观念、死亡教育的缺失、尊严死被滥用的风险、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变更、医患之间沟通与信任的缺失等方面对我国尊严死合法化所面临的若干阻碍进行讨论。认为我国应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加强死亡教育,使公民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此外,我国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医疗体制,维护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创造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亦奇;杨杰;孙涵潇;刁莎;田刚;陈慧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癌症患者签订授权委托书有时可以实现对一部分患者实施保护性医疗的目的,有时也可以满足个别患者家属向患者隐瞒病情的需要,但也可能产生过度医疗及一些其他不利影响。这其中有医疗法规的原因,也有医务人员晋升考核的因素以及恐癌症思想和扭曲的医学法律意识的因素。建议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增加透明度,建立知情同意界定、审核平台,强调被授权人履行好沟通义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以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作者:邓侃;朱心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风险沟通的原则:建立信任、尽早公布、保持透明、听取公众意见并促使其参与进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互动的医疗风险沟通七个步骤,不仅包括告知疾病诊治信息,也包括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安抚。并提出了医疗风险沟通的三种情况即高风险、低风险及好坏消息告知的方法与对策。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卫生工作转移态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服务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4月,采用现况调查,对广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63名非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对精神卫生工作转移的态度上,941人(69.6%)持赞成态度。影响调查对象对精神卫生工作转移态度的因素包括:工作时间8~10小时/天(β=0.404, P =0.006);对综合医院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大的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β=-1.345, P =0.016);认为患有躯体疾病合并心理精神问题的患者所占比例小于10%(β=-0.452, P =0.014);预计未来综合医院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大的制约因素为实施费用/时间(β=-0.596, P =0.021);对目前工作中处理心理精神障碍准备好了(β=1.436, P <0.001)和稍有准备(β=0.694, P <0.001)。在对精神卫生工作转移态度上,持赞成态度的可能性高(71.0%),其次是中立(25.5%),后是反对(3.5%)。结论加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支持以及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完善相关政策法制以及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是当务之急。
作者:符蓉;朱春燕;陈砺;耿庆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针对目前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在竞聘、绩效考核、薪酬、个人发展、健康管理、科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伦理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伦理理念的认识误区,医院专业技术人才主体伦理价值地位不明确,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者的伦理水平不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强以履行社会职责为主导的伦理监督管理,建立符合公平、公正伦理原则的科室主任竞聘制度,开展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伦理理念的绩效和薪酬职级管理活动,实现以个体全面发展为伦理目的的人才职业生涯管理,加强管理者的管理伦理教育。
作者:万骁骑;张京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数量的大幅提升,有关受试者保护的新问题不断挑战着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智慧。基于既往伦理审查的经验,总结梳理几个典型的临床研究案例,涉及研究目的、知情同意、研究损害赔偿等实践伦理内容,分析其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临床研究者、机构伦理委员会及决策部门参考。
作者:梁立智;柴华旗;李红英;徐溢涛;眭文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新农合参保人员健康结果公平性程度,探讨影响参保人群健康结果公平性的关键因素,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居民健康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采用经济分组法、收入五分法以及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进行健康结果公平性分析,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测量与经济水平相关的健康结果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新农合参保人员两周患病率存在偏低收入者的健康结果不公平,经济水平较好的参保人员健康结果较差;慢性病患病率、自评健康不良率存在偏高收入者的健康结果不公平,经济水平较差的参保人员健康结果较差。结论经济水平是影响两周患病公平性的首要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也是缓解健康结果不公平的因素。提高参保人群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改善就业状况对健康结果公平性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钱玉燕;高建民;闫菊娥;杨晓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对H县的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分析了村级医患间的多维现状,具体论述了村民自治环境下村级医患间制度信任构建的障碍及村级医患间人际信任独具的特色,进一步提出改善村级医患信任的对策及建议: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力度;在绩效考核中强化村医的公益性目标,巩固村级医患间情感信任;建立差异化的收入补偿机制,调动村医服务积极性,提高村级医患信任水平。
作者:周慧姊;王晓燕;董屹;王玉;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着眼于“道德多数”与艾滋病高危同性恋“少数人”的冲突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探讨了两个群体在社会道德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出了“道德多数”与“少数人”的社会公正性和包容性的道德思忖,并从伦理学的视角对“道德多数”与“少数人”进行了伦理探析。
作者:孙曼;朱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具体阐述了中美两国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审查在项目汇报、项目答疑、伦理讨论、投票表决等各环节的不同,分析了两国伦理审查模式的差异,并就中美两国伦理审查会议的模式进行了比较,有助于发现自身伦理审查会议模式的不足,提高自身伦理委员会会议审查效率。
作者:訾明杰;何军;高蕊;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