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红英;庞晓军;王小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外各类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将预计吸引7000万国内外游客.本文从风险评估、症状监测、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监测、医疗服务等方面总结了以往大型活动的经验,并参考了其他国家相关文件,为今后我国举办大型活动时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借鉴.
作者:孙晓冬;董晨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减少病人的不良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腹腔镜手术,安全渡过手术关.方法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前腹腔镜知识宣教、沟通,术中关怀、支持,术后疏导、安慰,征求意见,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 本组病人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波动较小,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腹腔镜人性化护理,使病人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能以较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高杰;李森龙;赵慧敏;赵国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定量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用于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目的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以Gen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WP3的溶血素基因(hlyA)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与TaqMan探针,对模板DNA制备方法,PCR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以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6和20株相关细菌考核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 本方法检测时间仅需30 min,定量线性范围5A×103~5.4×108cfu/ml,与20株常见肠道细菌均无反应,对4个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测定的批内标准差在0.08~0.14之间.结论 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该方法可在半小时左右直接定量检测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蓉;王忠发;王志铮;赵蓓蓓;许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报登记的66例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到66例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人群集中于护士,占62.12%;工作年限低于5年者易发生职业暴露,占60.61%;锐器伤为导致暴露为主要形式,占到84.69%,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57.58%;所有职业暴露者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方旭;刘兰;杨晋红;王志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1年10月于某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患者48例,采取肱骨近墙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2周,48例患者X线片显示,46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2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且无移位,无未愈合且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结果显示,优32例(66.67%),良10例(20.83%),一般4例(8.33%),差2例(4.17%),临床治疗优良42例(87.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临床治疗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学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113例原发性肝癌、8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的Hcy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P<0.01 ~0.05),且随着Child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反映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对PHC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贤;李世葵;黄胜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62例年龄<40岁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66例年龄>40岁的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结果 青年女性胃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以胃体癌多见;组织学类型分化差;临床分期以Ⅲb期及Ⅳ期多见,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海地区青年人胃癌症状缺乏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比高龄患者差.
作者:迪吉;赵君慧;李国元;姜军;祁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降压药情况的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一些主要原因.方法 从某院2005年9月~2011年6月住院的639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02例,调查其住院前使用降压药的情况,分析降压药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 102例复发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75例(73.53%)患者降压药使用不规范;其中,47例(46.08%)患者虽坚持服用,但32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占68.09% (32/47); 21例(20.59%)患者间断服用降压药;7例(6.86%)患者未服用降压药;降压药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患者未坚持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嫌麻烦;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 相当比例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不规范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达标率较低.应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加强脑卒中及高血压健康教育,以提高降压药使用依从性.
作者:龙秀英;龙敏;宋春江;曾尚霞;李雨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近4年泌尿系统感染(UTI)细菌构成比与耐药性交化.方法 采用多平板不同条件接种UTI患者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BioMerieux VT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与ID卡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双纸片表型确证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测,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细菌768株,分布为G+菌/G-菌=26.4%/73.6%,大肠埃希菌占比49.2%.其他优势菌Sa、se、ET、Kp、Ec及Pa占比分别为7.6%、6.8%、5.2%、6.5%、5.7%及4.9%,耐药率增高/持平/降低的品种分别为9/4/3、7/7/2、8/4/4、11/4/3、12/5/1及12/4/2个.134个药敏试验组合中82个(61.2%)为耐药率增高.结论 UTI细菌构成比例与耐药性在不断变化中,主要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超6成在增高.提高标本送检率,加强临床监测,对减缓细菌抗药性蔓延与恶化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景颇;张国良;王婷;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异丙酚-舒芬太尼与异氟烷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行LC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成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组和异氟烷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每组33例.入手术室、术毕、术后24h和术后48 h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变化,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时胃动素水平明显高干入手术室、术后24h和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静脉麻酵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吸静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静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异氟烷吸静复合全身麻醉,是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B超监测和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降低人流不全发生的影响,探讨一种有效的预防人流不全的方法.方法 要求终止妊娠早孕妇女807例,接人工流产术是否与B超监测结合随机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分别按术后是否口服米非司酮,随机分成两个亚组,比较各组人流不全发生情况及术后阴道出血天数变化.结果 在人流不全方面,B超监测结合口服米非司酮组人流不全发生率为0%,阴道出血(6.7±2.8)d,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月经恢复时间差异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实时监测人工流产术,同时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有效预防人流不全的发生,人流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天数.
