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令甫;王站;贾玲辉
[目的]了解导致我省2007年狂犬病暴露后发病的主要原因. [方法]利用全省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对咬伤、预防性治疗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分析. [结果]2007年发病78例,发病率、死亡率0.18/10万.病例90%为咬伤,70%为Ⅲ度暴露,17%为Ⅱ度暴露.进行伤口处置、注射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病例分别为37.7%、17%和7%,综合评估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正确率仅为3.3%.致人发病的伤人动物均未免疫,狗占89.%,猫占5.8%,白面鼬占4.3%.[结论]暴露后伤口及时规范处置率低、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注射率低是造成我省狂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程慧健;宗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依据WS/T 80-199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4789-2003对患者食物、呕吐物以及肛拭子进行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患者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呕吐物检出1株,肛拭子检出1株,并检出肠毒素.[结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导致了这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胡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成都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加强成都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具体建议,为促进城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2个区,以这2个区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收集相关资料. [结果]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开展了精神精患者系统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心理咨询服务开展较差,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缺乏标准,管理率较低,随访难以开展.[结论]①强调社区资源动员;②重视社区精神卫生的预防;③加强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④尽快出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标准.
作者:高博;任晓晖;刘丹萍;张亮;李宁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影响在校大学生合理饮食的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大学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共计833名.进行饮食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营养态度积极,但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并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 [结论]应结合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张晓玲;赵俊丽;李栓久;郝清华;全立明;吕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实验室所采取的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其措施包括配备必要的物理、生物防护设施、设备,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和日常化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建设、培养,掌握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方法等.
作者:代娟;段佳慧;陈曼;赖翼;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在医院慢病报告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医院慢病报告的管理方法,提升预防保健科的慢病管理水平. [方法]研发和应用医院慢病报告系统,医生及时、准确地把慢病报告到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审核后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实现医院慢病报告的全程网络化. [结果]系统的应用改变了慢病报告的模式,报告操作简单,信息准确、及时、全面.[结论]全程网络化的医院慢病报告管理模式提高了预防保健科和医院的慢病管理水平,也促进了市疾控中心慢病管理的信息化.
作者: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程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并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脑中线移位基本恢复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案组的平均GCS计分、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术能有效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金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乌头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周期和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乌头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以0.5%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细胞5 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作用下,细胞增殖活动被抑制,ras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ras基因及Ras/Raf/MEK/MAPK信号级联通路可能是乌头类中药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饶朝龙;彭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2005~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分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无(弱)应答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3名儿童,抗-HB8阳性者185人,阳性率为85.7%,无(弱)应答率为14.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pB首针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分娩方式及母亲HBV感染状况是影响儿童抗-HBs无弱应答率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无(弱)应答的OR值分别为0.264、2.292、2.158和0.37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无(弱)应答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HepB苔针未及时接种、儿童完成接种年龄较大、顺产及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时容易发生无(弱)应答.
作者:张文增;史继新;冀国强;马玉欣;张松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江西崇义县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的调研,对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思考与展望.[方法]调研崇义县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的情况.[结果]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亲民惠民工程,值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同时,此项工程从试点到广覆盖还存在些问题. [结论]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从社区卫生团队建设、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加强.
作者:何朝珠;易智华;雷琼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死亡水平. [方法]利用河南省居民2004~2005年3次死因回顾的DSP资料,采用SPSS10.0和SAS9.1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第3次回顾我省居民粗死亡率为610.1/10万,标化死亡率773.9/10万,高于全国居民死亡水平(标化死亡率661.5/10万);前10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内分泌代谢免疫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熏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作者:底秀娟;轩水丽;郭万申;许汴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宁市1~6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自然人群,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0人,共2 125人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结果]西宁地区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56%、19.36%、29.75%;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74%,15岁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为5.61%;农村HBsAg阳性率高于城区;藏族HbsAg阳性率高于双族等民族;农民、工人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结论]加强新生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依然是今后乙肝疫苗预防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伟;赵振川;张志芳;金珊;曹郁;陶宜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城区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2006~2008年合计报告流腮484例,发病率介于21.93~35.06/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发病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3.43%;其次为托幼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2.31%和5.9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子3~14岁托幼童和中小学生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5.1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4:1. [结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作者:韩宗辉;王靖虹;朱建青;杨阳;李小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及宫颈糜烂的患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886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普查,采用频数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调查妇女的平均年龄为(41.91±9.827)岁,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妇女占53.1%,初潮年龄大于14岁的妇女占43.9%,45~55岁绝经的妇女占67.1%,20岁之前有性生活的妇女占46.9%,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占13.1%,20岁之前结婚和生育的妇女分别占17.9%和25.6%,2年之内再次生育的妇女占30.4%,生产2次及以上的占47.2%,自述白带异常的妇女占47.3%,妇女和丈夫同房前后偶尔清洗外生殖器的分别占30.9%和36.0%,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90.0%,其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为43.6%. [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现况令人堪忧,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定期开展妇女常见病的普查及普治工作.
作者:李亚伦;王琪琳;杨开选;扬帆;杨琴;杨堃;杨晓清;王红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行为特征与性传播感染流行情况,为制订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测.[结果]共调查418例.年龄小16岁,大36岁,平均(21.9±2.6)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62.4%.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5.4%近1次提供性服务时使用安全套,85.9%近1个月提供性服务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39.9%随身携带安全套者,34.2%从不随身携带.性传播感染患病率低于卫Ⅸ项目地区. [结论]女性性工作者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应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以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
作者:周佳慧;黄志明;邓宝清;陈艳;罗荣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周口市2005~2007年淋病发病状况进行分析,为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疫情资料年统计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淋病发病星逐年增高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以农民和不详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集中于20~60岁的青壮年,农村发病高于城区. [结论]在不断加强媒体宣传的同时,应制定多元化的干预措施,针对不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不同的宣传干预方式.
作者:李莲萍;冷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 [方法]对220名大学生进行应对方武问卷和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的测试. [结果]①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将被试分为无焦虑组与焦虑两组,两组被试在应对方武各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对应对方式的各因子与焦虑的两组进行相关分析,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无焦虑组和焦虑组均星负相关;自责应对方式与焦虑组呈正相关;幻想应对方式与无焦虑组呈正相关:合理化应对方武与无焦虑组呈负相关,与焦虑组呈正相关.[结论]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武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存在焦虑症状.
作者:董作华;董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卫东区143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卫东区2008年度网络直报的143例手足口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全区以街道(乡)为单位均有病例发生,城区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较集中发生在1~3岁年耆争组. [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集中发生在幼儿期,这与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处于断乳期,肠道环境改变,容易造成该病病原体感染;居住拥挤居室通风不良,家庭成员卫生习惯差等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龚令甫;王站;贾玲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5、2007、2008年3次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的现患率为6.7%,2007年的现患率为2.6%,2008年的现患率为3.9%. [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重点应为下呼吸道(肺部)感染以及导管相关因素方面;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
作者:于云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泰州市1997年以来的肠蠕虫病流行趋势. [方法]应用指数曲线回归方程对泰州市1997~2006年的肠蠕虫感染率进行拟合度分析. [结果]泰州市肠蠕虫病感染率拟合的指致曲线为y=101.78145-0.12563x,理论感染率与实际感染宰相关系数r=0.993,P<0.01,决定系数r2=0.986.两样本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1,P=0.793). [结论]豢州市肠蠕虫感染率指数曲线拟合较理想,到2011年可达到1%以下.
作者:黄文明;郭加宏;贺玉川;周红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