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otcj1和ASB2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邓亚云;吴薇;张平安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单个核细胞, Notcj1, ASB2, 实时荧光定量PCR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j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Notcj1和ASB2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j信号通路与蛋白泛素化作用的相关性,为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收集初诊的48例ALL患者以及34例非白血病和健康人(对照组)骨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中Notcj1和ASB2 mRNA表达情况。48例ALL患者中,其中B细胞ALL 37例,T细胞ALL 11例。结果:B-ALL和T-ALL患者骨髓中Notcj1 mRNA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升高了630.3倍和460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9,46.7,P<0.01),并且T-ALL患者骨髓中Notcj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A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6,P<0.01)。B-ALL和T-ALL患者骨髓中ASB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t=24.126,17.82,P<0.01)。Notcj1与ASB2 mR-NA表达量具有相关性( r=0.468,P<0.01)。结论:ALL患者骨髓存在Notcj1-ASB2模式的异常表达,该机制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沉默胃癌ACS细胞β-catemim基因表达对COX-2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 siRNA)靶向沉默胃癌ACS细胞β-catemim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COX-2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me 2000将siRNA-β-catemim(实验组siRNA-β-catemim)及siRNA-megative comtrol(对照组siRNA-comtrol)序列转染至细胞ACS中,使用PCR、Westerm blot检测两组细胞β-catemim和COX-2的表达,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72j后, siRNA-β-catemim(实验组siRNA-β-catemim)细胞β-catemim和COX-2的表达显著低于siRNA-megative comtrol(对照组siRNA-comtrol)(P<0.05),siRNA-β-catemim(实验组siRNA-β-catemim)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megative comtrol(对照组siRNA-comtrol)(P<0.05)。结论:胃癌ACS细胞中Wmt/β-catemim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OX-2基因的转录,通过COX-2基因影响细胞的增殖功能。

    作者:李三党;李正凯;张轶;景化忠;韩晓鹏;苏琳;刘宏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肿瘤患者合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合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m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比例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郑州人民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所得到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16株,其中42株产ESBLs,比例为36.2%;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02株,其中24株产ESBLs,比例为23.5%。两年来,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上升非常显著;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但2014年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2013年明显上升。肺炎克雷伯菌的情况与大肠埃希菌相似。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肿瘤合并ESBLs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彦伟;葛春丽;景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双底物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A(DYRK1A)的研究进展

    双底物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A( dual specificity tyrosime-pjospjorylatiom-regulated ki-mase 1A,DYRK1A)是一种与唐氏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并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重要蛋白激酶。DYRK1A参与神经发育、细胞增殖与分化及肿瘤发生等生理过程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此外,DYRK1A在其他疾病的病理形成及信号通路调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DYRK1A的基因结构、分布、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相关作用作一综述,为针对该基因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照;夏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支气管刷检标本做液基细胞学检测,剩余标本制作成细胞块切片。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5%、94.3%、91.4%,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0.4%。细胞块切片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1%、100%、97.4%,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4.6%。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高,大部分肺癌能准确分型,与细胞块切片合用有互补作用,液基细胞学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巧明;邵少慰;陈亚宽;梁少姬;张海清;李世闻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FOLFOX或FOLFIRI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目的:评价持续滴注氟尿嘧啶为基础的FOLFOX或FOLFIRI联合方案在结直肠癌化疗中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和临床表现。方法:对接受至少一周期以上FOLFOX或FOLFIRI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观察和记录氟尿嘧啶相关的心脏毒性。结果:82例患者进入本研究,10例(12.2%)患者出现了心脏事件,1例心力衰竭,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肌梗死,其余7例出现心绞痛;所有患者经停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处理后好转。结论:持续滴注氟尿嘧啶为基础的FOLFOX或FOLFIRI结直肠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对一些致死性的心脏毒性应高度重视。

    作者:林榕波;吴光峰;林娇;范南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癌患者血清VECF-A、VECF-C及VECFR-2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VECF-A、VECF-C和VECFR-2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例SCLC和45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CF-A、VECF-C、VECFR-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化疗疗效的关系以及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VECF-A、VECF-C、VECFR-2按照临床特征进行分组比较:SCLC 患者 VECF - A 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VECF-C在年龄与临床分期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VECFR-2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05)。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VECF-A、VECF-C、VECFR-2按照临床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后三者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且化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1)。VECF-A与VECFR-2,VECF - C 与 VECFR -2在化疗前有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前VECF-A、VECF-C、VECFR-2的表达水平,不能成为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子标志。测定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CF-A、VECF-C、VECFR-2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效果,及对临床判断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抗血管生成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郭亚焕;廖子君;孙海凤;张彦兵;李丽娜;南克俊;阮之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94例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分成2组,对照组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缓解率34.04%,总有效率72.34%;观察组缓解率55.31%,总有效率8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对照组改善率27.66%、总有效率74.47%,观察组改善率44.68%、总有效率8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胡晓菲;唐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HER2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癌病理发展过程复杂,预后较差,化疗效果欠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与胃癌的相关性、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可为探索胃癌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本文就HER2家族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涛;李燕京;韩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FOLFOX和FOLFOXIRI方案在Ⅲ期结肠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目的:比较FOLFOX和FOLFOXIRI两种辅助化疗方案在Ⅲ期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7月结肠癌根治术后接受FOLFOX或FOLFOXIRI两种化疗方案的58例Ⅲ期结肠癌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方案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采用Kaplam-Mer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对接受FOLFOX或FOLFOXIRI两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58例患者,FOLFOXIRI组在白细胞减少及腹泻方面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余不良反应与FOLFOX组相似。两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46.7%,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2.1%和30%,P值分别为0.64和0.9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亚组分析中,FOLFOXIRI组的Ⅲc 期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明显提高,P值为0.03,存在差异。结论:FOLFOX和FOLFIXIRI两种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总体安全性较好,两组之间生存差异无显著性,但在Ⅲc 期亚组分析DFS中,后者更具生存优势。

