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梅
由于长期卧床静养、合并症等原因,骨科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预后不良或各种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轻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痊愈、导致功能障碍,重者可致患者残疾或死亡.本文结合近年来骨科护理资料报道和学术观点,对骨科患者术后的整体护理措施作一综述,以提高骨科术后护理的正确性及系统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肺结核病人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肺结核病人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对2007~2010年就诊于我院的肺结核病人的1001份标本,用改良罗氏法培养,对288份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培养阳性率295/1001(29.5%),288例培养阳性标本,人型结核分枝杆菌263例,牛型分枝杆菌28例,乌型分支杆菌1例,其他非典型分枝杆菌3例.②耐药菌株98株,人型分支杆菌耐药比例低于牛型(30.4%Vs57.1%,P<0.01).耐药率从高到底依次为:乙胺丁醇18.4%、链霉素15.3%、利福平14.2%、异烟肼12.2%、氧氟沙星9.0%、左氧氟沙星8.3%、力克肺疾6.9%、阿米卡星5.8%、利福布丁4.5%.③单耐药菌株20例(7.6%)多耐药菌株25例(8.7%),耐多药菌株22例(7.6%),广泛耐药结核菌株6例(2.1%).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结核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作者:王海宾;康书慧;刘颖慧;檀新云;曹金凤;刘海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配合特点.方法: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观察术前患者准备情况、手术是否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结论: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有效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有关直肠癌患者米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8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4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时逆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桂霞;华晓红;朱宏;李雪莲;刘波;盖赵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该病人能正常进食,无呛食呛水.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基础设施在医疗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少质量特性是靠设施来达到规定要求的.是保障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它不仅为医院的正常医疗等活动提供基本条件,而且还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同时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1],医院基于当前的和未来的目标,对为实现医疗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这些基础设施按IS09000标准可分为:[2](1)建筑物、医疗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医疗布局、办公场所、建筑物等.
作者:陈淑媛;胡万宁;王希柱;张景华;赵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方法:笔者将2010年6月-2011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引导反思教学组,2009年6月-2010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传统教学组,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远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法值得推广.
作者:雷小红;鲁玲;蒋凌;王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医学生考研、就业与毕业实习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差距的集中反映,已经引起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医学生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医学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综述了医学生考研、就业与临床实习矛盾及对策,以便更好地处理好考研、就业与临床实习之间的矛盾[1].
作者:陈英;郑丹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3岁前幼儿上切牙根尖周炎的病因和Vitapex糊剂的疗效.方法:随诊选取123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乳上切牙123颗,进行根管预备、CP/碘仿封药、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术后3、6个月复查.结果:奶瓶龋、牙釉质发育缺陷患牙的成功率分别为95.08%和为96.55%,外伤患牙全部治愈.结论:牙釉质发育不全和奶瓶龋是幼儿上切牙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Vitapex糊剂对于幼儿上切牙的根管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姜松磊;刘聪;卢晓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睑黄疣患者进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并设立30例睑黄疣患者进行连续CO2激光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7例,有效率达到88.3%;连续CO2激光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率达72.5%.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X2=7.924,P<0.05),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连续CO2激光治疗组.
作者:任建军;霍伟红;刘红娟;李志博;王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研究对防盲治盲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及保护性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婷婷;黎燕英;吴艺;支育齐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40例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被分为A组(120例)和B组(120例),A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度有氧运动,B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A组LVEF较B组好转(P<0.01);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缪惠宁;任越;王艳飞;尹博英;赵文萍;张兰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的需求[1].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林翠萍;张吉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抗感冒药多为非处方药,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如今感冒药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而且往往不止一种.但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造成了如今抗感冒药在很大程度上的滥用.殊不知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若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
作者:王玉;周颖;郭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需要行化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输液港是近几年来输液系统的新技术,它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可以沐浴,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为更好地配合输液港的发展,对我院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
作者:龚群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难度,为此,输液后对静脉管路的保护十分重要,我科研制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后血管压迫止血带,能较好地避免出血、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形成,减轻疼痛,方便了患者,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严重.为确保术后治疗康复效果,我科常规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送人本科室ICU进行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维林;夏梅;彭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医患纠纷的主要起因是沟通不足.因此,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从医患沟通开始,医患沟通是基础.如何搭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尊重、信任、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搭建的关键,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者:刘志华;钟晓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探讨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注意点.方法:从2010年1~12月对冠状动脉疾病病人进行三方面研究:1.冠状动脉疾病的急救管理;2.冠状动脉疾病的确诊;3.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时间.结果: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急诊科就诊,按4Ds方法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求救、检查评估以及治疗护理或住院治疗护理.在275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有87.7%的治愈、康复出院;少数病人不治死亡.结论:对危重心血管疾病病人按4Ds制度,实行非常早期的紧急评估、抢救、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并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治愈效果.
作者:朱庆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前,随着各种新型广谱抗菌药物、免疫制荆的大量使用,以及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率和耐药率日趋增高.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诱发非发酵菌机会感染.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对老年住院患者768例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梅;何彦俐;肖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