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石症引起肝损害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特征分析

耿佳佳

关键词:胆结石, 肝功能, 数据,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胆石症引起肝损害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特点.方法:把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胆结石在我院治疗发现肝损害的患者52例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改变.结果:有12例出现发热;48例出现腹痛;37例出现黄疸;白细胞升高20例;52例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均有胆囊炎症改变,42例B超发现结石,另外10例通过其他方法发现结石.结论:胆结石通过其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极少数病人可以通过上腹部CT或MRCP检查进一步明确.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肝破裂诊治84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救治的佳时机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肝破裂8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例,为非手术治疗组;B组:44例,为外伤后6小时内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C组:36例,为外伤后6小时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将3组患者的死亡率,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无死亡,治愈出院;B组死亡8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经引流后治愈出院;C组死亡8例,其中6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胆汁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首选方法.早期明确诊断、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承圣;蒋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398例脑出血患者,按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有无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短分组.所有患者均实行相同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女性、年老、合并糖尿病、有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是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应采取恰当的措施.

    作者:文成才;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婴儿腹膜后巨大成熟囊性畸胎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性,11个月,平素无明显症状,家属发现其腹部逐渐膨隆增大,无恶心、呕吐、腹泻,近15天来腹部逐渐增大,在此期间出现呕吐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腹泻3次,黄色稀便,未见脓血或蛔虫.就诊时查体:T:36.1℃,神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一约30cm×15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略高出皮肤,无活动度,肝脾未触及异常,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饶胜国;付彬;杨静;史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66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肿痛搽剂为对照,应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进行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组应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涂于患处,1日3次,对照组应用肿痛搽剂涂于患处,一日3次,2组疗程均为连续应用2周.通过对2组受试者用药前后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综合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和疾病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对照药肿痛搽剂.

    作者:丁梅;李艳秀;张磊;王震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亲情护理在骨科术后病人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亲情护理方法缓解骨科术后病人的疼痛.方法: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方法:①分散注意力;②幽默法;③放松法;④皮肤刺激法等方法缓解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结果:亲情护理方法可使71.4%(120/168)患者不需要应用止痛剂.结论:亲情护理镇痛法对于缓解骨科术后病人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崔明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1]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量量表(WHOQOL-BREF)[2]对我院50例烧伤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常规组患者予以烧伤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2周,对2组患者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结果:常规组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干预组,P<0.05;另外,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价中干预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负性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视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蛋白尿不仅是肾损害的标志,而且是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呈进行性下降,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控制其发展,大多数患者数年后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目前国际上通常把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多种标志物的应用使肾脏疾病在可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为糖尿病的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很多研究倾向于肾小球滤过率(GFR)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中要优先于MAU.

    作者:马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以护理级别为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病区按照患者护理级别分为一级护理A、一级护理B、二级护理A、二级护理B和三级护理病区.各病区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服务.结果: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了.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降低.结论: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缓解了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体现了护士的价值观.

    作者:马玉兰;任素萍;赵晓蓉;苏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9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并评价影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收治的全部2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全部2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为12例,占比约为4.14%;246例患者选择在4h以内进行手术,其中发生感染的6例,感染率为2.44%,44例患者选择在4h以上进行手术,其中发生感染的6例,感染率为13.64%.结论:引发术后发生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脑脊液是否漏液、内感染脑室外是否引流以及手术用时长短等;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部分患者更加应该提供更为密切的关注以及更为合理的预防性处理措施.

    作者:邬幼萍;田宇剑;王莉;钟春莲;吴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急救护理相关措施(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 7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临床治疗与急救护理相配合,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来氟米特对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表明来氟米特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NF-κ β 、VEGF和TGF-β的表达量.结论:来氟米特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1κβ、VEGF和TGF-β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振;刘金凤;刘中柱;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Hangman骨折前路内固定固定失败翻修5例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前路内固定失败原因和后路翻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患者全麻下先行前路钢板内固定取出减压,采用后路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颈围保护3周,早期下床,3个月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椎体位移和成角畸形.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加重症状,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Hangman骨折前路钢板内固定固定失败后,后路翻修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袁振超;陈锋;周先明;黄民锋;陈远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7例早产儿孕母胎盘进行绒毛膜羊膜炎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1β、IL-6、TNF-c、IL-10水平;早产儿出生后7天内行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早期运动发育指标检测,由指标确定脑损伤是否存在.结果:1.孕母绒毛膜羊膜炎患病率为35%(27/77例),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51.8%(14/27例);非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8%(4/50例),二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4,P<0.05);2.脑损伤组脐带血IL-1 β 、IL-6、TNF-α水平分别为(6.67±2.98)μg·L-1、(7.76±4.17)μg·L-1和(5.67±1.91)μg·L-1,均高于无脑损伤组[(1.65±1.31)μg·L-1、(1.37±2.21)μg·L-1和(3.41±0.79)μg·L-1];而IL-10水平为(1.32±0.27)μg·L-1,低于无脑损伤组[(1.79±0.23)μg·L-1];上述细胞因子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宫内感染的早产儿易发生脑损伤,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过程.

    作者:李晓云;汤慕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移动学习方法在卫生职业教育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

    目的:针对90后学生学习倦怠,但对于电脑网络、手机网络则是无师自通的情况,指导学生利用手机上的移动网络进行学习,并研究移动学习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选取人数及学生素质、学习态度相近的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移动教学方法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方法).在进行本实验之前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作了测定,结果是(P≥0.05),即两组同学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应对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实验效果良好.结论:移动学习具有灵活、便携、开放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和实践领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记忆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师生互动小组配合情况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认为,移动学习是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的需要的,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左欣鹭;焦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用一次性黑色无纺布制作插卡式避光袋

    避光输液是指在临床护理中,常遇到某些药物(硝普钠、顺铂、卡铂、阿霉素等)见光后易分解,为保持药物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避光输液;但护士在临床中遇到大部分药物需要避光输液时,厂家未提供相应的避光袋,少数厂家配备有的则是透明咖色的塑料袋,不能有效的减少有些易产生光毒性的敏感药物;而且这种咖色透明塑料袋易破损,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鉴于以上情况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避光输液的需求.笔者经过自制一次性避光袋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胡周静;张家荣;赵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动静态排粪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70例患者在检查前进行患者及所用医疗物品的准备,正确配制钡糊;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并对医用物予以处理.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一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达到了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正确的护理配合是重要的.

    作者:高芳玫;剥小丽;张志强;张京湘;王仁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剖官产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实行产科麻醉,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者40例,随机分成R组和K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插管R组:瑞芬太尼1~1.5ug/kg+丙泊酚1.5mg/kg+司可林1~2mg/kg;K组:丙泊酚1.5mg/kg+氯胺酮1mg/kg+司可林1~2mg/kg.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静脉加入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1m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胺0.15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R组诱导后插管前MAP、HR值明显低于K组(P<0.05);R组插管后的MAP、HR值也明显低于K组(P<0.05),K组术毕到拔管前时间较R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剖宫产全麻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适合重度妊高症患者.

    作者:蔡弥松;祝家庚;李光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的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康复程序康复效果.方法:利用康复评定系统,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腱损伤制定不同的康复程序,对30例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膝关节为主僵硬生活不便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结果:下肢股四头肌和胫前肌肌力增加提高率达75%和68%,大腿和小腿围增粗提高率达65%和69%,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提高率达82%和91%,下肢长度增长提高率达71%,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率达87%.结论:下肢骨折伴肌腱修复术后制定个体化康复程序,早期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加强肌肉后负荷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作者:罗毅玲;王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