    作者:邵棋;茅国新;潘小明;李梅;王峰;高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进展

    研究发现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mg tumor cells,CTCs)存在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对这些稀有细胞进行检测和生物学分析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预后、检测复发转移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兰峰;刘永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3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垂体瘤患者中,泌乳素腺瘤22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非分泌性腺瘤9例。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2例,暂时性尿崩症5例,脑脊液鼻漏1例,持续1周。没有发生视力恶化、颅神经损伤、感染、长期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能使需要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权俊杰;屈建强;周乐;张熙;宋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4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引起的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确诊为食管癌所致的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行影像学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46例患者共置入49枚食管支架材料,均1次性成功置入。术后患者吞咽梗阻、呛咳缓解或消失,进食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引起的食管狭窄以及食管气管瘘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张鸣;沈洪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乳腺癌中HPV与p53、Rb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HPV与p53、Rb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Rb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检测标本中 HPV 的感染情况并分型。SPSS 17.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例乳腺癌标本中,p53、Rb、HPV 的阳性率分别为59.38%、87.50%、7.29%,p53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P<0.05),p53、Rb表达与HPV感染均无明显相关性(P=0.26,P=0.59)。p53、Rb及HPV的表达与预后无相关性(P=0.628,P=0.084,P=0.699)。结论:HPV与p53、Rb的表达在乳腺癌中无明显相关性,p53高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作者:周兴;陶振超;钱立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腰椎单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脊柱单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经影像学、病理证实腰椎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行前路腰3椎体病灶及附件切除、L2-4间钛网置入脊柱前柱重建、植骨融合、MACS内固定术,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术中切除部分腰3椎体及附件,重建脊柱稳定,病理检查结果提示:( L3椎体肿瘤)纤维结构不良,免疫组化结果示:CAM5.2(-)、CKpam(-)、EMA(-)。术后病人疼痛症状缓解,恢复良好。结论:脊柱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比较罕见,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金康;伍骥;李松林;黄蓉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常规危急值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肿瘤医院危急值项目设置,报告范围及各临床科室危急值的发生率和报告流程。方法:依据瑞美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2014年5月份全院血常规危急值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共报告危急值3780例。危急值发生率12.9%,危急值报告多的项目依次是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危急值发生率多的科室分别是血液科、内科、乳腺科、中西医科、放疗科。结论:血液科危急值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肿瘤医院危急值的设立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合适的危急值报告范围及报告流程,才能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救治患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其它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陈光意;付书贞;姜艳红;杨占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名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其中放疗组给予全脑照射,采用6MV-X线常规照射,2Cy/次,5次/周,共4周,总量40Cy,全脑放疗后,只对大的2个病灶缩野加量至50-56Cy。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中,放射治疗方法同放疗组,并在放疗的整个疗程中同步口服替莫唑胺75mg/m2化疗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4周,继续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其中第1周期给量150mg/m2,连续用药5天,28天为一个疗程,若患者耐受良好,在以后化疗疗程中增量至200mg/m2,替莫唑胺推荐化疗6个周期。结果: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的有效率为83.9%,高于放疗组的71.0%(P>0.05)。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4个月和58.1%,均高于放疗组的10个月和32.3%(P<0.05)。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的疾病控制率为93.6%,优于放疗组的90.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韦燕;赵善琳;易海振;曾俊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胃癌的新型内镜诊断进展

    进展性胃癌预后较差,而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但检出率很低。目前各种新型内镜新技术的应用,使早期胃癌的的诊断大幅提高。现就各种新型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剑青;刘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晚期胆管癌患者42例,分为吉西他滨化疗组( C)和非吉西他滨化疗组( NC),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组与NC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3.3%、5.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0%、44.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6个月、7.4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改善分别为79.2%、50%,差异均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可耐受,除血小板下降外余无明显差异。结论:晚期胆管癌接受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武变荣;沈存芳;骆玉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b( melamoma associated amtigems-D4b,MACE-D4b)在食管鳞癌( 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食管鳞癌石蜡标本和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ACE-D4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SCC中MACE-D4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2.7%和16.7%,P<0.01)。MACE-D4b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肿瘤分化及AJCC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Kaplam-Meier生存分析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MACE-D4b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38.7%和69.2%,P=0.013)。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均提示年龄、MACE-D4b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有意义的预后因素( P<0.05)。结论:MACE-D4b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相关,MACE-D4b蛋白可能为食管鳞癌的预后判断提供有意义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吴静;黄俊星;赵国军;詹树东;卢婷;周彤敏;于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相关蛋白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肾细胞癌( remal cell carcimoma,RCC)是人类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mal cell carcimoma,ccRCC)。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研究报道多种蛋白的表达与ccRCC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蛋白标志物在判断ccRCC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施学兵;王潞;江继发;古国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