作者:王志宏;杜金凯;周自秀;冯佩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鼻内镜切除腺样体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某院收治的7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并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鼻内镜组和传统组,其中鼻内镜组40例,传统组32例.采取随访的形式进行术后1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3个阶段的回顾性分析,验证采取患者鼻咽部CT和纤维鼻咽镜复查.结果 鼻内镜组手术时间比传统组平均用时少,但出血量远比传统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鼻内镜组和传统组的治愈率分别达到97.3%和96.9%,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鼻内镜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0.7%和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传统方法,鼻内镜电动切割术切除腺样体更为彻底,且由于是明视手术,因此切除更为直观和清晰.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MDM2-309基因多态性与食管、胃及其双原发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食管、胃及其双原发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的MDM2-309基因型,并记录研究对象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情况,结合分析其与食管胃双原发癌的发病关联.结果 食管鳞癌组中,G/T基因型频率(25.6%)明显低干正常对照组(54.9%)(P=0.00);胃腺癌患者组中,G/G基因型频率(3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 6.2%)(P=0.005);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MDM2-309位点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MDM2-309 G/T基因型可降低食管癌发病风险,G/G基因型可增加胃腺癌发病风险,未发现MDM2-309多态与食管胃双原发癌发病风险相关.
作者:尔丽绵;张立玮;牛巍巍;李永丽;袁丽;都超群;徐志彬;王顺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54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水平,同时对糖尿病相关因素与血清CA 19-9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9.170,P=0.000),两组间BMI、HDLC、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M组TC、TG、LDLC、FPG、HbA1c、mAlb、CA19-9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FCP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M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病程、malb、FCP及HbA1c相关(P<0.05),其中与HbA1c密切相关(r=0.192,P=0.008),而与年龄、BMI、TC、TG、HDLC、LDLC、FPG、GFR、FINS、FCP等均不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血清CA19-9低水平升高,且与HbA1c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糖控制前后CA19-9水平变化对糖尿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述莲;呼建民;孙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行前列腺条状剜除术300例.结果 病人300例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80 mind,获得前列腺组织25~120 g,平均60 g,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1~5d,平均3d,无术中米后输血病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BPH.术后IPSS症状评分平均减少22分,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减少6分;大尿流率(Qmax)平均上升12 ml/s,残余尿量平均减少100 ml.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切除前列腺组织更彻底,出血少,安全性高.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许琛;韩耕宇;杨信;谢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9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经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进行随访,一组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手术中失血,伤口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状况,有无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失血量少,创口愈合速度快,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均无并发症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有很好的疗效,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此技术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文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对于骨科老年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骨科2010年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于预的内容.出院前利用SP-36量分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并对组间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生理职能(RP)、活力(VT)、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躯体疼痛(BP)8个维度的评分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骨科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翁红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为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5~2009年的常规免疫数据进行差值(D值)、比值(R值)评价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市的五菌(BCG、OPV、DPT、MY、HBV)报告接种率均在98.73%以上,全市五苗估计接种率在74.93%~ 128.31%之间,其中全市2008、2009年五苗估计接种率均远大于报告接种率.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灌云县的五苗估计接种率均小于报告接种率(新浦区DPT除外),而东海县、赣榆县五苗估计接种率均远大子报告接种率.结论 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市的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基层防保人员掌握的应种人数更加真实.
作者:江宏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MHD 3个月以上并且愿意参加本项调查的2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32.69%的患者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其中无抑郁组中有41.54%患者判断可能有抑郁.有抑郁情绪人群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明显低于无抑郁情绪人群(P< 0.05或P< 0.01).结论 MHD患者抑郁情绪患病率高;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金鑫;刘健;刘加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铁板坚强内固定米用于颌面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08年7月~2011年1月采用手术治愈的125例颌面骨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钛板固定组(简称铁板组),和钢丝固定组(简称铜丝组),所有患者术前行CT及X片检查并进行其他常规功能检验,术后每月检查CT和X片、咬合检查.其中65例铁板组患者采取铁板坚强内固定手术,60例钢丝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加不锈钢丝固间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内X线检查骨折的对位情况,骨折延期者继续跟踪复查直至愈合完好.结果 铁板组咬合成功率(63例)96.9%,铜丝组成功咬合率(52例)86.7%,铁板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铜丝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板组手术失败2例者中1例由于钛板断裂于术后6个月取出钛板延期愈合、1例骨折感染经局部换药对症治疗伤口2期愈合.结论 铁板坚强内固定术可做为治疗颌面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它可以使骨折部位咬合,达到坚固的理想效果;但针对于铁板的存留问题,还有待于临床大量研究
作者:杨志良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