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相关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聂娜;骞佩;冯英明

关键词:肿瘤, 胃癌, 血液标志物
摘要: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低,导致一定程度的漏诊及误诊。血液作为生物检测样本,具有取材方便、无创伤性,并可连续体外检测的优点,可以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寻找一种简单、快捷、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应用广泛,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几年来胃癌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技术检测48例鼻咽癌组织、26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结果:鼻咽癌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5%,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中未检测到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水平,检测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或许能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辉;李璐;陈群蓉;利显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SNCG 在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细胞株中的差异性表达

    目的:研究 SNCG 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SNCG 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 Hca - F/ Hca - P 的定位情况和表达差异。结果:SNCG 蛋白在 Hca - F 和 Hca - P 细胞株中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蛋白表达。SNCG 在 Hca - F 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强于在 Hca - P 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检测到一条 SNCG 特异性蛋白条带,在 Hca - F 细胞中表达量为 Hca - P 细胞中的1.9倍。结论:SNCG 的高表达可能与高淋巴道转移潜能有关。

    作者:魏元怡;张军;王波;黄玉红;王梅;王璐;唐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Lumican 在肿瘤中表达及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Lumican 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小分子蛋白聚糖家族(small leucine - rich repeat proteogly-cans,SLRPs)。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Lumican 参与调节细胞稳态以及细胞功能。且 Lumican 基因的表达也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但 Lumican 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仍不是很明确。本文简述 Lumican 的结构、功能,重点描述 Lumican 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作用及作用机制,并对 Lumican 的诊断意义和深层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珮瑶;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ER -α3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 ER -α36(estrogen receptor - alpha 3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653例乳腺癌组织,用 RT - PCR 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 ER -α36、ER -α66、PR 和Her -2的表达,分析 ER -α36的表达与上述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R -α36的总体表达率是40%(261/653)。在 Her -2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3%(78/124),显著高于阴性组35%(183/529),P <0.05。在 ER -α66/ PR/ Her -2三阴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6%(69/104),显著高于非三阴性组35%(192/549), P <0.05。在 ER -α66阳性和阴性样本中及在 PR 阳性和阴性样本中的表达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III + IV 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4%(165/305),明显高于 I + II 期28%(96/348),P <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55%(184/33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织24%(77/318),P <0.05。结论:ER -α3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 Her -2的表达、乳腺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及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作者:晋佳路;朱仁书;马全祥;王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VEGF-C 与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已证实,食管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与肿瘤淋巴管生成调节因子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C,VEGF - C)在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 VEGF - C 与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食管鳞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尽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建平;张永恒;付茂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癌患者焦虑抑郁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描述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焦虑抑郁状况,探讨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我效能感量表(C - SUPPH)对149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焦虑得分为(7.15±4.55)分,抑郁得分为(6.74±5.01)分;焦虑(HADS - A≥9分)53人(35.6%),抑郁(HADS - D≥9分)47人(31.5%),焦虑合并抑郁37人(24.8%)。自我效能感得分为(84.84±27.29)分。自我效能感与焦虑(r =-0.585,P <0.01)、抑郁(r =-0.674,P <0.01)均呈负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应注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苏梅;李小妹;高苗;陈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膀胱脐尿管癌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膀胱脐尿管癌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治。结果: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2004年手术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2013年6月因右下腹肿块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肿块为膀胱脐尿管腺癌。故患者诊断为膀胱癌及膀胱脐尿管双原发癌。结论:脐尿管癌是来源于脐尿管残存组织的少见恶性上皮肿瘤,由于发生部位特殊,早期诊断困难。膀胱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病理分期是主要的预后因素。目前仍没有公认的化疗方法,预后较差。

    作者:陈雯微;任伟;杨觅;刘芹;刘宝瑞;胡静;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β- arrestin2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及蛋白表达和定位

    目的:构建 pEGFP - C1-β- arrestin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 pGEX -5X -1-β- arrestin2为模板,PCR 法扩增 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亚克隆至 pEGFP - C1中, pEGFP - C1-β- arrestin2经双酶切初步鉴定再送测序公司检测正确后瞬时转染人胚肾细胞 HEK293,West-ern blot 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 HEK293细胞中的分布。结果: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被成功克隆至 pEGFP - C1中,Western blot 检测到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77kDa,pEGFP

