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要启事

关键词:
摘要: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村民自治环境中村级医患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市H县的实地观察研究

    通过对H县的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分析了村级医患间的多维现状,具体论述了村民自治环境下村级医患间制度信任构建的障碍及村级医患间人际信任独具的特色,进一步提出改善村级医患信任的对策及建议: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力度;在绩效考核中强化村医的公益性目标,巩固村级医患间情感信任;建立差异化的收入补偿机制,调动村医服务积极性,提高村级医患信任水平。

    作者:周慧姊;王晓燕;董屹;王玉;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咨询服务的伦理建议

    针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孕妇需求细致的咨询服务的这一现状。提出以下伦理建议:超声心动图医师要树立咨询服务的意识,耐心、通俗、细致地为患者答疑解惑;超声心动图医师要理解患者家庭的情绪反映并注重心理关怀;超声心动图患者检查和咨询服务的环境要求;鼓励多学科联合参与的咨询服务。

    作者:梁宇彤;周田;王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疗技术临床准入伦理审查的道德辩护

    从技术功能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技术功效的“可预见性”与“难预见性”的关系和技术使用的“应该”与“不应该”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对医疗技术临床准入“能做什么”不等于“应该做什么”的伦理学辩护,试图为医疗技术合理应用提供伦理审查的道德理论支撑。

    作者:黄钢;盛国荣;姚冬芳;吕喆;曹欢欢;李佩环;李大平;李恩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医改视域下山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新医改实施中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并与2011年的调研作对比,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东营市、烟台市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326名在职职工进行调研,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对当前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很满意人数仅占5.2%,总体满意率为38.04%。对薪酬待遇的总体满意率为31.3%,对医患关系的总体满意率为36.19%,对医院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44.17%、40.79%。结论相比较于2011年的调研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整体提升,但是总体满意度仍然不高。应逐步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才建设;继续落实稳定的倾斜政策,加大基层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改善职业环境、维护医师权益。

    作者:徐玉梅;于芳;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移动医疗的伦理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移动医疗的概念进行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健康数据可靠性问题,患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否涉及非法行医的问题,网上咨询的医患关系法律责任界定问题,使还原论、身心二元论的缺陷凸显及工具理性泛滥问题。并从技术层面,法律、政策层面及意识层面探讨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颖;陈晓阳;杨同卫;陈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看医德教育改革

    分析了当前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失衡,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医学人才;部分卫生人员职业道德下滑,医德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不足:对医德教育重视度不足,认同感不强;医德教育内容滞后;医德教育形式陈旧;医德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指出应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增强医德文化认同感;立足卫生行业需求,拓宽医德教育内容;开发新型医德教育模式,完善医德评价体系及挖掘卫生行业需求,为医德教育提供新导向。

    作者:程延飞;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措施探讨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新时期医患矛盾的特点,明确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提出发挥医院党委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伦理作用,后概述医院党委在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伦理措施,包括: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深入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积极推进伦理查房制度;完善就医环境,调动各党支部的积极性;健全医患沟通机制,保护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整治医药商业贿赂,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机制。

    作者:张鑫怡;董淑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通过对医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随机访谈记录,论述了医学生视角下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对医方医疗品质基本满意,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医方医德评价较高,但仍需加强医德教育;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尚欠缺;医患关系紧张。并对如何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医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的学习与实践,注重法律意识的宣传与培训,发挥媒体力量改善舆论方向。

    作者:尚爻;李爽;王明滨;李军;刘芳;李义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思考

    通过对我军心理服务工作发展状况的论述,指出我军心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如下伦理问题:部分心理服务工作人员能力不足,职业精神缺失;心理服务工作中存在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多重角色;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中保密工作不到位,隐私权易受侵犯。并针对上述问题指出我军在军队心理服务工作中应做到:坚守职业操守,提升职业精神;明确职业角色,减少隐性伤害;牢固保密意识,维护隐私权益。

    作者:李妍;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医学与哲学关系的视角谈古希腊医学与中国古医学的分野--以《希波克拉底文集》和《黄帝内经》为例

