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6.重组血型糖蛋白C和D作为研究Gerbich血型抗原的工具

关键词:重组, 血型糖蛋白, 血型抗原
摘要: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1.不同强度的定期血浆单采对供者体液和细胞免疫、红细胞和铁代谢及心血管危险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静脉闭塞病的诊断与治疗

    肝静脉闭塞病(H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临床诊断标准已广为应用.近年来,人们也发现了一些其它的辅助诊断方法,如血清透明质酸及血清CA-125水平升高,vWF切割蛋白酶ADAMTS13活性降低等均可用于该病的诊断.Mylotarg为治疗AML的新药,但增加了HVOD的危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治疗HVOD中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去纤苷因良好的疗效而受到重视.

    作者:孙洪波;冯四洲;韩明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FLT3在造血和白血病中的作用

    FLT3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常见,通过导致酪氨酸激酶的持续活化,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选择性FLT3抑制剂有可能成为AML的一种新型靶向治疗剂.本文就FLT3及其配体的结构和功能、FLT3突变和白血病的关系以及选择性FLT3抑制剂在治疗AML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沈权;杨仁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用氟达拉滨治疗后引发输血相关的GVHD

    输血相关GVHD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以存在于血液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发展成TA-GVH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严重免疫缺陷,或者是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新生儿,或者是作为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程序中的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强烈作用,给1例具有免疫能力的杂合子受血者(如一名家庭成员)输入HLA抗原单倍体相合的血液,也可能引发该反应.

    作者:Leitman SF;Tisdale JF;Bolan CD;杨晓芬;赵凤绵;彭慧花;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成人、儿童及孕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以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血小板<150×109/L).其发病机理是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它们在未成熟时即被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在脾脏中被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

    作者:李振宇;徐开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机制及调节

    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一大特征,据统计70%~80%患者有骨的累及.骨质破坏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AFs)、黏附分子、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上调破骨细胞活性,使成骨与破骨之间平衡失调而出现溶骨.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MM骨病机制及其调节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董丽华;申建凯;张广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2.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高强度化疗后限制红细胞输血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99.哪些因素能影响脐血的参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3.应用外周血的循环未成熟细胞计数预测G-CSF诱导动员 PBPC的健康供血者CD34+细胞的收获量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及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是为广泛应用的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但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在人群中并不一致,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其中阿司匹林抵抗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手段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武文漫;王鸿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合抗击输血相关的GVHD

    输血相关的GVHD(TA-GVHD)从发病率极低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不常见的,但是从它是个值得我们协作的全球性问题的意义来说,它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期本栏目刊登了两篇TA-GVHD文章:Aoun等报告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中心(AUBMC,黎巴嫩)对10年记录回顾性研究10例GVHD病例,Leitman等报告美国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用氟达拉滨治疗后1例发展成GVHD的病例.

    作者:Nollet KE;Holland PV;赵凤绵;张爱红;梁晓虎;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2.脐血的液态保存、运输和低温保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89.献全血引起的上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7.妊娠时人嗜中性粒细胞抗原-2a(NB1)表达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92.一所大学血液单采科同时采集红细胞和血小板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96.在一所教学医院中通过核查、培训和实施规程以减少红细胞的输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Smac--一种新的促凋亡蛋白

    Smac(DIABLO)是一种新发现的线粒体蛋白,在细胞发生凋亡时与细胞色素c一同释放入胞浆,在细胞色素c/Apaf-1/Caspase-9凋亡途径中促进Caspase的激活.Smac通过解除凋亡抑制蛋白对Caspase 3,-7,-9的抑制作用而诱导凋亡.Smac高表达可增加细胞对凋亡刺激的敏感性.Smac可促进化疗药物、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诱导的凋亡,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静;林凤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97.自我信任排除方案对当前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现状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及NF-κB等机制使肿瘤细胞凋亡,在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凯奇;王建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虽然可明显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缓解率,延长其缓解期,但终仍有40%~70%的患者复发.CD20单克隆抗体(CD20mAb)通过独特的机理可以有效地清除移植物中污染的肿瘤细胞以及移植后残存的少量肿瘤细胞而明显提高了ASCT的疗效.本文就CD20mAb在ASCT治疗NHL中的移植前化疗、体内外净化、预处理及移植后巩固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桥川;孙洪波;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