    作者:刘彩红;毛琪;郭文东;朱亚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筛选恶性胸腔积液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人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胸腔积液及血液学相关指标(胸腔积液物理性状、胸腔积液和血液学生化、肿瘤标志物)。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但二者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恶性胸腔积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γ- IFN)显著低于良性胸腔积液,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 均<0.05)。两组患者血液 LDH、ADA、CEA、CA19-9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EA >10ng/ ml、血性胸腔积液、ADA <15U/ ml、CA19-9>20U/ ml 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因素。结论:非肿瘤标志物(如胸水颜色、ADA 值)也有助于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血性胸腔积液、ADA、CA19-9。

    作者:秦湧;朱祎娜;崔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esting multi - tumor,TM)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良性肝病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 -199)、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 -242)、血清铁蛋白(FERR)、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TPSA)、糖类抗原125(CA -125)、生长激素(HGH)、糖类抗原153(CA -153)12种 TM 的浓度。结果:肝癌组 CA -199、CEA、CA -242、Ferritin、AFP、CA -153阳性率相对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肝癌组 CA -199、CEA、CA -242、Ferritin、AFP、CA -153联合检测相对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及敏感性显著增高(P <0.01)。结论:CA -199、CEA、CA -242、Ferritin、AFP、CA -15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

    作者:崔灿;牛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化疗相关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性认知功能损害(chemotherapy - 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是指脑部无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出现的轻微认知功能下降。CRCI 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才出现对 CRCI 的一致性重要认识。研究报道 CRCI 的发生率为16%-75%,症状持续数月到超过20年。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评估认知功能,即神经心理学测验、神经影像学研究和主观评估,但缺乏金标准。CRCI 的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然而,一些可能的重要机制已经被确认,包括化疗药物的直接神经毒性、DNA 损伤与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压力与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癌症本身及海马神经发生等。迄今,CRCI 缺乏特异、安全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研究 CRCI的确切机制及预防或逆转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谷飞飞;马莉莉;于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清 CA125、CA199、CEA 和 AFP 联合诊断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联合诊断卵巢癌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卵巢癌患者、4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以及30例妇科良性疾病组患者。检测指标为 CA125、CA199、CEA 和 AFP。比较三组患者 CA125、CA199、CEA 和 AFP 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卵巢癌不同分期 CA125、CA199、CEA 和 AFP 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检测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良性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 <0.05),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血浆中 CA125、CA199、CEA 和 AFP 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各标志物中CA125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高,肿瘤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要显著性高于单项 CA125、CA199、CEA和 AFP 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癌不同分期中单项检测阳性率高的标志物为CA125,肿瘤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要显著性高于单项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随着卵巢癌分期的增加各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都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CA125、CA199、CEA 和 AFP 联合检测是诊断卵巢癌比较理想的组合,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卵巢癌的准确率,对于早期卵巢癌的发现、及早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翟婷婷;李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膀胱癌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表柔比星灌注组(EOX)和多柔比星脂质体组(DOL),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DOL 复发率分别为5.0%和10.0%,明显低于 EOX 复发率18.4%和26.3%(P <0.05)。DOL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EOX 组(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多柔比星脂质体疗效优于表柔比星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表柔比星。

    作者:余大海;王超奇;王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5年生存率低于5%。由于其发病隐匿,确诊时已到晚期,仅有约10%-20%的患者能行手术根治。CT 是 PC 诊断和分期的影像学依据。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内镜技术的发展,为 PC 的诊断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对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是仅有的根治手段。近十年来,吉西他滨已成为晚期 PC 的标准化疗法,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尤其是同分子靶向因子的联合治疗是有前途的。辅助放射治疗仍有争论,但随着放射运载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姑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疼痛和改善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恶液质。本文就 PC 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党军强;廖江泰;任彦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TOPⅡa 基因扩增对蒽环类药物在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