    与现代中西医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同,在人类发展初期,古希腊医学与中国古医学在各自的探索过程中有着惊人的一致。它们都代表了当时智慧的哲学思想并对一个医生所应具有的优良品质作了规范,又由此形成了影响后世的医学伦理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早的医典《黄帝内经》与代表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医学高成就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之理论体系的类比可见一斑。但是自此之后,中西医实现了后的碰撞,并于公元二世纪左右彻底分道扬镳。从中国和古希腊这两种异质的土壤中寻找导源,研究那一时期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为其差别寻找有益的启示。

    作者:张建霞;苏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产前诊断手术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分析

    分析了产前诊断手术护理中的道德建设和护理特性,包括:严格性和复杂性、专业性和广泛性、协同性和独立性,从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实施及术后效果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用护理伦理道德的理论指导和规范护理行为,正确处理各种伦理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以双方互动为前提的现代护患关系。

    作者:欧燕媚;韩瑾;麦炜碧;杨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命伦理视域下的残疾人竞技体育价值辨析

    通过残疾人竞技体育对残疾个体存在价值的生命关注,残疾人竞技体育伦理核心价值应有的视域,残疾人生命的意义与竞技体育价值的博弈,残疾人竞技体育工具理性价值观和人文理性价值观的对话,残疾人竞技体育与现实生活的链接等方面的分析,对残疾人竞技体育在生命伦理视域下的价值进行了辨析。

    作者:马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化内镜诊治新技术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有:扩大内镜治疗指征,侵犯病人选择权;医疗费用增加,病人不能平等享受医疗;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患者不能享受公平医疗;父权式医患关系盛行,忽视患者的自主权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选择权;规范医疗行为,提倡平等医疗;规范化训练,争取人人享受公平医疗;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作者:万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村民视角的村级医患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基于村民视角的村级医患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H 区作为调研地点,对其所辖的14个乡镇下辖的80个行政村采取信任问卷的方式进行信息调查。结果在350名被调查的村民中有301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肯定态度,共占86.00%;有44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中立态度,占12.57%;仅有5名村民对村卫生室医患关系持否定态度,占总比例的3.43%。基于血缘亲缘的关系村民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更为信任,但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是影响医患信任的主要因素。结论乡村医生与村民处于相同的村落当中,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彼此之间的人际信任较高。置身于诊疗活动当中,人际关系与诊疗关系共同作用形成现有的医患信任,实质上是人际信任掩盖了技术上的不信任。转型社会中,如何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实现村卫生室真正的医患互信是医改的重要内涵。

    作者:张溪婷;王晓燕;彭迎春;赵博;陈秉喆;孙德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伦理思考

    对目前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所面临的几个临床伦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地分析,认为该手术方式符合不伤害原则和有利原则,尊重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且患者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因此,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是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的。

    作者:费阳;田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关于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价量表对400例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2.16±0.45)分和(3.49±0.84)分;不同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和聘用方式护士的职业认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和聘用方式护士的组织承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组织承诺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巧、职业挫折应对、职业社会支持及职业认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组织承诺与其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蒋莎莎;阮灵肖;金佳佳;洪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伦理学视角下我国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路径分析

    论述了医患矛盾的概念及其内涵,并对医患矛盾产生的伦理学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化解医患矛盾的伦理路径,具体包括:宏观上,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法进程,明确“公益性”回归路径,保障医疗正义;重视医学与健康投资,加大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对医学局限性的科学认知。微观上,加快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改革,提升医务人员职业伦理素质,保障患者人格尊严;重视医患矛盾预警机制与患者利益表达路径建设,保障患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作者:胡金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论我国尊严死合法化的若干阻碍

    从中国传统观念、死亡教育的缺失、尊严死被滥用的风险、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变更、医患之间沟通与信任的缺失等方面对我国尊严死合法化所面临的若干阻碍进行讨论。认为我国应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加强死亡教育,使公民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此外,我国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医疗体制,维护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创造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亦奇;杨杰;孙涵潇;刁莎;田刚;陈慧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建设及运作中的伦理思考

    器官获取组织在建立、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伦理问题,如医院公益性质受质疑,OPO机制不健全,统一规范模式未建立,人员组成结构不尽合理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梳理,建议在今后实践中实施适当补偿和大限度利用原则,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伦理培训,以促进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

    作者:池文婷;黄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CICARE沟通模式,建立急诊患者在急诊就诊、治疗、护理等每个环节的沟通服务程序,采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模式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培训,分组练习、考核。结果护士的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责任感、健康宣教水平、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升。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护士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会玲;赵亚锋;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