    目的:研究 TOPⅡa 基因扩增对蒽环类药物在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对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2010年间216例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均给予 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化疗。依据 TOPⅡa 基因扩增状态将患者分为扩增组与非扩增组,对比组间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差异。结果:HER2为3+者的客观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优于2+/1+者。TOPⅡa 基因扩增患者的 ORR 及 pCR%显著优于非扩增组(74.6% vs.21.5%,38.8% vs.2.7%,P <0.001)。亚组分析中发现,在 HER2表达一定时,TOPⅡa 基因扩增情况对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仍具有预测作用。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对蒽环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归因于肿瘤组织中 TOPⅡa 基因的扩增。

    作者:闫晓红;赵新汉;刘尧;耿熠;崔翠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土槿皮乙酸对胰腺癌 AsPC -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胰腺癌 AsPC -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 AsPC -1细胞,用不同浓度 PAB 作用不同时间后,MTT 法检测 PAB 对 AsPC -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TT 结果表明 PAB 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 AsPC -1细胞生长,流式结果显示8.0μmol/ L PAB 处理 AsPC -124小时后,凋亡率由对照组的8.19%升高至3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 PAB 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土槿皮乙酸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胰腺癌 AsPC -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马佳;孟祥鹏;李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大鼠腹部手术应激后血清 miRNA 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目的:应用 miRNA 芯片技术建立大鼠腹部手术应激后血清 miRNA 差异表达谱,从中发现与早期手术创伤后应激相关的 miRNAs。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切除手术模型。检测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 ALT、AST 和CRP 浓度水平及肝脏病理改变,评估腹部创伤后大鼠应激情况。采用 miRNA 表达谱芯片筛选手术前后大鼠血清中差异表达的 miRNAs,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 - PCR(real - time RT - PCR)进行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iRand 和 TargetScan)预测候选 miRNA 的靶基因。结果:血清 miRNA 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24个miRNAs 在2/3部分肝切除术(PH)后24h 大鼠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特别是 miR -9,其在2/3PH 术后24h 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术前的50多倍,real - time RT - PCR 检测 miR -9的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DH1、E - cadherin、MTHFD2、PDYN、MCPIP1、BCL2L11、CMA1、Map3k1等可能是 miR -9的靶基因。结论:腹部手术创伤后,大鼠血清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提示 miRNA 可能参与调控创伤后应激反应。

    作者:千年松;杨凡;印凡;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癌细胞学及血液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及血液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的关系。方法:收集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标本53例及血液标本24例,提取 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EGFR 外显子18、19、21序列,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序列,分析 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的关系。结果:53例细胞学标本检测到15例 EGFR 基因突变(28.3%,15/53),18外显子突变1例,19外显子突变5例,21外显子突变9例,细胞学标本与肺腺癌组织学标本突变率(32.2%)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 =0.624)。24例血液标本中检测到1例突变(4.2%,1/24),位于21外显子,血液标本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突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06)。结论: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标本适用于直接测序法检测 EGFR 突变,血液标本不适于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肿瘤 EGFR 基因突变状态。

    作者:申龙树;郑燕影;孙怡;陈劼;谢玲;朱长乐;赖仁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癌686例体会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评价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2014年间686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操作,全组至少原位保留甲状旁腺一枚。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清扫。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25例(32.8%),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132例(19.2%),2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者18例(2.6%)。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孟昭忠;张松涛;李闯;王超;秦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条件复制腺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24增强 Hela 细胞放射敏感性

    目的:观察条件复制性腺病毒(ZD55)携带白介素24(ZD55- IL -24)单独与联合放射治疗对宫颈癌Hela 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 Hela 细胞,分成 PBS 组、放射治疗组、ZD55- IL -24组、ZD55-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 - FITC/ 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 ROS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蛋白 Bax、Bcl -2表达。结果:MTT 法显示 PBS 组、放射治疗组、ZD55- IL -24组、ZD55- 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抑制率分别为(7.28±1.99)%、(45.16±4.12)%、(33.23±2.63)%、(85.27±2.03)%,ZD55- IL -24联合放射治疗组细胞抑制率大于其他三组(P

    作者:陈亚平;姜晓晓;冯守信;蒋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